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大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是國家審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有效方式,是國家審計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的重要途徑。2014年10月審計署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提出,審計機關要持續組織對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觀調控部署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就是審計機關在政策落實時期內在國家重大政策開始執行或執行過程中的某個時點接入,實施動態的審計監督,對落實國家出臺的政策措施實施有關資金籌措、使用、管理及其績效情況進行審計,以及早揭示和反映妨礙國家政策順利實施的困難和問題,督促及時整改,提升政策的執行效果。
國家為了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任務過重、落實政策不及時、措施不得力、針對性不強,缺乏科學性等各種原因導致落實政策不到位、負責單位主動性欠缺,有落實政策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一是不執行國家政策,即對國家政策規定熟視無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執行政策不到位,即部分執行政策,或執行力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政策措施落實速度慢。三是不正確執行政策,存在偏差,主要表現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政策執行,或者擅自擴大或縮小政策執行范圍。四是執行不暢,如對中央政策地方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或措施,或政策執行的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影響政策實施效果。為此對這些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非常必要。適應形勢,研究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特點,搞好審計。
一、政策執行情況跟蹤審計特點,促進國家政策落實
1、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具有對象多、政策措施多的特點。主要有(1)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和優化經濟結構類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國家出臺的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產業發展、加快發展養老健康服務業、促進信息消費、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物流業發展等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政策措施。(2)服務類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為了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簡政放權措施、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支持進出口貿易穩定發展等政策措施。(3)各項量化目標任務的進展和完成情況。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減少農村貧困人口、淘汰落后產能、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等等。
2、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要求時效性。
時效性是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主要特點。跟蹤審計發現的問題可以在審計過程中的《審計情況通報》,進行及時處理,并向有關地方政府和單位通報跟蹤審計情況、發現的主要問題,提出的審計意見和建議,督促有關政府和單位進行整改,防范苗頭性問題演變成趨勢性問題和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問題,實現在過程中發現問題、糾正問題、解決問題,預防政策執行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潛在風險和可能引發的社會不安定因素。
3、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具有跟蹤審計持續性。政策在落實過程中不斷調整,不斷推進貫徹落實政策的步驟,需要審計持續對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動態審計,層層遞進,不斷調整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內容、審計方案、審計方式,提出審計建議,督促審計整改,促進政策落實措施更加規范。
二、提高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質量,促進國家良治
國家重大政策執行跟蹤審計對審計能力的要求較高。審計機關需要在人力資源建設、審計技術方法研究、審計結果等方面繼續做出努力,以適應重大政策執行跟蹤審計的需要。
(一)整合審計計劃,按照政策跟蹤審計的要求安排審計項目,使不同地域、不同年度分散的審計更具系統性。政策跟蹤審計應與常規審計項目統籌協調。政策跟蹤審計常常需要連續審計幾個年度,審計內容具有連續性,審計的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及各個階段的審計重點不同,需要審計人員總攬全局,及時調整。
(二)是提升審計人員素質。審計機關需要具有較強審計業務能力,具有科學判斷形勢,并且在政策研究方面具有較高造詣的人才。尤其是政策執行審計,專業性較強。切實加強跟蹤審計的理論研究,推動跟蹤審計的理論創新;審計人員加強學習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評估方面的理論,對與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科技進步與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改革開放等五方面相關政策進行分析研究,分領域、分層次進行梳理,做到認識透徹,掌握政策措施落實規律,進而明晰跟蹤審計的內容、目標、審計程序等,盡快適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的需要,促進國家重大政策執行跟蹤審計體系的建立健全,增強重大政策跟蹤審計的系統性、整體性和效果性。
(三)關注以前年度的審計結果及其整改情況,參考被審計單位的匯報材料,保持跟蹤審計的真實、高效。審計時可采取調查表與召開座談會相結合的方法。調查表可以結合“項目落地”“資金保障”“簡政放權”等內容設計。要廣泛運用訪談、召開座談會等方法,問情于民、問效于民、問計于民,切實掌握群眾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反映,以發現問題,完善政策執行情況審計。審計時可采取資料檢查與重點項目現場審計相結合,了解項目落地和資金保障情況。必要時可以聘請專家發揮獨立性、專業性優勢,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及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防止審計評價出現偏頗。
(四)審計對政策措施落實較好的要真正總結經驗做法;對正在落實的,要摸清進展情況和面臨的困難問題;對審計查出的貫徹落實政策措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特別對落實進展緩慢的,找出癥結,對癥下藥,查明任務完不成的主要原因,是認識不到位還是資金問題、人力問題、政策不完善、內控管理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逐步消除風險隱患。破除政策措施落實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提出相應對策,完善和強化抓落實的制度保障,體現施政要求,提高行政效能,增強審計實效,讓人民群眾真正得到政策措施帶來的實惠,確保通過跟蹤審計政策措施落實取得實質性進展,維護審計公信力,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為國家審計和國家治理之間建立了直接有效的聯系,有利于更好發揮國家審計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
(作者單位:北票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