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之說源于中國遠古年代,是指一個部落的崇拜物,通俗地講也稱謂信仰的力量。
一、向往中國種業的圖騰,我們期待什么
無論是修法還是即將實施,還是綠色通道的開通,受益當然最大贏家還是國企、央企或育繁推億元企業,在中國特色的吃大戶時代,新版《種子法》的落地開花和綠道開通,無非為前進中的民族種業吹響進軍的號角,但對3000萬元以下小公司或民營公司來說,扶持相對有限,激勵措施或許杯水車薪難以飲鴆止渴。
二、玉米產權交易平臺的建立,使科研成果的轉讓有了一份成就感,讓科研人員看到成果存在的價值和體現成就感的尊嚴
由八家企業聯合農業部種子管理局主管的中玉金標記生物有限公司,致力為國內優秀育種單位提供優質種質資源,兩位老總曾先后供職于孟山都、先正達等大公司多年,期待他們能夠拿出好產品,助力于國內民族種業。早日為民族種業圓夢,體現國人最優秀的成就感。
三、為轉基因正名之說為時不遠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會,權威專家發言“轉基因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新技術新產品”。盡管反對者有之,贊同聲也不暇于耳。但相信政府不久會有定論,天下大勢,政府的聲音最強,老百姓認可的東西也阻止不了,至少轉基因玉米還沒達到三聚青胺、蘇丹紅、地溝油那種駭人聽聞的地步。
國家先前退出了幾個涉嫌轉基因玉米品種,但民間老百姓的認可,大有東風壓倒西風之勢,在東北抗蟲玉米風起遼中南,刮到大吉林,撲面黑龍江,農民認可真認可,說啥沒用都白扯。
四、并購和重組暫時也成就不了中國種業的新航母
先前的隆平高科并購奧瑞金,炒得最熱,分手最快,后來不差錢的國企中信控股隆平高科,隆平又并購黃瓜大王天津德瑞特,真正實現了產品多元化經營。
中種和孟山都成立了中種國際無非是中種迪卡的升級版,共和國長子有項目有資金支持,活得依舊有滋有味。在當前中國種業特色的影響下,諸侯割據,各自為政的種業現象還將長期存在。
五、中國種業真的如想象般和諧嗎
翻看近兩年民族種業成長的歷史,從審定品種上看和諧,從合作開發上看默契,從炒作品種上看進步,從自主品種上看科研,從田間表現上看認可,從農民田間看表現,農民說好才叫好。2014年中種審定38個品種,省審定48個品種,不知2015年是否有些許默契,某省剛審定32個品種,相鄰省是否多會審定10個品種。
六、中國特色的民族種業是否需要反腐倡廉
在中國就沒有脫俗的行業,音樂人高曉松說過,古往今來,5000年前就有潛規則,當然中國種業亦離不開此規則,審定需要跑點,跑點需要人情,人情需要打點,方方面面更需要維護,維護離不開利益,利益便和人民幣有關系。
七、中國特色的民族種業向往明天但不看好明天
一個行業說真話者漸少,就說明對這個行業有些麻木不仁,近期狂吹中國種業又進入一個新的變革期的文章漸多,筆者倒覺得不以為然。
1.整合兼并重組那大多數是為國企傾斜的合法借口;
2.打造中國種業旗艦航母的還是中國夢,中種、農發、中信等暫時還只是神龍見尾不見首,繼續期待中糧等國企大鱷的進入;
3.炒作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4.民營種業盡朝暉,有東風蓋過西風的勢頭;
5.農機化,搞配套,種肥藥,直銷到戶的一條龍服務勢必將掀起一層波瀾;
6.科研院所的脫鉤和改制能否徹底和激發科研人員的斗志和熱情,不見得“一脫”成名;
7.民族種業逐漸要進入一個出品種的豐碩期和盛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