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業是大學生村官職業規劃中的重要部分,在促進新農村建設、創業富民、拉動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對湖南省長株潭地區大學生村官創業情況進行調研,筆者發現大學生村官由于專業技能不對口、社會經驗不足等自身因素以及創業基礎薄弱、相關配套措施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夠等外部環境因素的限制,難以在創業工作中取得成功。為提升大學生村官創業效益,應從合理分配大學生村官資源、健全相關制度、控制創業風險等方面為其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關鍵詞:大學生村官 創業 局限 建議
大學生村官政策實施7年來,大批大學生村官奔赴農村和社區。其中,一些大學生村官在農村自主創業富民,吸引了大量關注的目光。大學生村官創業符合大學生村官政策設計目的,推動了新農村建設進程,帶動著農村的經濟發展。大學生村官創業作為大學生村官期滿的五條出路之一,是政府最鼓勵的,也是村民盼望的。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現實情況,項目組在長株潭地區進行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多種渠道,筆者發現大學生村官真正實施創業的比例并不高,長株潭大學生村官創業率不足9%。筆者分析了大學生村官創業工作中的阻礙因素,總結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旨在提高大學生村官的創業積極性,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機制的完善。
一、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現狀
從2008年大學生村官計劃實施開始,截至2013年,湖南省累計選聘大學生11022人扎根農村,其中有395名大學生村官開啟了創業之路,他們帶領村民創辦了293個致富項目,提供了成千上萬個就業崗位,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作用。 其中涌現出一批創業成就顯著的優秀大學生村官,如創建業務項目為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有限公司的湘鄉市大學生村官曹杰,合作創業養土雞的長沙縣大學生村官楊媚,帶領村民養花豬并籌建花豬文化館的寧鄉縣大學生村官彭文華等等,都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的貢獻了屬于大學生村官力量。但其中也不乏缺乏創業熱情、創業計劃未能成功實施的大學生村官。以長沙縣為例,截至2013年,長沙縣先后共有661名大學生村官到村(社區)任職,其中在崗400人,但參與創業人數僅為21人(不包括創業項目未運營或已經停止的人數),創業率不足6%。調研過程中,向大學生村官問及創業問題時,大部分的回答是不了解、感覺太難。在制度空白的情況下,大學生村官創業更像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隨機性事件。
二、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阻礙因素
了解了許多創業成功的大學生村官事例,筆者在調研中接觸到更多未能成功實施創業計劃或未能持續運營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在創業過程中會遇到何種阻礙?筆者將從以下兩個方面探討大學生村官創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環境
1、創業基礎薄弱、風險高,合適的創業項目難遇難求。
一方面,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只有老人和兒童是農村的留守力量,導致農村勞動力資源匱乏。另一方面由于村里導致可供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土地、場所等資源比較缺乏,加上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項目大多以農產品為主,創業風險較高。客觀條件的限制加上創業信息的匱乏,有志于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們難以找到一個符合當地特色的切實可行的創業項目。
2、相關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1)信貸支持力度不足。“貸款擔保落實困難、金融機構基層創新主體缺乏自主權、信貸風險分擔與控制機制不匹配等原因,融資環境差、創業項目風險高制約了金融信貸資金投放,金融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中仍存在投資項目難、融資難、相關政策跟進不足等方面的制約因素。” 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一村官提到,“貸款審批程序繁瑣,能夠貸的金額也有限,無法滿足創業的需求,我所建立養豬場的啟動資金都來自親戚朋友的資助”,額度小、期限短的小額擔保貸款難以滿足大學生村官創業融資需求。
(2)缺乏有效的培訓和監管機制。由于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大學生村官創業風險較高,而有效的培訓與監管機制能夠幫助大學生村官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風險控制。但實踐中缺乏對大學生村官農村實用技能、新農村建設、企業經營管理、法規政策等方面的培訓機制,在創業計劃實施過程中也缺乏在項目選擇、資金籌劃、組織管理等風險控制方面的有效指導與監管,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技能、綜合能力得不到提升,風險防范能力與創業項目不同步。
(3)大學生村官用于創業的工作時間與精力難以保障。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以后,大都忙碌文件起草、檔案整理、文化宣傳等文字和電腦技術類工作,致使有志于創業的村官沒有充分的時間與精力保障創業工作的持續進行。
3、支持力度不夠。調查發現,部分大學生村官在任職前懷有建設新農村,帶村民創業的熱情,但是在現實的環境中感受不到對創業的充分支持與理解,特別是村民村干部的支持。這些大學生村官雖有創業熱情和豐富的文化知識,但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創業風險高,以及風險由誰承擔問題的模糊,難以獲得村民村干部與政府部門的信任與支持,必然減弱其創業的熱情、阻礙創業的啟動和發展。
