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聯邦最高法院對同性婚姻的支持而備受鼓舞的同性戀權益活動領袖正將視線轉向他們眼中的下一場大仗:在就業、住房和商務等領域獲得聯邦、州及地方法規的保護,從而與禁止種族、宗教、性別及國家出身歧視的法律條文齊平。
這些提議將維權人士與宗教保守派對立起來。此類保守派當中,許多與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人士重合,而他們現在將保護自己口中的宗教自由視為當務之急。這些反對者辯稱,反歧視法規必將用來迫使信徒和宗教機構違背自身的信仰,無論是為同性婚禮提供服務,還是雇用同性戀者從事與教會有關的工作。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法學院威廉斯研究所(Williams Institute at the School of Law)的執行主管布拉德·希爾斯(Brad Sears)表示,從全國來看,針對同性戀者的反歧視法規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條文,存在重大的地域性不公。“在法律保護方面,那些沒有生活在東西海岸或者東北部的人一直被遺忘了。”他說。
美國至少有22個州禁止基于性取向的歧視,其中大多數州還為跨性別人士提供了保護。
然而,超過半數的州并沒有禁止此類歧視,其中包括田納西。在納什維爾東區,蒂法尼·坎農(Tiffany Cannon)和勞倫·霍巴利(Lauren Horbal)曾經以為,她們找到了可以與朋友合租的一棟完美房屋,而且她們在4月份提出申請時,房東還表現得挺樂意。
然而,26歲的霍巴利回憶道,后來房東打來電話詢問她倆之間的關系。
她表示,當房東得知自己和25歲的坎農是一對情侶時,他說:“這讓我感到不舒服。”霍巴利稱,房東拒絕接受她們的申請,就算她們主動提出增加150美元(約合930元人民幣)的租金,愿意每個月支付700美元。
兩人都是餐廳工作人員,目前還在尋找住處。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莫里茲法學院(Moritz College of Law)的反歧視法專家露絲·考克(Ruth Colker)表示,在很多州,部分地方政府設有反歧視法,但這些法規往往較為薄弱,執行不力。
“通常,違反城市條例遭受的處罰更類似于交通違規適用的處罰,”她說,“州級別的處罰會嚴重得多。”
在爭取獲得州和地方提供的更多保護的同時,維權人士還發起了一項長期運動,以獲得廣泛的聯邦保護,讓性取向與性別認同享有受1964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保護的地位。
同性戀權益倡導團體“人權運動”組織(Human Rights Campaign)的法務主管薩拉·瓦爾貝洛(Sarah Warbelow)表示,他們的目標是促使地方、州及聯邦出臺相互照應的法規,因為事實證明,這種辦法在遏制其他類型的歧視方面行之有效。她稱,法律的明文規定不僅能夠為訴訟提供依據,還能阻止雇主和其他人實施具有偏見的行為。
雖然大多數的州缺少此類保護,但聯邦法令和法院判例,特別是有關就業方面的那些,正逐漸為同性戀人群提供越來越多的保護。
希爾斯表示,由于奧巴馬總統2014年簽署的幾項行政命令,聯邦機構及聯邦承包商不得基于性取向和性別認同采取歧視行為,而此類企業雇用的員工人數占到了全美勞動者的五分之一。
與此同時,負責在工作場所執行聯邦法規的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判定,針對男女同性戀與跨性別人士的歧視行為相當于違反1964年《民權法案》第七條的性別歧視行為。
在司法實踐當中,如何適用現有法規仍處于探索階段,而且,與同性戀人士相比,相關法規在涉及跨性別員工的案件中得到了更好的運用。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的五名委員之一的沙伊·R.費爾德布盧姆(Chai R. Feldblum)表示,在過去兩年里,該機構成功追查223起涉及同性戀或跨性別人士遭受職場騷擾等歧視行為的案件,最終達成了和解,或是獲得了法院判令。
民權組織為反就業歧視法奔走多年,但此番努力遭到把持眾議院的共和黨人的阻礙,并在今年因為宗教豁免權問題上的分歧而以失敗告終。在同性婚姻獲得快速推進的鼓舞下,這些團體現在下決心要尋求制定一部覆蓋范圍廣泛得多的法律。
全國女同性戀權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Lesbian Rights)的法務主管香農·P.明特(Shannon P. Minter)表示:“我認為,倡導團體現在達成了強烈的共識:我們需要一部更加廣泛的法案,給予基于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歧視與種族、宗教及性別歧視同樣的法律地位。”

明特說:“沒有哪項法院裁決能夠做到這一切。”
來自俄勒岡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杰夫·默克利(Jeff Merkley)表示,他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提出一項議案,為《民權法案》添加保護同性戀及跨性別人士的內容。
“人們會意識到,你可能上午結了婚,下午就會被開除或被拒絕進入餐廳,”默克利說,“這是令人無法接受的。”
但他表示,這番努力需要多年的時間,因為占據國會兩院各委員會主席職位的共和黨人似乎不大可能推進這樣一部議案。
以州為單位的反歧視法斗爭聲勢漸長,其中最強烈的反對聲音來自保守派宗教團體。
幾樁眾所周知的案件讓他們心生警惕,比如華盛頓州的一名花商因為拒絕向同性婚禮提供鮮花而被處以罰金。
“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對這些法規感到擔憂,因為一些相關的案件說明它們的執行是脅迫性的。”基督教法律團體“捍衛自由聯盟”(Alliance Defending Freedom)負責通信聯絡事宜的副主席格雷格·斯科特(Greg Scott)說。
美南浸信會道德與宗教自由委員會(Ethics and 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 of 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會長羅素·摩爾(Russell Moore)則表示,同等對待針對同性戀行為的宗教異議和種族歧視是錯誤的,而目前提出的反歧視法規“弊大于利”。“一些人建議我們做出妥協,在應對住房和就業歧視問題的同時,保護不認同性革命理念的那些人的宗教自由,”他說,“但我還沒有看到在這兩方面都處理得當的提議。”
雙方其實存在達成共識的一些空間。例如,“人權運動”組織的瓦爾貝洛指出,根據《民權法案》,宗教團體有權優先聘用信仰相同的人員。在住房問題上,擁有不到五個出租單位的自住型房東可以不受聯邦反歧視法規的限制。
“我們不會期待這些事情會有所改變,”瓦爾貝洛說,“但我們的確希望LGBT(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簡稱——譯注)群體能獲得與其他受保護人群一樣的待遇。”
不過,雙方的一些分歧,特別是涉及私人企業的時候,可能是不可逾越的。主要的同性戀及民權團體一致反對保守派基督教倡導人士大力推進的“宗教自由”法案。這些法案將允許信仰宗教的賣主拒絕為同性伴侶或婚禮慶典提供服務。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同性戀權益問題負責人詹姆斯·D.埃塞克斯認為:“宗教自由并沒有允許歧視行為。”
“走進一家對公眾開放的商家,然后被告知:‘不,其實我們不為你這種人提供服務。’這是十分有害的,”他說,“這不是美國應有的行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