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在分析長沙市旅游業發展取得四大顯著成績、五大顯著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長沙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六大意義,提出了長沙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七大舉措。
關鍵詞 智慧旅游 城市發展 長沙市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旅游需求個性化日益明顯,建設智慧旅游城市勢在必行。長沙市作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其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成敗關系到其未來在城市旅游中的競爭力。本文在分析長沙市旅游業發展取得的成績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長沙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意義及七大舉措。
一、長沙市旅游業發展的四大顯著成績
近年來,長沙市堅持圍繞培育千億產業、建設旅游強市、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總目標,創新思路謀旅游、轉變方式做旅游,實現了全市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長沙市先后榮獲“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中國網民最關注的十大旅游城市”、“中國十大文化旅游城市”,長沙市旅游工作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先進一等獎”。長沙市旅游局榮獲“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紅色旅游工作先進集體”等。顯著成績如下:
(一)旅游工作受到高度重視
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的決定》(湘發(2012)12號)中,明確將長沙作為全省旅游中心。長沙市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標。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現代旅游業發展建設旅游強市的決定》(長發[2012]9號),并首次召開了長沙市旅游發展大會。市人大做出了《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發展的決議》。全市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大旅游發展氛圍。
(二)旅游經濟發展穩步增長
長沙市2014年全年接待國內旅游者10487.1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6%;國內旅游收入1143.62億元,增長l9.4%;接待入境旅游者120.20萬人次,增長2.8%;國際旅游外匯收入7.82億美元,增長0.4%;國際國內旅游總收入1192.10億元,增長18.5%。
(三)旅游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目前,長沙市共有旅游景區(點)120個,其中國家A級景區38個,是2005年的3倍;星級飯店83家,是2005年的2倍,其中五星級飯店12家,四星級飯店23家;旅行社232家,是2005年的1.5倍。旅游產品逐漸豐富,形成了以劉少奇故居、岳麓山·橘子洲、第一師范等為代表的“紅色”旅游,以大圍山、關山村、光明村等為代表的“綠色”旅游,以岳麓書院、馬王堆漢墓陳列館、賈誼故居、天心閣為代表的“古色”旅游,以灰湯溫泉、瀏陽漂流為代表的“藍色”旅游。
(四)旅游市場主體集群發展
2012年長沙市年經營收入過億元的旅游企業達34家,是2005年的3.3倍,其中親和力、湖南光大、海外旅行社、華天等7家旅行社進入全國旅行社百強,親和力旅行社獲全國納稅十強,華天、親和力旅行社獲全國入境旅游十強;華天酒店集團進入全國酒店二十強,運達喜來登酒店在亞洲喜來登酒店集團中排名第一。
二、長沙市旅游業發展的五大顯著問題
(一)旅游信息化水平低下
智慧旅游是以云計算為基礎,以移動終端應用為核心的,以感知互動等高效信息服務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發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務。國家旅游局確定的智慧旅游試點城市已經達到33個,長沙未入選,而且到目前為止,沒有進行智慧旅游城市方面的規劃和設想。
(二)大型旅游企業缺乏
旅游企業是旅游市場的主體,旅游企業對于增加長沙市旅游業收入、提升旅游形象、加強吸引力和招徠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縱觀長沙市旅游企業,除華天集團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外,其他企業基本屬于小、弱、差,與國內旅游強市如杭州、成都等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三)公共服務體系不全
目前,長沙市的城市旅游服務功能很不健全,還未建立旅游咨詢集散中心,沒有統一的旅游信息服務平臺,旅游標示系統、景區停車場、廁所等公共服務體系相當薄弱。
(四)旅游投入不足
2009年以前,旅游專項經費每年1000萬元,2013年增加到3000萬元,但還是遠遠不夠。大旅游需要大宣傳,旅游法要求各級政府有城市形象推廣責任。經費緊缺,影響旅游宣傳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五)管理體制不順
長沙市在景區管理體制方面,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營銷機制,合力不強。如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區多頭管理、各自為政,灰湯溫泉旅游度假區政企不分、體制不順,既不利于景區的整理管理,又影響了全市旅游業的科學發展。
三、長沙市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六大重要意義
長沙市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將改變游客的行為模式、企業的經營模式和行政部門的管理模式,從而逐漸改變整個產業的運營模式,是旅游業提高現代服務業水平的重要途徑,將引領長沙旅游進入智慧時代。具體來看,長沙市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具有六大重要意義。
(一)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促進長沙市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智慧旅游將科技融匯到滿足旅游者的個性化需求、滿足旅游企業的便捷運營、滿足旅游管理部門的科學管理等各個領域,促進旅游信息資源共享,全面提升長沙市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促進長沙市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智慧旅游城市使得城市系統升級換代,基于城市系統的財富創造活動也隨之升級,促進整個城市經濟向知識經濟和創新經濟轉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達到高效、低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提升長沙市旅游業競爭力的手段
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有助于對食、住、行、游、購、娛等六大功能性要素進行提升和優化,讓游客享受到智能化的服務。特別是,智慧旅游具有國際化、品牌化、個性化、集成化、科技化特征和發展趨勢。長沙市建設智慧旅游城市能使長沙市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從而使長沙市旅游業更具國際競爭力。
(三)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推動長沙市旅游管理變革的重要推手
