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階段民辦高校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快速發展,但其黨建工作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位置,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是當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新課題。本文著重剖析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對今后推進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 民辦高校 黨建工作 對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民辦高校數量的不斷增多,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民辦高校已然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民辦高校的黨建工作卻遠遠落后于民辦高校的發展速度。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農村、企業、城市社區和機關、學校、新社會組織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隨著高校體制改革的推進,民辦高校事業迅速發展,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黨建工作,促進民辦高校正常健康的發展,己然成為當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是實現黨對民辦高校政治領導的重要保障,是保障民辦高校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重要條件。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是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的需要,能夠保證民辦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雖然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根據《民辦高校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明確了民辦高校的社會主義性質,所以,要想保證民辦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動搖,必然要求黨對民辦高校的工作的領導,必然要不斷加強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建設。第二,民辦高校也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最大程度的擴大黨工作的范圍,有利于教育和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二、現階段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發展遠遠落后于民辦高校的發展速度,這主要是由民辦高校自身的獨特性造成的。
(一)民辦高校黨建工作中的特殊性
首先,《高等教育法》規定:“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而現階段,我國民辦高校采取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一特殊性,使得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是非線性的,是多層面的、更是多角度的,這與公辦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直線直接開展黨建工作有著很大的差別。其次,民辦高校黨組織在地位上是政治核心而非領導核心。盡管中組部、教育部黨組在《關于加強社會力量舉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設董事會的社會力量舉辦學校黨組織負責人應進入董事會”但實際上民辦高校黨組織負責人很少進入到董事會。從而導致民辦高校黨組織不再擁有直接決定學校重大事項的權利。最后,民辦高校教職員工絕大多數是從其他單位聘來或退休后返聘,黨員總量少且較分散,一些黨員的組織關系沒在學校,黨員流動性較大,對這部分流動黨員的管理也成為其特殊方面。
(二)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認識上的片面性
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固然受到學校領導體制、辦學形式、辦學條件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但在主觀上也存在著對黨建工作認識上的片面性。其一、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民辦高校所占比例小,黨員人數少,黨建工作抓與不抓無礙于大局,黨建工作的責任意識不強,領導力量不夠堅定,指導力量和工作措施不到位。其二、民辦高校黨組織地位作用不明確,職責任務不清晰,一方面擔心董事會不支持,擔心黨員不積極參與,不積極主動的開展黨建工作,另一方面,認為黨建工作等學校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或者等上級領導有了明確要求,形成一定規范之后再說。其三、民辦高校一般都自負盈虧,其主要任務還是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擔心黨組織會側面增加學校負擔甚至影響學校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制度上的滯后性
第一、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機制運行不暢
民辦高校絕大多數都是董事局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缺乏讓黨組織進入學校決策和管理層的機制,黨組織難以找到發揮作用的切入點,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明顯不足,在學校中的作用受到限制,難以發揮其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第二、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制度不健全
當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貫徹執行的規章制度,一般都按照公辦高校所實施的,雖有中組部和教育部黨組下發的全國性文件,但是隨著民辦高校的發展和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民辦高校如何結合各自自身的實際,制定符合本校特點的黨建工作制度還沒有成形。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體制未理順,這都直接導致民辦高校黨建工作難以形成制度化、常態化和規范化。
第三、民辦高校黨組織自身建設薄弱
其一,當前民辦高校下設院系并沒有專職的黨總支書記或者黨支部書記,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相對滯后,黨務工作者人員少,其中大部分人員同時兼任其他崗位,黨務工作經驗不足,黨建工作水平較低,黨組織活動開展的力度較弱,這就造成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見肘的窘境。其二,存在發展學生黨員的質量和數量與黨建工作者較大工作量之間的矛盾。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量越來越大,這給民辦高校黨組織工作帶來較大壓力。
三、解決現階段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存在問題的根本途徑
首先,要提高董事會和黨組織認識,加強和改善黨對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領導。充分認識到加強和改進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是夯實黨的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是擴大黨的工作領域,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的需要。其次,健全制度體系是保障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條件,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把制度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來抓,也是民辦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提倡黨委領導與董事會、校行政領導交叉任職,建立和完善黨政聯席會制度,建立健全黨組織經費保障制度,把當年黨組織活動經費納入校年度預算當中,建立健全關懷、幫扶和激勵制度,支持黨務干部的理論學習、專題培訓和集中輪訓。再次,注重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努力建立一直素質優質,精干高效、專兼結合的黨務工作隊伍,認真抓好黨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逐步完善基層黨支部負責人選拔任用的科學體制機制。最后,創新黨建工作思路,增強黨建工作成效。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因辦學體制不同,黨建工作沒有可遵循的例子和經驗,民辦高校必須因地制宜結合,結合本校校情,不斷改進和創新黨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把黨建工作與學校的改革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力求做到黨建工作“為學校發展所需,為教職工所愛,為董事會所支持”。
總之,民辦高校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階段性產物,同時已然發展成為我國民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黨建工作也成為黨工作的新的領域,隨著高等教育的深入發展,民辦高校黨建工作也將逐步從邊緣化走向成熟化,從規范化走向特色化。黨和國家以及民辦高校的舉辦者和管理者必將對其黨建工作越來越重視,從而有力地保障和促進民辦高校沿著正常、穩定、健康的道路上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