20多年前經歷過WPS等打字系統最早版本的朋友應該還會有印象,最早的打字系統是“所見非所得”的,你設置的不同字體、字形、顏色,在屏幕顯示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有打印出來才能看到你當初設置的效果。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打字排版很早就能做到“所見即所得”了,這一直延續到今天,例如,我設置了“小四號宋體”字,我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小四號宋體”字。怎么設置是我的自由,除非編輯先生和讀者朋友看著不舒服。
應該有多一個選項
我們生活中,有一種真正的“所見即所得”,不管你舒不舒服,你都要服從。這就是出租車。從第一輛出租車上路起,我們打車就基本只有一種模式——“所見即所得”——只有你在街上見到一輛空出租車,你才能招手叫到這輛出租車。這種“所見即所得”,不是你設置的,因為你基本沒有任何設置或者選擇的權力,逢車就得上。但是,也只有等你上了這輛出租,你才能知道這車的座墊是不是臟得一塌糊涂,是否有一股濃重的煙味甚至臭腳丫子味,但是一旦上車你就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和忍耐,即使如此,很多時候你還是打不到車。當然,司機倒是有所選擇,他可以嫌你路程不合適而拒載你。出租車市場的發展,就像傳統婚姻和現代婚姻是一樣的,“所見即所得”的特點就是別無選擇。只有在揭開蓋頭的一剎那,才能看到彼此對方的尊容,但是已經沒有二次選擇的機會和權力。我們知道,飛機上都有頭等艙、公務艙、經濟艙之分,高鐵也有商務座、一等座、二等座之分,為什么在出租車行業我們不能有所選擇呢?
目前,巡游類出租車市場是我國出租車市場的主體,但是這類出租車提供的是“過程服務”,消費者只能選擇是否打車,無法選擇打什么樣的車,致使他們沒有機會比較不同出租車的服務質量。但是,今天,互聯網思維催生出的“專車”服務,卻讓我們實現了另一種境界——“所想即所得”。你想要什么車,就有什么車;你想何時要,就會何時有。這種車保證干凈衛生,車況好,服務好,還有礦泉水和紙巾,司機還會給你打傘、提行李,就像是你的私人專職司機。這真是一種“夢想成真”的境界,當然,你也要為這種“夢想”多付出一些成本。但是,我愿意,我想很多人也愿意,這并沒有強迫任何人,因為不愿意的人可以不選擇“專車”,這也是你的自由。
“所想即所得”的打車專車
普通出租車與“專車”之間的區別就是“所見即所得”與“所想即所得”的區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見即所得”與“所想即所得”的區別不在于服務程度的區別,而在于當事人的權力。這就像是傳統婚姻與現代婚姻的區別,傳統婚姻是先結婚,后戀愛,當事人別無選擇,現代婚姻才有機會在結婚之前進行選擇和戀愛。
自由戀愛的出現,最不能接受的不是雙方父母,而是“媒婆”。因為這種雙向選擇直接繞過了“說媒”這個門檻。其實,目前多城市出租車“罷工”事件中,司機們針對的最主要問題還真的不見得是“專車”搶了出租車的生意,而是抗議出租車公司的“份子錢”等管理制度。因為很多“專車”司機都是過去的出租車司機,其實,“專車”的出現,給出租車司機提供了選擇,不必再通過一紙“合同”的婚約而被迫附著在出租車公司。出租車行業中的司機超長時間工作、收入偏低、服務水平差以及高峰時段打車難等問題,幾乎成為標配。那么,我們為什么還需要一個受到“媒婆”管制的出租車市場呢?其實,在眼下這場出租車、“專車”之間“所見即所得”與“所想即所得”的對抗中,“專車”只是這場紛爭的一個“導火索”,真正的“炸藥包”還在出租車行業自身。
在這里,首先要糾正一個廣泛流傳的誤讀: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其實并未叫?!皩\嚒狈?。交通運輸部的表態是:“專車”服務應根據城市發展定位與實際需求,與公共交通、出租汽車等傳統客運行業錯位服務;各類“專車”軟件公司應當遵循運輸市場規則,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各地方政府交管部門反對、嚴查的也是打車軟件運營中的私家車,即所謂的“黑車”。如果打車軟件提供服務的是正規租車公司有運營資質的“專車”,則不屬非法營運,交管部門不能罰款查扣。
閑置資源的另類配置
事實上,“專車”不是中國首創,在美國等國家很早就有。例如美國提供租車及司機服務的市場基本有三類:即出租車(taxi)、豪華出租車(limousine)、按需服務專車(On-demand cars,ODCs)。所謂的按需專車,其實就是瞄準私家車和兼職司機的。以舊金山為例,2012年的出租車、豪華出租車的營業額分別在3.8億美元、1億美元左右,到2013年兩者都分別有所下降,而優步(Uber)、Lyft、Sidecar等創新平臺提供的ODC營業額則從3000萬美元左右猛增到1.4億美元左右。
作為這個行業的顛覆者,優步公司于2009年成立于洛杉磯,目前其業務范圍已經覆蓋53個國家,2014年銷售額已突破10億美元,公司估值高達400億美元。它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將計算技術與自由職業者(freelancer)相結合,因此社會也能從中受益。為當代社會中“有錢卻沒時間的人”和“有時間卻沒錢的人”的相互交易搭建移動平臺,充分利用社會中的閑置資源。按需經濟(on-demand economy)一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人們只要愿意隨時可以工作。
按照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理論,人類社會最終一定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而共產主義社會的特點就是:按需分配。
在社會制度尚未得到如此進化之前,市場機制已經率先進化為“按需分配”經濟。受到優步的啟發,更多按需經濟的服務公司應運而生,覆蓋各行各業。比如,Handy按需提供家政服務、SpoonRocket則提供餐飲的送貨上門、Instacart幫客戶采購食品并速遞到家、Medicast的簽約醫生能在兩小時內上門服務等。無論什么行業,市場發展的最終趨勢一定是競爭越來越自由、選擇越來越充分,也就是“所想即所得”。
出租車與“專車”的區別,不是車況新舊的差異,也不是服務水平高低的差異,而是“封建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區別,是“按權分配”還是“按需分配”的區別。
人之初,性本懶
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曾經說過“媒體是人體的延伸”,其實,在互聯網階段,新媒體已經成為一種“人性挖掘機”。只要你理解人類智慧模式的本質,就會知道互聯網思維的邏輯——科技越是發達,就越會貼近、還原人類的本性?;ヂ摼W思維的本質也就要還原人性的本質。
“人之初,性本懶”。顧客是普通消費者,不是專家,他們都痛恨復雜和麻煩,誰能讓顧客更簡單、更方便、更愜意,誰就能占據更多顧客。凡是不符合這條定律的行為基本都以失敗告終,例如五筆字型,現在基本已經被淘汰。為什么?就是掌握過程太麻煩。搜狗拼音打字法,拼音輸錯了都會有正確的答案跳出來,多么簡單,多么人性化。
互聯網時代的市場已經被大數據這把“剔骨刀”分析的沒有任何秘密,無論是出租車行業,還是別的任何行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都希望隨時隨地“所想即所得”。也是基于這種“智能理解”才能保證對用戶提供服務時的精準。所以,作為技術研發與提供商家必須成為“專家”,只有自己把后臺變得越來越精密、越來越復雜,才能真正保證客戶在前臺成為“懶人”。
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終端應用的飛速發展,宣告了出租車管制的基本理由都不復存在了。就像媒婆已經干涉不了自由戀愛一樣,對傳統出租車而言,不只是打破壟斷這么簡單,其死亡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編輯:思旋331527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