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本曉(查理)是一名環保主義旅行家,他是一名會唱歌劇的旅行家。查理先后就讀于煙臺師范學院(現魯東大學)、中國音樂學院,后求學于奧地利維也納和薩爾茲堡,學習聲樂,男中音聲部,擅長用中、德、意語演唱歌劇詠嘆調。在奧地利學習期間,開始周游世界,歷經數年,成為資深導游和領隊。作為專家級旅游推廣人,近年來開始專注于私人定制的高端旅行項目。
作為深圳衛視、旅游衛視、樂視網、優酷視頻等諸多媒體的嘉賓主持人,查理一直提倡環保旅行的理念,倡導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保護環境。查理的作品《大旅行家查理的旅行日記》《大旅行家的故事》等作為旅游題材的電影短片,在樂視網、優酷視頻以及搜狐視頻播放,受到了觀眾的廣泛關注。而在這里,查理有一些故事想與大家分享。
Q:為什么選擇旅游推廣人作為您的職業,旅游對于您個人而言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A:旅游對于我來說,是生命的一部分。小時候,最向往村后的那座山,以為爬上那座山頭,就可以看到全世界;上小學后,最向往能夠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騎著自行車進縣城,以為縣城里就是最燦爛的外面世界;后來讀了大學,到了北京,去了美國,在歐洲生活了那么多年,才知道,漂泊就是最美的生活,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發現。2001年年底,開始從事旅游服務工作,從那時起,我知道,旅游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旅游產品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點,就是消費者在購買了旅游產品之后,并不知道產品的實際情況,不知道酒店是什么情況,不知道景點是什么樣子,不知道將要吃的餐食是什么口味,不知道旅游服務人員會如何講解,不知道和自己同行的客人是誰,什么脾氣,什么習慣,哪里人等等??傊?,旅游產品,是消費后體驗產品,只有當你購買了,并完成了旅行,才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是什么樣子,有什么內涵,自己是否喜歡。
Q:作為一名環保主義旅行家,在旅行中有什么具體的環保注意事項嗎?
A:環保對很多人好像是一個很空洞的話題,但對我來說,無時無刻不在體現環保,不僅僅體現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上,少用一次性餐具和生活用品;保護環境衛生;包括日常的用餐,保持餐桌的潔凈,也是一種環保;去咖啡店里買咖啡,使用瓷杯子;不浪費糧食,適量點餐,也是一種環保;酒店洗澡盡可能用淋浴,既衛生又環保。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其實你都可以環保。
Q:您覺得環保主義旅行在接下來的幾年期間會有怎樣的發展?
A:環保主義旅行在不遠的將來會成為大家身體力行的生活的一部分,因為,資源是有限的,保護資源,合理利用資源,是擺在我們所有人面前的問題。人類的活動,也是對環境的改變,這些改變有很多是大自然所不能接受的,隨著越來越顯著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擺在大家的面前,人們會身體力行地實踐環保旅行,環保生活的。

Q:您在學習期間一直學的是聲樂,為什么不繼續從事聲樂,而轉向旅游行業?
A:誠懇地說,我一直想當一個歌唱家,結果現在變成“擱家唱”了。我在奧地利學習聲樂期間,擺在我眼前的實際問題,是沒有吃飯的錢,我需要錢。當時,剛好王志文老師,在維也納拍攝一部電影,我由于會唱歌,就擔任了當時群眾演員的頭頭,在拍攝活動中,我認識了一些維也納當地的華人朋友,他們建議我可以做旅游,這樣既能賺到錢,又可以學習聲樂,我就真的嘗試了。但事實證明,凡事要專心,腳踏兩只船很難把事情都做好的,后來,我就專門從事旅游了。
Q:在您擔任導游和領隊期間,有什么令人難忘的經歷?
A:有一次去南極,我遇到了一位96歲的老奶奶,來自英國,她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企鵝生活的地方,她做到了,并且在迪賽普申島下船登陸了。還有一次在挪威的卑爾根,我在一間小小的咖啡館里,看到了一位小伙子,繼承了奶奶的咖啡館,為奶奶守衛著一個希望,因為爺爺出海打魚,再也沒有回來,奶奶用一生在這里守候,后來是媽媽,現在是他,他在這里守候著一份希望。
史本曉一直行走在路上,旅行是一件需要恒心的事,但他始終如一,帶著自己的信念和希望沒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