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種選擇
依據不同的用途,選擇優質高產、抗病性強、抗逆性強的脫毒品種。比如豫薯1號、豫薯8號、豫薯9號、豐產1號等。
二、育苗
用塑料薄膜覆蓋苗床,充分利用太陽光提高苗床溫度,既能盡早栽秧,栽壯苗,又能降低育苗成本。
(一)一般選擇三月底四月初進行育苗。育苗床址應該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并且干燥,還要離水源較近,有澆水、排水條件的地方。
(二)苗床的制作。
1.溫床覆蓋薄膜育苗。
(1)苗床建造。苗床大小可以根據地形以及需要確定。一般情況長6米左右,寬1米多點。床面需要一面坡形,北面高南面低,四面打墻,南面墻高度15~20厘米,北面墻高度20~25厘米,苗床的深度依據填放釀熱物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
(2)填放釀熱物。一般在擺放紅薯前5~8天開始填裝,填裝前2~3天用薄膜覆蓋床面增溫,然后填入已經切好的6~10厘米長的秸稈。
2.塑料薄膜覆蓋育苗。苗床規格與釀熱溫床相似,因為沒有釀熱物床底可以挖淺一些,在擺種薯前2~3天用塑料薄膜覆蓋床面,等待增溫后擺放種署。
(三)種薯的消毒處理。
1.藥劑浸種。將種薯放在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者50%托布津粉劑中浸種10~12分鐘。
2.用溫水浸種。將種薯放在55攝氏度的溫水中浸種12分鐘左右。
(四)、排列種薯的辦法。
挑選個頭整齊、色彩鮮艷、無病害的種薯,經過浸種處理后進行斜插,要求芽眼朝上,首尾相壓1/3左右,由東向西擺放,然后蓋上3厘米厚的細沙,澆透水,蓋好塑料薄膜。
(五)苗床的管理。
苗床的管理分催芽階段、催苗階段。
三、整地
選擇土壤無污染,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要求的地塊。并且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條件較好的沙壤土、壤土或者丘陵地帶。
四、移栽
一般栽插時間在5月上旬進行。按行距55~60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苗數保持3000株左右。采用朝陽斜插,入土3~4個節,土層上面留2~3個節。
五、田間管理
1.及時保苗。栽插后,需要及時查苗補充苗,保證田間全苗。最適當的時間在10天內完成,越早越好。
2.做好除草與追肥。在生長前期封壟前進行2~3次中耕除草,結合追肥,第一次在半個月左右,結合追肥中耕施第一次苗肥,可以施入三元復合肥每667平方米6千克左右。
3.提蔓。生長在肥沃土壤上的紅薯,長勢較旺時需要提蔓。
4.做好灌溉排水。比較適當的土壤水分應為田間水量的60%~80%。
六、紅薯無公害病蟲害的防治
紅薯的病蟲害主要有黑斑病、軟腐病、病毒病、莖線蟲病和地下害蟲。
1.化學防治。黑斑病、軟腐病、病毒病可以利用種薯消毒的辦法進行防治。
2.農業防治。建立無病毒實驗基地,培育優質苗。適當時候早栽,深耕改土。施用腐熟肥料,實行輪作倒茬,培育無病毒以及脫毒的種薯。
七、收獲及貯存
一般10月上旬選擇晴天,土壤比較干時,開始收獲。
收獲時要輕挖、輕放、輕裝、輕運、輕卸以防止紅薯皮破損。然后選擇大小適宜,沒有病毒的紅薯進行貯藏,貯藏溫度一定要保持在10℃~13℃,并且注意通風透氣和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