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理論是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發展趨勢而做出的著名論斷。二者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兩個必然”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揭示,“兩個絕不會”是“兩個必然”的實現條件。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 “兩個必然” “兩個絕不會” 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
“兩個必然”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基本理論之一,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的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出科學論斷: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1848年歐洲工人革命失敗后,馬克思對“兩個必然”的實現條件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對資本主義成熟程度和工人革命形勢的過高估計作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兩個絕不會”的論斷作為補充,完善了“兩個必然”理論。
一、“兩個必然”理論是對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揭示
首先,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的誕生提供了物質前提。高級社會形態不是憑空出世的,它必須在舊社會的母體中孕育成長,汲取其養分摒棄其糟粕。一方面,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本主義創造出空前巨大的生產力,客觀上為新的社會形態的誕生作了物質準備。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其資本組織形式、勞動生產組織形式、社會化管理事實上推促社會主義的發生。資本雇傭勞動產生了工人階級,生產力滾雪球般擴大推動了生產的社會化。工人階級的產生和社會化大生產是社會主義發生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社會主義運動的爆發也只是時間問題。
其次,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可調和導致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資本主義的基本生存方式是最大限度榨取剩余價值,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無限擴大資本主義再生產并提高勞動生產,這直接造成了個體資本的大生產和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生產力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不斷社會化,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也就由此產生: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最后,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規律決定了社會主義必然勝利。任何社會形態所能容納的生產力都有一個臨界點,一旦生產力的發展突破了這個臨界點,那么該生產體系的最終死亡時刻也就來臨了。
二、“兩個絕不會”是“兩個必然”的實現條件
1859年馬克思科學總結了歐洲革命失敗的原因,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寫道:“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任何社會的發展歷程一般講要經歷孕育、出生、興盛、衰落、凋亡的整個生命過程,而主導這一生命旅程的決定性因素是生產力,當舊的社會形態還能提供發展生產力的動力源,它就不會滅亡。新的生產關系必須在舊社會的母體中發育成熟才會出現。
首先,資本主義的滅亡是一個相當長的自然歷史過程。第一,任何社會制度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對穩定性。從歷史來看,奴隸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出現和滅亡在世界各國都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資本主義社會是比以往任何階級社會都要高級的進步的社會形態,資產階級吸取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和歷代統治階級的統治藝術,其資產階級專政比以往任何階級專政都更加強大、更加“合理”、更具有迷惑性,指望資本主義迅速推出歷史舞臺是極為不現實的。第二,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推遲了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可能。“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產下也只能是這樣。”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的發展都是極不平衡的,社會主義可以在資本主義的薄弱環節發生,而且他國家依然將長期處資本主義或前資本主義形態。經濟社會落后的國家必須經過長期的資本主義發展才會具備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物質條件,客觀上推遲了社會主義的到來。第三,資本主義還處于旺盛生命期,還具備極大發展生產力的能力。
其次,社會主義的孕育成熟也是相對較長的自然歷史過程。第一,現實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還很落后,社會主義還不成熟。從生產力角度來看,現實社會主義國家還“不夠格”,不能達到馬克思所設想的實現社會主義所要求的那種生產力水平。現實社會主義國家承擔了本應資本主義所承擔的那部分生產力發展任務,還必須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言下之意也要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這就使得現實社會主義還有很多資本主義經濟成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還不成熟。第二,現實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借鑒了社會主義的某些做法,接受了若干社會主義成分,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孕育階段。發達資本主義借鑒社會主義經濟計劃的合理因素克服自由經濟的無政府狀態,社會黨推行部分企業國有化和企業股權社會化,實行社會福利等措施,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矛盾有所緩和。第三,第三世界民族主義國家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任務還很艱巨。經濟文化落后的發展國家的資本主義經濟還很落后,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才剛剛開始,社會主義在這些國家還沒能“懷胎”,更遑論孕育了。
最后,“兩個絕不會”理論主導下現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將會長期和平共存。“兩個絕不會”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滅亡的條件,然而現實資本主義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社會主義的力量還相對處于弱勢,資本主義也沒有力量消滅現實的社會主義,二者只能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一方面,現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長期共存具有統一性。社會主義是繼承資本主義所創造的生產力和文明成果而存在的,二者的繼承性不可分割,在推動生產力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雙方可以互相借鑒合作互補,為世界的長久和平作出貢獻。另一方面,社會主義要求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與資本主義追求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長期共存的主要內容還是二者的斗爭性,這種斗爭性主要不是武力較量而是哪種制度能夠比對方更快更優地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競爭。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3] 列寧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2.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