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據武漢地區商業企業對營銷專業初中級人才的需求,結合商業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和學校教育的實際,從中等職業學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合作培養的模式、課程體系的設計、評價標準的改革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四個維度,闡述了中等職業學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思路。
關鍵詞 市場營銷 專業人才 培養模式 課程體系
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中再次提出,“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如何企業緊密聯系,改變傳統的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我校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形成
2010年,我校組建了以市商務局局長牽頭的“辦學指導委員會”,聘請武漢四大商業集團上市公司校友總經理為名譽校長,搭建起政府主導、行業參與的共建發展平臺。在 “辦學指導委員會”的大力協助下,我們深入企業進行了人才需求調研。通過調查得知,我校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主要沿著“一線工作人員——基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這樣的職場層級逐步成長。80%的學生在1至3年的時間里可以成長為基層管理人員。30%的學生可以做到中層管理人員。我校將市場營銷專業定位在培養銷售員等一線工作崗位和分店店長等基層管理崗位這兩個層級上,將中層管理人員定為拓展層級。為了實現中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與企業用人需求的無縫對接,通過對營銷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的調研,立足服務武漢地區經濟,校企雙方的專家在遵循知識的認知規律及學生的成長規律的基礎上,依據學生職業能力及職業素質的形成規律,經過反復的修訂與調整,最終提煉出“三段遞進、商學交融”的人才培養模式。第一學年為職業認知期,幫助學生了解今后的工作崗位;第二年為職業體驗期,為學生提供體驗職場的機會;第三年為職業實習期,校企雙方共同幫助學生完成“職場人”角色的轉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共同制定培養計劃,按照企業的用人標準和用人要求,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其不僅具有就業的能力,更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發能力。
二、根據職業成長階段,重構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學生能力培養“三段遞進”的思路,結合學生的認知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特點,我校對現有的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整合,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構架,按照從“新手——熟手——能手”的三個職業成長階段,重構了一套符合就業崗位要求,適應學生職業發展的課程體系。在專科課程設置上,將技能操作性強的課程如商務禮儀、銷售技巧等課程提前到第二學期,將理論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如市場營銷、市場調查改在第三學期、第四學期。遵循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學習過程。
三、改革評價標準
我校采取學校、企業與社會評價相結合原則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校內學習階段,在考核內容上,重點考核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能力,如考勤、行為規范、銷售任務完成情況、微笑服務、VIP客戶維護、顧客投訴等;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企業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在考核時間上做到日常考核、階段考核、期末考核相結合。校外實習階段,以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企業評價三結合的方法,建立校企共管機制。教研室負責實習全過程的監督評價等工作,實習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工作動態,檢查學生的“實習日志”、“實習總結”、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做好實習鑒定工作等過程管理。學生通過“實習日志”、“實踐總結”對自己的實習情況進行自評。企業主要負責學生技能訓練指導、實習期間的考核并做好安全保障等工作。
四、師資隊伍建設
為確保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我校與武漢地區的武商集團、中百集團等大型零售企業共同協作培養“雙師型”教師。新教師在上崗前必須到企業進行不少于3個月的專業實踐,取得相應技能證書。此外,每年安排老師進入職場,在武商集團旗下的世貿廣場、武漢廣場、國際廣場、亞貿廣場進行不少于兩個月的企業實踐鍛煉和培訓,以提高教師現場銷售、賣場管理、營銷策劃等方面的能力,并定期對其專業實踐技能實行考核和培訓。根據專業建設需要,聘請企業業務骨干及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我校和武漢地區的武商集團、中百集團等大型零售企業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我們聘請這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和一線的員工為我校的兼職教師。定期到學校給學生上課,介紹最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規范,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案例,讓學生了解他們今后的工作對象、掌握如何標準靈活地應對顧客的需求。通過兼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工程,對其進行職教理論、教學方法及教師職業規范培訓,提高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充分發揮兼職教師在頂崗實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校市場營銷專業“三段遞進,商學交融”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地結合了企業的經營資源和學校的教學資源。商業企業“節假日經營旺季”的特點,保障了學生周一至周五的學習時間,又能靈活安排節假日的實踐時間。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技能,能及時到實踐中去運用和檢驗,在實踐中產生的疑惑,又能及時得到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的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很好地做到了“商學交融”、“做學一體”。該模式有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效果;有利于擴大企業品牌的影響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競爭力。通過 “三段遞進,商學交融”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學生對課堂滿意度調高了18%;企業對學生的滿意度提高了20%;學生就業對口率達到99.5%;學生雙證獲取率達到100%。
注釋: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10.28.
參考文獻:
[1]蔡卡寧.論地方院校應用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途徑[J].成功(教育),2008(2).
[2]朱麗葉.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8(22).
[3]曾敏,馮卉萍,劉根林.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
[4]劉繼芳.高職營銷專業“崗課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10).
(作者單位: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