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面臨的問題
當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傳染病威脅,由于受資金的制約,飲水標準得不到改善。有不少農村居民直接從江、河、庫及坑塘中取水飲用,這些水相當一部分水源水質不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近幾年來,雖然農村經濟得到發展,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居住、電力、交通等條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目前,太康縣飲水安全仍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飲用水水質超標,水源保證率低,生活用水量不足及用水方便程度低等方面的缺水問題,這些問題勢必影響了農村人口的生命安全,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嚴重制約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步伐。因此,農村的飲水安全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1)增強飲水工程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工程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的整個環節,不僅要對水源供水保證程度進行充分論證,而且要結合供水區域的環境特點、產業結構和用水現狀,用發展的眼光對工程作出評估。無論工程大小,都要按照總體規劃來進行,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的審批和驗收制度。
(2)大力興辦集中供水工程,對一些水源條件好,居住相對集中的鄉村,可以采用集中供水方式。
(3)對于居住分散、調蓄地表水比較困難,開發地下水又無源可尋的地區,可發展旱井、旱窖集雨等微、小型水利工程。家家戶戶建水窖,村村建蓄水池,鄉級供水與縣級供水網絡相連,縣級統一規劃,從水庫或其他水源調水,保證供水率。與此同時,要加強對水質的檢測,保證飲水安全。
(4)建立、健全水質檢測系統,增建水處理和凈化設備。
2.非工程措施
(1)要防治并重,綜合治理。水源地保護要與水質處理相結合,特別要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嚴格監控化肥、農藥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發展高污染工業,防止和逐步減輕對農村飲用水資源的污染,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
(2)資金籌集措施。飲水安全工程點多面廣,單靠國家的有限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資金籌措上,要從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改革入手,產權流動、結構多元基礎上拓寬籌資、融資渠道,要積極發展股份合作、聯合辦水;大戶帶頭、民營辦水;拍賣轉讓,滾動辦水;租賃承包,以水養水;貸款融資,舉債辦水等五種融資辦水方式,使飲水工程在產權明晰,責權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證足夠的投入,得到良好的運行。
(3)水價調控措施。飲水工程供水水價偏低,是制約供程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須改革現行的供水水價管理政策,實行保底價、成本價和超額用水水價區別對待、足額收取的政策,使人蓄飲水工程實現有償供水,以水養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環。
(4)管理監督措施。為了確保工程長期運行,必須根據工程類型和規模,按照有利于群眾使用,有利于工程發揮效益和有利于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明確工程產權和管理方式,落實管理機構和人員,建立用水戶參與的自主管理體制。以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為目標,以提供優質水服務為宗旨,建立適應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符合農村飲水工程特點、產權歸屬明確、管理主體到位、責權利相統一、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續利用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社會化服務體系。
農村飲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點,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應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在調查了解基礎上,從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出發,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積極加強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行業指導和技術培訓,逐步建立從業資質注冊制度,實行行業準入控制。
同時,通過組織鄉鎮板報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水法律法規的宣傳,使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共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