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財政部門來說,“互聯網+”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革新,也是政府理財理念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財政部門作為政府治理的重要抓手,我們期待,“互聯網+”能夠給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支撐。
結合如今的“互聯網+”熱潮,一邊是萬眾創新的蓬勃生機,一邊是政府治理創新的小心謹慎。面對這個風口,政府治理做好準備了嗎?
管理者的小心翼翼
8月初,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開始進入調試階段。過去企業要專程到北京申報的投資項目,現在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通過這個互聯網在線平臺,就能實現申報,每個項目都有一個編碼,企業通過這個編碼,就可以對項目審批進行全程跟蹤,了解項目審批進展情況。
正在調試運行的全國審批監管平臺就是利用互聯網,促使政府效率和效能提速的一個大變革,在這個審批平臺上,16個中央部委都納入進來,項目核準與各部委審批由過去的串聯改為并聯,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項目申請由國家發改委統一受理,其他部委同步辦理,并且對辦理期限進行監督提醒。
要在政府部門之間實現互聯互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述案例體現了政府面對“互聯網+”的積極探索。但是我們也看到,更多的是政府的謹慎和猶豫。我們不妨從最近比較受關注的典型事件分析。
首先是互聯網彩票銷售的治理。7月29日晚間,500彩票網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該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營業收入為0元,而今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9880萬元,上年同期為1.56億元。據公司方面稱,之所以營業收入銳減,是因為今年3月份以來,財政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工信部、民政部、央行、國家體育總局、銀監會8部門聯合發布公告,要求堅決制止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的行為,嚴厲查處非法彩票,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業務必須依法合規。
暫且不論以往互聯網彩票銷售的種種弊端,但是利用互聯網售彩是未來彩票的重要發行方式之一,政府要做的是“疏”,而不是“堵”。
第二是對互聯網用車軟件的監管。互聯網用車軟件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出租車行業存在多年的發展掣肘,是典型的利用互聯網打破固有利益的代表,受到一致贊許。但是,最近,包括滴滴快的、Uber、神州專車等互聯網用車軟件公司又被國家有關部門挨著約談。事實上,特別是在廣州、成都、天津等多地曾經發生過出租車圍攻專車司機的事件出現之后,政府對于互聯網用車軟件的監管意愿也越來越強烈。
面對“互聯網+”帶來的一系列挑戰,顯然,我們的政府體現出來的是局促、猶豫,并沒有從行為和理念上完全準備好。往往最后的解決辦法就是一關了之,這是典型的“懶政”。為了保障更多人的利益,政府有效監管很有必要,但是一定不要扼殺創新。
政府治理變革
互聯網已經融合金融、交通、教育、醫療等領域,政府治理如何和互聯網結合起來,“互聯網+”政務是重要抓手。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認為,現代化政府應該包括兩個結構,第一個結構是基于信息網絡技術支撐的政府體系。這個政府體系應該具有四個特征:整體政府、開放政府、協同政府、智慧政府。具備這四個特征的政府完全依靠信息網絡技術來支撐,“互聯網+”首先要打造這四個特征類型的政府,使其在網絡世界是無縫對接、開放、透明的。
第二個結構是借助于前述四個特征類型政府的構建而達成的現代政府目標。通過網絡流程再造,在網上進行跨部門協同,最后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務,進而實現現代化政府的目標,即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
對社會公眾來講,他們對政務信息的消費不斷增長,對政務信息消費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公眾提高了對基本公共服務的訴求,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更多、更簡便、更低廉的公共服務。
那么,“互聯網+”政務的實現路徑是什么?汪玉凱認為,一是樹立信息化和互聯網思維至關重要。政府治理正面臨一場革命性變革,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必然趨勢,電子政務將被用于解決政府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務問題。
二是借助行政體制改革的強大推動力,為政府信息化創造體制條件。電子政務發展最大的問題是體制障礙。過去一直說“三分技術、七分政務”,所以現在開始大刀闊斧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表面上,我們做了很多簡政放權方面的工作,但實際上都是被動接受改革。所以要打破傳統思維定勢,這一點不容小覷。通過簡政放權、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為電子政務創造體制機制條件。
三是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改變公共服務的實現形式,但其前提是通過立法推動數據開放。
面對“互聯網+”的熱潮,作為資深業內人士,阿里巴巴副總裁高紅冰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政府集眾多身份于一身,需要扮演好新商業生態系統的助推者、優秀商務環境的建設者、和諧宜居生活環境的設計與推動者、公民全面自由發展氛圍的維護者等角色。因此政府必須在管理理念、職能發揮方面與“互聯網+”的要求相吻合。
首先,從觀念上高度重視互聯網經濟。其次,推動電子政務向云計算模式遷徙,并夯實政府數據基礎。第三,構建、創新良性循環平臺,以服務創新的姿態,為創業者培育生態并致力推動“創業、生態、社會”三者的良性循環。第四,進一步簡政放權、扶持小微企業成長。第五,用數字看世界的能力是領導干部服務、監管經濟的必備能力。
“在一個創新、轉型、升級的環境下,互聯網是一個典型的復雜網絡、生態系統。治理者不應該奢望這個生態是橫平豎直、井井有條、按部就班的。生態就像一推雜草,看似雜亂,但卻最有生命力。治理者的目標不應該是把這堆雜草剪成草坪,看上去很有條理、很規矩和舒服,而應只是去除掉里面的害蟲就行了。所以,未來的政府治理可能是生態化治理的模式。”高紅冰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