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體制改革看廣東
3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在廣東起步,20年前的鄧小平南巡講話在廣東發出堅持改革的強音。如今改革進入深水區,繼經濟體制改革之后,歷來以“敢為天下先”著稱的廣東在行政體制改革方面再次擔當起先鋒角色,為全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角色轉換投石問路,并提供了鮮明而重要的實踐經驗。
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通過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進行行政體制改革,堅定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在地方上,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實踐的“大部制”改革頗引關注。順德將41個黨政部門合并減少到16個,被媒體與學者以“最大膽大部制”來形容。順德官方介紹,大部制改革按設計軌道運行,同時也遇到類似“上下對接”等需要進一步深化、探索的問題。2010年11月25日,廣東省推廣順德經驗,在25個縣進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財稅制度改革看廣東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是三十年改革史上極具力度的一筆。歷經幾度“解釋”斡旋之后,中央財政終于“脫貧”。部分富裕省份比如廣東,財政開始過“緊日子”。利弊均衡二十年之后,本屆的三中全會,再度將財稅改革提上日程。自1994年“顧全大局”后,年年“哭窮”的富省廣東,再度迎來變革。
在中央推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之后,廣東也推出了“地方版”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即《廣東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率先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廣東版的《總體方案》可謂有“亮點”。除了在整體框架上與中央的《總體方案》保持基本一致外,還在中央方案確定的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制度三項重點任務的基礎上,結合廣東省正在推進的重要改革工作,將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力支撐機制和構建政府公共資源投入的公平配置機制納入其中,構成了五項重點改革任務。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看廣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效的收入分配格局作出部署?!稕Q定》提出,將從“同步增長”、“農民財產性收入”、“限制國企高管收入畸高”等方面著手改革。如今的廣東,一方面是全國第一GDP大省,另一方面也因為區域內貧富差距懸殊而為人熟知。在最早走向富裕富裕的同時,廣東其實從未停止過探索分配改革的腳步。
廣東省人社廳日前表示,今年將進一步規范公務員津貼性收入,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逐步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縮小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差距,大力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活動。廣東已經啟動了制定《廣東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