和傳統的政府發號施令,市民、企業和組織服從這樣的“他治”模式相比,智慧旅游城市使得城市旅游管理出現“自治”特征。如在智慧交通中,旅游者根據擁堵情況和停車位情況,自行決定是否出行及出行的時間、方式等。同時,智慧基礎設施和智慧服務,都為民間投資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城市治理模式的變革,改進了政府和民營資本之間的關系,民營資本的創業和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四)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塑造長沙市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徑
從當前情況看,長沙市旅游形象在國際市場競爭格局的產品體系建設和市場體系建設中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長沙市參與國際旅游市場競爭能力。以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為切入點,將有助于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品牌,提升長沙市的國際形象,從而推動長沙市旅游業更有效地參與國際旅游市場競爭。
(五)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滿足長沙市游客需求的重要路徑
旅游業已從傳統的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變,由團隊旅游向家庭旅游、自駕旅游、背包旅游等多種形式轉變。智慧旅游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將云計算、物聯網、互聯網和個人移動終端、人工智能等技術集成和綜合,能有效地滿足旅游者個性化需求。因此,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滿足長沙市游客需求的重要方式。
(六)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處理長沙市旅游突發事件的重要方式
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可在第一時間快速感知突發性事件,通過其智能化的調控能力和行為意識加快(由市長或由城市智能決策平臺)判斷和決策的準確性、有效性與及時性,實現不同部門和行業的協同和應對能力。同時也可以不斷提高長沙市處理應急事件和突發性事件的水平,使旅游應急預案程序化、智能化。
四、長沙市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七大政策舉措
長沙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重點是以改善游客體驗為方向,重點建設智慧服務體系;以創新管理模式為方向,重點建設智慧管理體系;以產業融合創新為方向,重點建設資源整合體系。在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過程中,要抓好以下七大方面的工作。
(一)編制《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方案》
突出長沙旅游特色,規劃切實可行的《長沙智慧旅游城市行動方案》,并明確不同階段的推進重點、科學舉措、效果評估指標等,增強行動計劃的可操作性,確保行動計劃年年有成果、步步有亮點,打造長沙智慧旅游的行業形象。
(二)構筑長沙智慧旅游組織保障
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需要組織保障,要組建以主管旅游的副市長為組長,市旅游局局長為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領導為成員的長沙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市旅游局為長沙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領導小組掛靠單位和指揮中心,由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和組織實施智慧旅游的建設和推廣應用。
(三)加大長沙智慧旅游城市投入
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需要龐大的資金,要加大對智慧旅游相關項目的資金投入,并加強引導資金使用的統籌管理與監督審核。同時,長沙市委、市政府要鼓勵各部門、企業和個人參與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采取政府導向投入和市場機制運行相結合的方式籌措資金,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形成政府投資、外資和民間資本等多渠道投融資體制,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基礎原則,有效、有序地推進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
(四)開發長沙旅游信息管理平臺
充分整合各種旅游資源和城市旅游管理手段,采用最新的物聯網、互聯網技術,逐步建立開放式旅游信息化管理平臺,推動旅游企業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核心競爭力。其中重點是要通過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構建推動長沙旅游率先發展、高效規范的四個統一的系統,即全市統一的旅游數據庫系統、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系統、旅游信息化應用支撐系統和旅游信息化管理標準體系。
(五)打造長沙旅游信息服務平臺
充分利用面向大眾的多種現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開放、最實惠的長沙旅游一站式信息服務平臺,滿足最普通游客在長沙旅游全程的需求,并實現旅游者與旅游管理部門、咨詢服務平臺和旅游企業實時互動。通過“智慧旅游”建設應用,游客獲取旅游信息的途徑極大拓展,可通過網站、觸摸屏、手機APP軟件、電子信息屏、熱線電話、咨詢中心等多渠道獲得旅游咨詢、投訴、商務、救援、提示等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滿足智能化導游、導購、導覽、導向需求。
(六)健全長沙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要提高通往長沙市各景區的道路標注,完善高速公路、旅游道路、交通樞紐、主要交通節點、城市干道、旅游集散地的旅游標志系統,并進一步完善各景區通信、停車場、無障礙設施、旅游公廁、公共休閑設施等城市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大型自駕車旅游營地、自駕車停車場,方便自駕車游客,推進旅游惠民服務體系建設。建設市、區(縣)、景區的三級旅游集散網絡,構建完整的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建設虛擬景區旅游系統,運用專業技術,對全市3A以上景區的坐標、存儲、定位、搜索、屬性信息存取進行三維建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設市級數字實景漫游系統,實現網上3D虛擬旅游。
(七)培養長沙智慧旅游人才隊伍
人才是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智力保障。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需要兩類人才,一類是精通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另一類是既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又掌握豐富旅游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長沙智慧旅游城市建設要積極推動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學為人才培養基地、以研究機構為技術創新主要場所的智慧旅游“四位一體”創新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