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報名+社區+在線教育”,讓賽氪已經有了平臺的雛形。不過,創始人李勤偉說,賽氪不僅要做平臺,還要做生態。
成立于2014年3月的賽氪,最早的名字叫“環球競賽網”,是大學生賽事平臺。但其實,這家創業公司的野心遠不只是做賽事。于是,團隊把名字改成了現在更酷的“賽氪”,寓意“正義戰斗民族賽亞人+氪星(超人的故鄉)”。
賽氪是什么?
到目前為止,賽氪平臺上已經匯聚了全國33類31000多項賽事,包括工科、理科、商科、綜合、文體幾大領域。此外,全國數學建模大賽的四大地區賽以及11個省區市的分賽都在賽氪上開辟了報名入口,而更多的組委會也已將報名費支付端口在賽氪上線。

其實,賽氪不僅是一個賽事平臺,還是一個社區,大學生可以在這里分享學習、專業、考研、留學等各種問題。根據賽氪創始人兼CEO李勤偉的介紹,賽氪的注冊用戶目前已經超過100萬。
李勤偉說,賽氪最早做的事情是給各個賽事的組委會提供報名系統平臺,因為賽事繁多,報名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說白了,賽氪做的是工具產品。但所有工具產品都面臨同一個問題:用戶黏性不夠。沒有用戶,就很難有商業化的想象空間。于是,賽氪決定做大學生的分享社區,留住用戶。
發展計劃是什么?
“賽事報名+社區+在線教育”,讓賽氪已經有了平臺的雛形。不過,李勤偉說,賽氪不僅要做平臺,還要做生態。為此,賽氪的重要布局就是發展線下咖啡館。現在,賽氪已經在清華西門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館,在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的線下咖啡館也會很快開業。李勤偉說,他們的目標是一年之內開四五十家咖啡館。這些入駐高校的咖啡館,名字也全部都叫“賽氪”,會組織講座、創業分享會等活動,是一個學習型的咖啡館,希望在學校里打造一個創業空間。而且,在“互聯網+”時代,國家都在鼓勵大學生創業,很多高校也歡迎賽氪去成立咖啡館。
這已經不是李勤偉的第一次創業了。大二的時候,李勤偉就“忽悠”了一幫師兄師姐,湊了幾萬塊錢,做了一個考研社區,注冊用戶竟然達到了50多萬,一時名聲在外。
后來,李勤偉又做了一個數學建模社區。畢業以后,李勤偉曾先后在新浪、趕集、百度等公司工作,但一直堅持把這個數學建模社區做了下來,并堅持了6年。這個社區最后還孵化出了一項賽事——MathorCup全球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到現在已經辦到了第5屆,并獲得了中科院和中國自動化學會的蓋章認證。
賽氪最近剛剛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目前正在進行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