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無聲的9號法庭圍欄內,一名法官助理在宣讀判決:有罪。有罪,有罪……這個詞反復在法庭回響,對于30項罪名中的每一項,助理都要念一遍“有罪”。
持續25分鐘的指控宣讀完畢后,這里的一個聯邦陪審團已經很清楚地完全與公訴方站到了一邊,認定參與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焦哈爾·薩納耶夫(Dzhokhar Tsarnaev)有罪。21歲的薩納耶夫是一名表現不佳的大學生,也是一個散居各地的移民家庭中最年幼的孩子。他面無表情地站著,雙臂交疊在身前,他的律師們站在旁邊。
“對于幸存者、受害者家屬,以及所有在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暴力和悲劇中受影響的人,我希望今天的判決能幫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做個了結,”市長馬丁·J.沃爾什在聲明中稱,“那段日子給我們的城市留下了永遠的印記。”
大約發生在兩年前的爆炸案,把在春光明媚的下午舉行的一場世界最著名的公路賽跑變成了大屠殺,無數人倒在博伊爾斯頓大街上,令美國上下在驚恐中對本土滋生、自學而成的恐怖主義有了一些了解。這些炸彈是為了報復以美國為首的軍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的戰爭,共導致3名觀眾死亡,另造成17人肢體殘疾、240余人受傷,許多人的一生因這些傷痛而改變。
6月24日,薩納耶夫站在了聯邦法庭中,公開發言。這是自他在近兩年前受到傳訊以來的第一次,當時他只是說出了“無罪”二字。
薩納耶夫在短暫的發言中為爆炸案道歉,并提到現在是齋月,是尋求寬恕的時候。他說:“我對不起那些因我喪命的人,也為我造成的痛苦與無法修補的傷害感到抱歉。”他身穿深色西裝,頭發要比審訊期間更長、更亂。
他做了四分鐘的發言,聲音纖細,以至于在法庭內難以聽清。他說:“這個月是受祝佑的齋戒月,我想以真主之名開始這次發言。”他在發言中也承認,在爆炸案中“自己有罪”。薩納耶夫能有這樣的表現有些出人意料。他此前一直面無表情地坐著,聆聽爆炸的幸存者描述他與哥哥塔梅爾蘭(Tamerlan)當天看到的恐怖景象。爆炸案發生在博伊爾斯頓街,造成3人死亡,超過260人受傷。

在庭審接近尾聲時,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小喬治 奧圖爾(George O’Toole Jr.)正式宣判薩納耶夫死刑,并引用了莎士比亞《愷撒大帝》(Julius Caesar)一劇的臺詞:“‘人們做了惡事,死后免不了遭人唾罵,可是他們所做的善事,往往隨著他們的尸骨一齊入土。’這即是焦哈爾·薩納耶夫的下場。”法官說。在發言期間,薩納耶夫一度壓抑不了情感而停頓下來,并用手遮住嘴巴。他說話吞吞吐吐,承認了所犯罪行。“我有在聽。”薩納耶夫指的是審判過程,雖然他當時的一些肢體語言會讓人產生相反看法。那時候,他時而坐立不安,時而發呆。他說他從中了解了受害者。“我知道了他們的名字、容貌和年齡。在審判期間,我了解了更多受害者的名字。”薩納耶夫說。在稍早的時間,薩納耶夫坐著聆聽受害者與家人談論其“懦夫一樣”“令人作嘔”的所作所為。“我希望你終其一生,都要背負這些悲傷與痛苦。”一位幸存者珍-瑪莉?帕克(Jeanne-Marie Parker)說。
比爾?理查德(Bill Richard)八歲的愛子馬丁(Martin)死于爆炸之中,他表示,薩納耶夫本可以從陰謀中抽身。理查德說:“他卻選擇了仇恨、毀滅與死亡。他要為此負責。”但他接著說:“我們選擇愛、仁慈與和平。”2013年馬拉松的參與者喬安娜?韓特爾(Johanna Hantel)在爆炸發生時,正位于離終點線不遠的地方。她保持了一種不屈服的態度,表示“就算是爬,也要每年來波士頓參加長跑”,她說:“因為我不會讓這種令人作嘔的行徑改變我。”
薩納耶夫的發言在爆炸案傷者中引發了褒貶不一的評價。琳?朱利安(Lynn Julian)是波士頓居民,當天她就在第一次爆炸地點附近,其腦部受到創傷,得了創傷后應激障礙綜合征,并遭受了其他病痛的折磨。她表示薩納耶夫的發言“沒有誠意”。朱利安在聽證會后表示:“我感到后悔,自己竟然會想要聽他說話。他的發言中毫無懊悔與遺憾,完全沒有體現出他感受到了他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但24歲的亨利?伯格德(Henry Borgard)雖然在受害者影響報告中表示,自己因爆炸案導致的創傷后應激障礙而從大學退學,還是說他對薩納耶夫的發言感到欣慰。
“對我而言,聽到他表示歉意就已足夠。”伯格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