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連作植株瘦弱、果少、果小、果秕、產量低、品質差,一般減產20%~30%,連作年限越長,減產越重。本文就花生連作對土壤造成的損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解決辦法。
一、花生連作對土壤的影響
1.連作造成土壤養分失調
花生具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的氮素,從土壤中吸收的氮素較少,吸收的磷鉀較多,同時花生還能將固定的氮素遺留一部分于土壤中。花生連作,打破土壤養分平衡,使土壤中花生所需的磷、鉀、鉬、硼、錳、鋅、鐵等速效養分明顯減少,滿足不了花生所需的營養,從而影響花生的正常生長發育。
2.連作導致病蟲危害嚴重
病蟲只有在適宜的寄主和生活條件下才能生活繁殖,危害農作物,否則繁殖活動就會受到限制或死亡。花生連作物危害花生的青枯病、葉斑病、根結線蟲病、新黑地珠蚧、蠐螬等,病菌、害蟲創造了適宜的生活條件和寄主,同時這些病菌、害蟲在土壤中積累,連作年限越長,土壤中病菌、害蟲積累越多,花生受病蟲害就越重。
3.連作使根分泌有機酸引起自身中毒
花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根系不斷分泌較多的有機酸,連作使有機酸在土壤中積累過多,形成有機酸中毒,影響根系的生長發育和對養分、水分的吸收,致使植株長勢弱,抗逆性差。
4.連作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失去平衡
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及根際的真菌型土壤轉化,土壤地力衰竭。
5.連作使土壤酸活性降低
酸是生物的催化劑,能成百倍、成千倍地加速有機體的化學反應。花生連作使土壤中的各種水解酸活性降低,影響土壤中各種營養的分解和微生物活動,致使植株營養不足,發育不良。
要想使花生豐收豐產,最好的辦法就是積極換茬。但由于生產需要必須連作時,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預防花生連作造成的減產。
二、預防花生連作減產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選用抗逆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同一品種連續種植不超過兩年,最好采用不同類型的品種交替輪換種植或采用異地換種的方法。
2.增施有機肥。增施有機肥、磷肥和鉀肥,再配比微肥,充分滿足花生對養分的需求,能夠促進生土熟化,改善土壤的理化形狀,補充土壤的養分,創造花生生長適宜的條件,增強花生的抗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這是一種最有效的農業措施。
3.改土壓沙。對連作地塊進行土地深翻和冬前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形狀,為花生生產創造良好的發育環境。同時,采用冬前深翻可以使帶有病菌和蟲卵的病土表層土壤埋入底層,下層土壤移到地表,病原菌和害蟲就失去了繁殖生存的環境,可以大大減輕病蟲害發生的機會,為來年豐收打下基礎。
4.增穴減粒,配方施肥。花生連作使土壤養分消耗失衡,造成花生植株矮小,個體發育不良,單株結莢數少,果實小,產量低。而采用增穴減粒技術可提高單株的結果能力,發揮出群體的增產能力。可以充分地利用地力和光能,促使花生開花、下針和莢果發育期縮短,減少蟲害、爛莢和秕莢,從而提高花生產量。
5.加強管理,防治病蟲害。連作地塊的病蟲害發生率比生茬地塊高20%以上,尤其花生病毒病、花生根結線蟲病、花生莖腐病、根腐病、蚜蟲、紅蜘蛛、棉鈴蟲等病蟲害發生相當猖獗。為此,要采用播前曬種、藥劑拌種等技術措施,可以不同程度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在管理上,要采用中耕、鋤劃等技術措施,促進花生早發、培育壯苗,增強對病蟲害的抗御能力。在中后期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要科學運籌肥水,采用殺菌劑、殺蟲劑與葉面肥混配綜合使用,預防病蟲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