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公共部門的戰略管理具有其特殊性,我們不能一味的將企業的戰略管理應用于公共部門中,公共部門是非營利性的,因此在戰略目標的制定上,還有戰略規劃的過程中也不能和企業戰略資源管理一概而論。本文主要從過程和趨勢兩個方面來討論公共部門的戰略管理。
關鍵詞 戰略管理過程 發展趨勢 公共部門
一、公共部門戰略管理過程
(一)發展初期共識、明確戰略理念
在初期發展共識,明確戰略理念時可以采用納特·巴科夫的模式,建立戰略管理小組(SMG)。由于公共部門存在著諸多的利益相關者,因SMG由代表組織內、外部利益和權力中心的人組成。戰略管理者的多元化也是該模式的特點之一,利用熟知組織及其獨特需求的人組成SMG,可以充分發揮組織內外重要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容易達成一致。需要確定組織的愿景、目標。組織愿景是組織未來期望達到的一種狀態,是組織的遠大目標或追求。愿景表明組織想到哪里去。組織目標是宗旨的具體化,是組織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組織目標為組織規定在一定時期內各方面應達到的水平,即履行使命的程度。
(二)戰略分析
戰略分析。外部環境因素分析——PEST分析、利益相關者分析。
分析的任務是運用系統思考去識別與組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外部環境系統,探討組織在與其有關聯的外界環境中所面對的機遇和威脅。
內部系統因素分析——組織資源、現行戰略、組織績效、核心競爭力。
分析的任務是認清組織的優勢和劣勢,以便決定采取某種可能的行動方針(戰略)
(三)確定戰略議題
(四)擬定戰略方案
戰略選擇的標準:適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
戰略選擇的影響因素:現行戰略的繼承性、對外部環境的依賴程度、組織領導人的價值觀、時間因素、競爭對手的反應、權限。
(五)戰略選擇
戰略選擇技術: SWOT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矩陣、內部和外部因素組合矩陣、戰略定位與行動評價矩陣、定量戰略計劃矩陣。
(六)戰略實施
戰略實施是將戰略構想轉化為行動與現實績效的過程,是戰略管理的主體。
戰略實施是組織為實現戰略目標,而根據組織內外部環境變化調整組織行為模式的動態過程。
戰略實施是建立、發展組織的行動能力的過程。
戰略實施的過程包括:戰略發動、制定戰略計劃、組織準備、資源準備、制度準備、戰略實驗、全面實施、戰略控制。
(七)戰略評估
公共部門戰略評估(Strategic Evaluation):即依據一定的標準和程序,對戰略實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價值進行判斷的一種組織行為,目的在于取得有關這些方面的信息,作為決定戰略變革、進行戰略改進和制定新戰略的依據。
戰略評估的標準:(1)目標的一致性:評價標準與戰略目標是一致性、評價標準與評價目的的一致性、評價目的與戰略目標的一致性。
(2)環境的協調性。
(3)經濟的可行性。
(4)戰略的可接受性:回應度、公正。
戰略評估的標準:第一步,決定評估項目。 第二步,確定評估標準。 第三步,檢查戰略環境。 第四步,審計戰略績效。 第五步,修正或調整戰略。
(八)調整戰略
依據前面所述方法進行評估和評價,調整出適合的戰略。
(九)總結
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過程包括:戰略制定、戰略實施、戰略評估。這一過程強調從戰略制定開始,并逐漸將重點轉向戰略實施,無論是哪種變革過程的管理,戰略制定和實施兩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且兩者都包含在戰略管理過程中,相互整合與促進,使行動變為可能。
公共部門組織在進行戰略的制定的開始階段,組織要根據自身發展初期所達成的共識,通過歷史背景分析,來明確自身的戰略理念,即組織的戰略使命和愿景陳述。然后進行戰略分析,包括內部系統因素分析和外部環境因素分析,內部系統因素包括資源、現行戰略、組織績效等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分析通過PEST分析(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利益相關者分析等,以此為根據建立戰略議題,接著擬定戰略方案并進行戰略的選擇。
戰略實施階段包括:戰略發動、制定行動計劃、組織準備、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制度保障、進行戰略試驗、戰略全面實施、戰略控制等環節步驟。
戰略實施過程結束之后,要對戰略進行評估,如果戰略實施成功達到預期目標,則該戰略可行并可繼續實施,如果戰略評估反饋結果未達到預期目標,則該戰略是不可行的,那就意味著需要進行戰略調整。
綜上,這就是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一個完整的過程模式。
二、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未來發展趨勢
同時,公共部門的戰略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表現為戰略主題的戰略規劃、戰略實施、戰略評價以及戰略變革等一系列的階段;也很大程度上構成了戰略管理的主要內容。因此、戰略思維對于公共部門的管理起著宏觀指導作用。使公共部門的管理沿著既定的軌跡和方向前進。如果離開了戰略思維的導向作用,公共部門的管理往往會陷入就局部論局部,顧此失彼,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的境地,公共部門的戰略管理也就無從談起。公共部門戰略管理不但建立在一定的內部與外部客觀條件之上,更建立在戰略管理者的戰略思維這一主觀基礎之上,科學的戰略思維以及戰略思維方式與方法對于企業戰略管理具有重要的規范、導向與制約作用,沒有科學的戰略思維,也就沒有科學的戰略決策。公共部門戰略決策制勝,首先取決于管理者的戰略思維活動要能夠正確分析和認識部門發展與競爭的各種客觀條件,錯誤地認識自身競爭的優勢與劣勢,或錯誤地估計了自己與對手的實力,都會導致錯誤的戰略思維結論,從而做出錯誤的戰略決策。戰略思維強調各個部門戰略管理要充分認識戰略決策思維結論的正確性、科學性,只有科學正確的戰略決策思維結論才能結出科學正確的戰略決策果實。此外戰略思維的系統性、前瞻性、創新性等特性也符合公共部門管理者的需要。因此說公共管理需要戰略思維。
在公共部門組織中,領導者對賦予組織特征的限制條件和可能性有敏銳洞察力,然而組織新的發展能在一夜之間改變公共部門的性質,領導者必須分析組織可能會怎樣變化以及變化帶來的影響,領導者要注重管理理論與實踐發展趨勢:與私人部門戰略管理理論日益分化剝離;各個理論學派之間整合力度逐漸加強;更加注重理論的動態發展;公共部門戰略管理實踐更加常態化與成熟化。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