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家庭農場經營快速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對家庭農場進行系統的研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及農業特點,從而保證我國的農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家庭農場 健康發展
近幾年家庭農場經營快速發展,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其中,“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
家庭農場作為農村經濟新的組織形式,尚處于初始階段,在發展過程中暴露除一些問題,亟待研究。家庭農場主體地位不明確,家庭農場經營缺乏統一規劃,家庭農場的經營需要政策的扶持,家庭農場資金來源需要改善,家庭農場經營風險管理有待提高,家庭農場經營急需人才,家庭農場經營缺乏配套措施。
上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家庭農場經營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政府層面、產業層面、企業層面。政府層面具體又包括了許多方面,如扶持政策、技術支持、農產品保護等。通過上述問題的研究,結合其他學者的觀點、想法,就上述三個層面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
1、政府層面
首先,中國政府對于經濟有著強勢的影響,一個行業發展從無到有到壯大,政府起著關鍵的作用,因而家庭農場的茁壯成長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支持。其次,家庭農場從屬于農業,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任何國家政府都強力支持農業的發展。農業是社會其他行業良好發展的基礎,農業相對脆弱性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對于家庭農業的支持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賦予家庭農場法律地位、市場地位,使得家庭農場“三位一體”。
家庭農場法律地位,是其后繼發展的基石。在當今社會發展中,與外界的接觸都需要一個法律身份。從企業角度來說,企業的生產經營涉及采購和交易需要客觀主體與其他社會主體進行平等對接,這就需要家庭農場能夠有這樣一個同等的身份進行合同的簽署等。家庭農場的法律身份也有助于行業的發展,組織發展由自然人到有限公司的重要跨越,個人覺得是有限責任。
第二,進行統一規劃。家庭農場的良性發展,需要國家和相關部門的統籌布局。單個家庭農場沒有足夠的資源進行市場調查和資源整合。國家相關部門應對于不同地區發展什么類型的家庭農場進行宏觀的指導,對于相關農業技術進行研發和推廣。當然技術研發和推廣亦可由相關企業來完成,如通過“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目前我國正在實施城鎮化戰略,對于由此帶來農民手中多余土地的流轉進行統籌規劃,并通過相關措施,使得流轉土地能夠統一成片,便于家庭農場的租用。國家對于農產品價格應實施統一的地域價格保護措施,進立信息平臺,對農產品價格進行預估使得家庭農場主有作好合理的安排。國家對于農用物資進行統一的監管和產品價格的指導,使得家庭農場主對生產成本有較好的把握,并有利可圖。
第三,制定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首先,對家庭農場的注冊、登記等采取簡便措施。對家庭農場的稅收等提供長期扶持的優惠政策。其次,可以對于家庭農場集中地區進行相關的道路設施、水利設施等在內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再次,拓寬家庭農場融資渠道,并對家庭農場的貸款提供優惠利率或者無息貸款,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對家庭農場進行注資。最后,對農產品進行風險控制,如對于相關農禽類產品提供保險產品的貼補,控制農產品價格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等。積極改變人們對于農業的偏見,促進人才向農業轉移,為家庭農場提供專業人才。
2、家庭農場行業層面
以國外家庭農場發展歷程來看,家庭農場可以通過成立相關的行業自律組織形式加強行業的談判力能力,為成員提供行業動態信息,從面促進行業的發展。
第一,我國目前已經有農民合作社,這是一種家庭農場抱團的形式,也為家庭農場行業日后行業組織建立的雛形。但目前農民合作社有強有弱,這種強弱體現在它的談判能力和市場組織開發能力,以及對于家庭農場景響能力。而且農民合作社有時因利益問題產生內部的矛盾,不利于整體能力的實現??梢酝ㄟ^相關政府部門的幫助建立相對團結、互助的行業聯合組織。當然最終可以形成由縣到市到省到全國的層次結構。
第二,家庭農場可以成立一些專業的服務性公司。如為農場提供收割、播種等專業性的公司,通過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提高經濟效應。當然,這適用于成片相同作物的地區,如黑龍江地區小麥產區。
第三,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對產業鏈利潤的分享。如建立“家庭農場+合作社+合作社參股龍頭企業”模式,通過對龍頭企業的參股實現分享農產品加工、運輸等環節的利潤。當然也可以通過“家庭農場+合作社+超市”模式實現共贏。當然有足夠資金后,可以由家庭農場自我進行深加工,進面享受高額利潤。
第四,通過特色化經營和控制同業數量,弱化同業競爭。這只對于現階段局部地區家庭農場發展有效。等家庭農場成熟后,按自然條件進行合理化分部各類型家庭農場后,同地無家庭農場間競爭會同質化,那時國家通過控制產能來實現行業的發展。目前家庭農場大量興建時,應避免同質化,進面導致無序競爭,最終導致行業的衰敗。差異化戰略對現階段家庭農業的發展較為有利。
第五,發展非農業項目。這與特色化經營有點類似,通過兼營項目實現農業產品的高利潤,創造企業的價值,實現企業良性發展。
3、家庭農場層面
第一,強化家庭農場主自身素質。一個良好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強力的領導人。家庭農場主應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審時度勢的進行經營戰略的調整。如現階段,種植什么品種的蔬菜,生產的數量是多少,并為家庭農場遠藍景進行規劃。
第二,引入技術人才。家庭農場目的是實現農業的現代化,這對生產者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些農產品的生產技術,需要通過設備進行操控;對農產品生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處理需要專業的知識。
第三,實現市場化運營。在市場經濟時化,企業提供市場急需的產品往往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市場提供的信息決定家庭農場生產經營,市場反饋的信息能使家庭農場通過改進更加符合市場要求。市場化運營,也促使家庭農場生產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更好的把握市場的脈博,使企業抓住亮點并通過行動進一步轉化為利潤。
參考文獻:
[1]胡光明.對完善家庭農場經營機制的思考[J].中國農墾.
[2]李尚紅美國的家庭農場制度與我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創新[J].經濟縱橫,2006(5).
(作者單位襄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