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快速融入到傳統產業。今年3月份,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中,李克強總理提出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解釋說,“互聯網+”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
如今,我省與“土”打交道的農業,也開始站在了時髦的“互聯網+”的風口之上,并悄然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生態。
農民遇到種植難題時,再不用到處跑著去找專家,一個電話就能搞定。12316“三農”熱線是全國農業系統公益服務統一專用號碼,主要為農民提供政策、科技等全方位的即時信息服務。據統計,截至4月中旬,我省12316“三農”服務熱線總呼叫次數已達681.4萬次,專家支撐次數達324萬次,日均呼叫次數在3380人次以上,為農民群眾解決了大量生產生活難題。
以前農民種地模式單一,面朝黃土背朝天,忙碌還辛苦;如今則是科學種田,電腦遠程控制,省心又省力。例如水肥一體化耦合機的使用,農技人員根據測土配方施肥,只需坐在屋內輕點鼠標,就能控制水肥的開關和施用量。不僅大大降低勞動成本,還比傳統的漫灌和撒肥節省資源消耗。物聯網系統的應用,實現了農情監測的信息化、數字化和可視化,農技人員在電腦屏幕上就能看到千百里之外作物生長的實時畫面。電子商務平臺,能讓農民網購到生產生活用品,也可以出售特色農產品,不僅減少了農產品的物流成本,還實現了企業和農民的“雙贏”……
信息化與農業的深度融合,為農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給廣袤農田插上騰飛的翅膀,助力我省農業實現新的跨越。(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