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關黨的建設,是完成機關各項任務、促進機關建設的重要保證。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機關,需要強有力的機關黨建工作來提供政治上的保障。筆者按照新時期對縣級機關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圍繞建立健全五大機制,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關鍵詞:縣級機關 黨建工作 五大機制
為有效推進縣級機關黨的建設,必須始終堅持把黨的建設工作作為“主業”來抓,堅持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主線,以實施“固本強基”戰略、著力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為抓手,緊緊圍繞“加快”和“率先”發展目標,以開放的觀念、創新的舉措、務實的作風、科學的態度,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圍繞建立健全五大機制,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一、建立健全領導責任機制和目標考評機制,增強黨建工作“主業”意識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地方黨委、部門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切實加強黨的建設,一是要認真貫徹落實“一把手”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從基本職責、主要任務和工作制度幾個方面,對黨組(黨委、黨工委)抓黨的建設做出明確規定。明確黨組(黨委、黨工委)書記是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黨組(黨委、黨工委)書記要切實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對黨建工作的領導,加強對基層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的指導;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黨內重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黨組織內部民主選舉制度、領導干部的民主評議和民主監督制度,推進“三會一課”制度的落實;進一步加強黨內監督工作。把黨建工作責任真正落實到 “第一責任人”,增強“一把手”抓黨建工作“主業”意識。二是建立和落實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每名機關黨員干部要定點定向聯系和指導1~2個基層黨組織,實行定點聯系,靠前調研指導,加強督促檢查,幫助解決問題,通過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三是將黨建工作作為單項工作進行單獨考核。要出臺用發展的實績來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指標體系,促使黨的建設更加主動地與中心工作、大局工作、全局工作融合,要建立健全“一把手”抓黨建工作“主業”的激勵約束機制;在考核內容的設計上,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確定黨建工作目標任務和分值,并對黨建工作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倒扣分;在考核方式上,實行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將民主評議與組織考核相結合,將結果考核與過程考核相結合,確??己私Y果客觀真實。
二、建立健全領導和推動科學發展機制,不斷加強各級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
在加強黨的建設工作中必須始終把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堅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為前提,以高舉旗幟、堅定信念、踐行宗旨為根本,以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為核心,著力增強各級領導班子開放創新和民主發展意識,努力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集體。一是強化理論武裝,著力增強科學發展意識。始終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增強政治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始終站在解放思想、促進科學發展的前列,增強他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組織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查差距、帶頭上課談發展,真正讓領導干部率先看到差距、率先認識到加快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努力在工作實踐中增強執行政策的能力、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和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二是注重教育培訓,著力增強創新發展意識。在培訓對象上,突出抓好黨政正職的培訓,提高發展的本領。加大選派干部實踐鍛煉的力度,研究制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和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建設一支專業配套、素質優良的后備干部隊伍。抓好黨員隊伍和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在培訓內容上,以能力培養為重點,圍繞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開放型經濟發展,金融知識等開展理論研討,切實增強廣大干部創新發展的思維和能力,切實增強廣大黨員和各級干部學習把握、貫徹落實各項重大決策和重要精神的能力;在教學方式上,要采取研討式、案例式、互動式、答疑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學、團隊活動、拓展訓煉與參觀考察相結合的形式實現教學改革,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三是健全民主集中制,著力增強民主發展意識。進一步健全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全面推行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干部民主公開制,健全和落實班子內部、上級與下級等不同層面,提醒式、鼓勁式等不同形式的談心談話制度,暢通意見交換渠道,增進黨內團結,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城鄉黨組織統籌互動機制,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為適應統籌城鄉發展,應積極探索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要在創新黨組織設置、推進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調整創新黨組織設置,切實增強黨組織功能。我們應立足于適應城鄉統籌發展的需要,以整合黨建資源、擴大組織覆蓋、增強組織功能為著力點,打破城鄉和區域界限,積極探索建立適應統籌城鄉發展的基層黨組織體系,進一步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努力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統籌城鄉發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二是扎實開展“雙結對”活動,不斷增強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活力。我們應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發揮優勢、綜合幫扶、務求實效”的原則,采取“組織定對、自由結對、群眾選對”等形式,扎實開展基層組織結對共建、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為主要內容的“雙結對”,實現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機關黨員干部與農村貧困黨員群眾結對幫扶。要積極探索 “城市+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和“黨員+群眾”結對幫扶的新路子。通過支部牽手、黨員連心、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實現城鄉黨組織優勢互補、發展互促、雙贏互動。三是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著力構建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體系。要高度重視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積極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按照有利于服務流動黨員的原則,結合黨員分布、黨員人數等實際情況,打破地域和行業等界限,依托務工工廠、農貿市場、建筑項目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切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
四、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愛幫扶機制,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
為有效地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應著力探索建立以經費保障、政治關懷、困難幫扶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體系。一是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各級黨組織要建立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把黨組織活動經費納入單位年度財政預算,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按比例逐年增加黨建工作經費投入,黨組織的重大活動,劃撥專項經費,不足部分及時給予補貼;加強黨建工作陣地建設,有條件的可以建立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利用局域網建立黨建網頁,開辟黨建工作論壇、黨員生活園地,以及購置必要的書報、文體器材等,保證黨組織活動有場所,工作有條件。二是建立政治關懷機制。當黨員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主動為其排憂解難,為他們大膽開展工作撐腰壯膽;當黨員干部家庭因子女入學、遭受自然災害或者遭遇意外事故導致生產、生活困難的,及時協調解決,提供幫助,努力做到“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三是建立困難幫扶機制。我們應堅持把建立困難黨員幫扶資金作為一項長效機制,不斷擴大困難黨員的幫扶救助覆蓋面,采取黨費提一點、財政撥一點、黨員捐一點、社會贊助一點、上級支持一點等方式籌集困難黨員幫扶資金,當黨員干部困難時給予一定幫扶,使他們盡快擺脫困境。
五、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為了保護干部,推動工作,我們應始終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注重從源頭上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一是加強黨風廉政宣傳教育。要經常開展反腐倡廉和廉政基地教育、示范和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動;創新實施黨員干部“有訪必談”、財政性專項資金用前談話等制度;深入開展廉政文化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進機關活動,形成倡廉、崇廉、守廉的良好氛圍。二是強化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按照“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就跟蹤到哪里”的要求,整合人大、政協、司法、群眾及社會輿論監督力量,組織特邀監察員、黨風政風巡查員、信訪監督員、作風建設義務監督員進行明查暗訪,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工作實施全程跟蹤監督,切實防止領導干部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范。三是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活動。采用“問題工作法”,組織開展以清廉、為民為主題的作風建設專項活動,解決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服務意識、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形成“齊心協力抓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風清氣正促和諧”的良好局面。
(作者單位:中共開縣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