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是蔬菜生產的最大障礙,徹底消滅其危害,是保證蔬菜增產增收的關鍵措施之一。保護地蔬菜病蟲害非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不僅減輕了蔬菜的農藥污染,降低投入成本,而且有利于蔬菜的無公害安全生產,提高了蔬菜的品質。
一、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
1.曬種、溫湯浸種、鹽水浸種在播種前,選擇晴天將蔬菜種子曬2~3天,利用太陽紫外線殺死附在種子表皮的病原菌,減少發病。瓜類、茄果類蔬菜的種子用55℃溫水浸種10~15分鐘,豆科、十字花科蔬菜種子用40℃~50℃溫水浸種10~15分鐘,均能起到對種子消毒殺菌作用。預防苗期發病。用10%的鹽水浸豆科種子10分鐘可將種子里混入的菌核病菌、線蟲卵飄出和殺死,防止菌核病和線蟲病的發生。
2.高溫悶棚在夏、秋季節,利用大棚閑置期,選擇晴天高溫天氣,采用蔬菜大棚膜密閉大棚5~7天,使棚內最高氣溫達到60℃~70℃,可有孝地利用太陽能的高溫,殺滅棚內及土壤表層的病菌和害蟲。
3.擋避和誘殺害蟲在棚室的通風口處設置防蟲網,阻擋有翅蚜蟲、白粉虱等害蟲遷入棚中。若棚內已發生蚜蟲、白粉虱,可在棚內設置黃油板誘殺,方法是利用纖維板,做成50厘米×30厘米的涂油板,用油漆涂為黃色,再涂上一層沾油,每2平方米設置一塊,與植株高度相同,當白粉虱沾滿涂油板面時,在及時重涂沾油。
4.高溫堆肥蔬菜基肥多以有機肥為主,但農家有機肥中多帶有植物病菌和害蟲,在施肥前1~2個月可將其澆水攪拌,堆積起來,嚴蓋塑料膜,使其充分腐熟,使堆內溫度高達70℃左右,可有效地殺滅病菌和害蟲,且腐熟后肥施入棚中,不會使蔬菜澆根和有毒氣體危害現象發生。
二、栽培措施防治病蟲害
1.輪作換茬,清潔田園各種蔬菜實行2~4年以上的輪作換茬,都有減少和減輕病蟲害的作用,并且有明顯的增產效果;清潔田園,將病殘體,病果全部帶出棚外,銷毀或深埋,可減少病害基數,尤其是前茬菜騰茬后,徹底打掃田園,再結合高溫悶棚,能有效地防治下茬菜某些病蟲害。
2.增施有機肥,實施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按各種蔬菜對氮、磷、鉀養分需求的適宜比例,進行配方使用化肥,不僅能改善土壤營養狀況促進蔬菜生長健壯,還可增強其抗病能力,提高產量和品質,減少施藥次數和施用量。
3.實行壟作地膜覆蓋栽培大棚蔬菜實行起高壟定植,地膜覆蓋栽培,便于膜下溝里灌水,減少土壤蒸發量,降低棚內空氣溫度,能抑制病害的發生發展,又可防止土壤病菌的傳播,從而減輕病害。
三、生態環境防治病害
利用蔬菜生長發育與病菌消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創造有利蔬菜生長發育而不利于病害發生發展的生態環境條件,從而減少或減輕病害的發生。如霜霉病、灰霉病和白粉病,在氣溫高于32℃和相對溫度低于80%的條件下,病害孢子囊萌發受到抑制,病害不發生或發生緩慢。
四、蔬菜制劑防治蟲害
1.黃瓜蔓將新鮮黃瓜蔓1千克,加少許水搗爛,用濾去殘渣的汁液加3倍水噴霧,防止菜青蟲和菜螟,效果達到90%以上。
2.苦瓜汁將新鮮多汁的苦瓜葉片加少許水搗爛榨取原汁液,然后1千克原液加1千克石灰水,調勻后灌根,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3.絲瓜將新鮮的絲瓜搗爛,取其濾液加20倍水攪勻噴霧,防治菜青蟲、紅蜘蛛、蚜蟲菜螟等害蟲,效果在90%以上。
4.南瓜葉將新鮮的南瓜葉加少許水搗爛,取其原汁加3倍水,再加少量原液,攪勻噴霧防治蚜蟲,效果在90%以上。
五、沼液防治蟲害
利用正常產氣一個月以上的沼池中的沼液30千克,雙層紗布過濾后,直接噴霧,防治蚜蟲、紅蜘蛛、螟蟲疥蟲,效果在95%以上,若氣溫在25℃以下,全天可噴,氣溫超過25℃應在下午5時左右進行,不僅防治了蟲害,還起到了葉片施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