4、項目無法持續進行。創業是一個持續的發展過程,而大學生村官服務期限是三年,三年服務期滿后則面臨著項目是否中斷的問題,況且如果項目持續進行相關的扶持政策是否會隨村官身份的改變而取消?“三年的服務期太短了,一旦失去大學生村官的身份,創業的難度將加大,不知如何持續創業的項目。同時時間限制會也影響我們扎根基層、服務農村的信心和決心,”瀏陽市一大學生村官如是說。2013年受訪的正在創業的大學生村官,5名2014年服務期滿的村官中有四名退出了創業,其中兩名考入公務員行列。
(二)大學生村官自身局限
1、專業技能受限。很大一部分大學生“村官”所學專業知識與農業相關性不大,導致在創業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從而降低了創業成功的幾率。
2、社會經驗不足,對市場判斷力不強。大學生“村官”大部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對于創業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困難不能預先考慮,對風險控制、市場調查、經營管理、營銷策略等知識技能的運用不熟悉,加上對創業過程中辦理手續、程序流程等不了解, 導致大學生“村官”即使有創業計劃也沒能實施。“剛開始時把土豬養出來了卻不知如何推向市場,對市場的需求判斷不足導致一段時間的滯銷。”一名進行土豬養殖創業的村官提到。
3、創業意識不強。在受訪的村官中,有意向進行創業的不到10%。很大一部分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并不是出于對農村的熱愛,而是受到國家對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后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吸引。他們將此作為考取公務員的一個跳板,并沒有扎根農村、服務農村的精神,更勿論創業富民。
三、對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建議
(一)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大學生村官資源。大學生村官是國家為了彌補農村建設的人才不足而向農村輸入的人才資源。大學生村官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以文書整理,政策宣傳為主的輔助作用的“村務型村官”;一類是主動性更強的創業型村官,其中前一類占大學生村官的大多數。從筆者的調研中發現,村務型村官明顯更適合已經有主力產業,經濟更發達的地區,相對的創業型村官在貧窮,缺乏收入的地區更能一展身手。例如湘鄉東山辦事處張江村村主任提到:“我們村經濟發達,事情本來就多,做好文字方面工作就足夠了,不需要創業創收了。”同屬于湘鄉的山棗村,地勢偏僻,多山地,難種植一般的產物,村民貧窮,該村的大學生村官經過多次調研后在該村發動村民種植了大棗。因此,應根據大學生村官的特長、個人發展意向和鄉鎮辦、村級實際需求分配大學生村官,切實發揮大學生村官的創業作用。合理分配大學生村官資源,人盡其用,提高人才資源的利用率,才能更好地向促進新農村建設這一政策根本目標靠近。
(二)健全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相關制度,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更好地鼓勵大學生村官創業,關鍵的問題就是制度保障,明晰的制度框架是解決無序狀態的核心。“無錢寸步難行”,資金是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首要阻礙,因此在眾多的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創業資金保障制度。一方面,可以加大社會資源整合力度,充分發揮湖南青年就業基金會的作用,設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項目,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銀行、工商管理局等有關部門的協調,簡化審批手續,為創業項目提供貸款擔保支持,為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搭建綠色通道。
(三)優化創業的外部環境。大學生村官成功創業除了大學生村官自身努力外,還需要領導的重視和多部門的支持。要整合相關職能部門資源,利用政府力量幫助創業。教育、科技、農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扶貧等部門發揮優勢,整合資源,形成大學生村官創業促進機制。 "搭建創業交流信息平臺,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需求與相關部門支持的及時對接。
(四)有效控制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風險。在調研過程中,不少大學生村官表示創業風險大是阻礙他們選擇創業的一大阻礙,村干部同樣因擔心失敗浪費了資金而對大學生村官創業冷漠以對。建立健全大學生村官創業風險控制機制,既可以鼓勵大學生村官創業,更重要的是能大學生村官創業過程中風險控制在合理程度。因此,在創業項目審批時,相關領域的科技專家、業務能手需要對創業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加強事前風險控制。 "政府主管部門,金融機構等應當對創業過程進行監督,有效控制風險。
(五)激發大學生村官創業熱情,提高大學生村官創業能力。首先,應該明確大學生村官的社會角色,吸引有志于在農村創業的畢業生報考大學生村官。對于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村官,應鼓勵其大膽嘗試。其次,應加強創業政策的宣傳與解讀,發揮創業成功的大學生村官的模范作用,加強經驗推廣與學習,鼓勵合作創業,激發大學生創業激情。最后,應加強創業指導與創業培訓,彌補大學生村官社會經驗不足的缺陷。如“成立大學生村官創業指導專家服務論證團,精心指導,提供項目信息咨詢、開發論證、崗位培訓、技術指導等全方位、實行一條龍式服務” 建立能發揮實效的幫扶制度,邀請社會各類專家進行創業講座指導等。
參考文獻:
[1]數據來源:湖南省大學生村官網http://www.54cunguan.cn/hunan/chuangye/2013/0427/39283.html.
[2]鄭軍.金融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分析和建議[J].中國農村信用合作報,2014(3).
[3]劉慧.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制約因素分析[J].社會科學家,2011.01(1):70.
[4]查佐明.大學生“村官”結對幫帶制度建設的思考[J].社科縱橫,2009(11).
[5]佘宇,寇翔.大學生村官創業“熱”的冷思考[J].中國經濟時報,2013(4).
[6]李晉毅.“4+1”模式助推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J].村委主任,2012(15):36.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