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在河南、山東等栽培的比較多。生姜可以預防感冒,還可以作為日常調味品,加工食品原料等為一體的多用途蔬菜。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可見姜的作用有多大。所以如何栽培生姜取得高產,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
一、生姜栽培要選用優良品種
依據生姜的生長習性及土壤條件,氣候,生態環境等因素,要選用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大面姜品種栽培。
二、栽培要點
1.精選種姜,培育壯苗
選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干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害的健康姜塊做種用。
第一步曬姜:播前25~30天曬姜2~3天,可以提高種姜溫度,打破休眠,促進發芽,減少種姜水分,防止腐爛。
第二步困姜:種姜晾曬后趁熱收入室內堆放2~3天,姜堆下墊干草、上蓋草簾,保持11℃~16℃促進種姜內養分分解。
第三步催芽:催芽可以使種姜幼芽盡快萌發,種植后出苗快并且整齊,又是生姜創造高產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一般情況下采用火炕催芽法,首先在炕面鋪上稻草,四周用棉被防風保暖,種姜排放80厘米高,上面蓋上棉被,火炕加溫不超過27℃,一般溫度控制在22℃~25℃,15~20天完成催芽。
2.適時播種
生姜喜愛溫暖、不耐寒、不耐霜,16℃以上開始發芽,適宜生姜生長時間要達到140天以上才能獲得比較高的產量。
一般采用溝種扶壟,上面蓋塑料小拱棚的栽培方法,在5月上旬盡早播種。選擇有機質含量高、灌溉排水方便的沙壤土或者壤土地塊進行栽培,每667平方米基施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硫酸鉀型復合肥40千克、硼肥5千克。
栽培行距60厘米,株距16~18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6000~7000株,需要種姜500千克。
播種前用250~400毫升的乙烯利浸種15分鐘。播種后覆土3~4厘米,并及時插架蓋拱棚。
3.生長期的管理
(1)水、肥等管理。
生姜生長期喜歡光耐陰,需要肥量大,根莖在土壤內要求黑暗、疏松和濕潤的環境。
在水分方面要求土壤始終保持濕潤,相對濕度要保持在75%左右,一般8~10天澆一次水;施肥方面,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進行分期施肥,第一次在苗高30厘米時追壯苗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銨20千克。
第二次施肥在立秋前后,也是生姜分枝和根莖膨大的關鍵時期,可以適當重施,每667平方米施復合肥4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生姜生長期間要多次中耕除草和培土。
前期每隔10~15天(下雨后或者澆水后)進行一次淺鋤,株高40~50厘米時,開始培土逐漸形成高壟,防止新姜外露。
(2)病蟲害的防治。
生姜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姜瘟病)、斑點病和炭疽病。
腐爛病防治要用農用鏈霉素加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灌根,或者用50%的DT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連續噴施2~3次;斑點病和炭疽病的防治可以采用75%的百菌清或者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交替噴霧2~3次。
生姜蟲害主要有姜螟(玉米螟),它的防治可以在姜螟幼蟲高發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別噴施50%的辛硫磷乳油10000倍液。
三、生姜的采收
生姜的采收應該在初霜來臨之前,植株大部分莖葉開始枯黃,地下塊莖已經充分老熟的時候采收,并且在采收前3~4天,再澆一次水,以便采收的時候姜塊上可以帶些潮濕泥土,這樣有利于進行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