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
2016年經濟工作定調
備受關注的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作為年度最重磅的經濟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出來的,不僅是總結2015年中國經濟的成績,更是定調2016年的經濟工作重點和宏觀政策走向。
專家認為,2016年經濟工作將定調四個方面:穩、實、改、松。即,穩:穩增長仍是頭號議題;實:供給側改革將出實招;改:國企、財稅、金融改革將深化;松:寬松政策將顯著加碼。
[ 金融]
一行三會監管模式或迎變革
今年11月以來,越來越壯大的呼聲圍繞著金融監管由“四分天下”回歸“大一統”的體制改革。從寫入“十三五”規劃建議,到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流露信號,再到“人民幣先生”周小川在11月底的表態,重頭部委幾乎集體開腔發聲,關于順應新形勢的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消息不斷。
目前主流的設計方案分為兩種:一是“一行三會”(指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合并,成立金融監管局;另一種是由央行牽頭成立監管協調機制。無論哪一種,中國金融監管體制都將打破“九龍治水”的現狀,金融監管名副其實的“巨無霸”可能應運而生。
[ 產業]
打贏脫貧攻堅戰
新華社12月7日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決定要求,制定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勞務輸出脫貧,實施易地搬遷脫貧。
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 稅收]
房地產稅收入劃歸地方?
房地產稅改革向前推進之路雖歷經坎坷,但步伐從未停歇。據權威消息,作為未來的新增稅種,房地產稅將由現行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并而成。房地產稅將由各地地方稅務局征管,全部稅收收入將劃歸地方,成為地方稅源的重要補充。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房地產稅立法正式列入五年立法規劃,目前房地產稅法草案正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牽頭抓緊起草,財稅部門配合立法。
[ 財政]

財政部:政府投資基金不得投資股票期貨等7大業務
財政部12月9日發布《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辦法》明確政府投資基金不得從事的七方面業務。《辦法》規定,政府投資基金在運作過程中不得從事以下業務:從事融資擔保以外的擔保、抵押、委托貸款等業務;投資二級市場股票、期貨、房地產、證券投資基金、評級AAA以下的企業債、信托產品、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保險計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向任何第三方提供贊助、捐贈(經批準的公益性捐贈除外);吸收或變相吸收存款,或向第三方提供貸款和資金拆借;進行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對外投資;發行信托或集合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其他國家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的業務。
[ 事件]
e租寶21個月吸金740億
12月3日,P2P平臺e租寶被警方突襲調查,并帶走40余名員工的消息,突然傳播開來。雖然e租寶運營方事后緊急聲明,并向消息發布方發送律師函,但圍繞著這家平臺的種種疑慮,卻并未就此消散。
成立只有一年半稍多的e租寶,依靠大量廣告和高收益,創下了高達740億元的累計交易量。“不光是投資者心存疑慮,整個行業都看不懂,只能說e租寶的發展,屬于超常規現象。”有業內人士稱,在P2P行業中,“看不懂”成為對這家平臺最有代表的評價。

[ 人物]
郭廣昌失聯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48歲的上海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確已失聯,目前不清楚是接受調查還是協助調查。“復星系”名下A股和H股多股票停牌。
公開資料顯示,郭廣昌現任復星控股執行董事兼董事長,是復星的創辦人之一。復星集團創建于1992年,中國最大的綜合類民營企業集團,目前擁有鋼鐵、房地產、醫藥、零售和金融服務以及戰略投資業務。數據顯示,“復星系”直接和間接控股的公司已超過了100家。
[ 區域]
環保部:九大城市霧霾源已找到
2015年即將收官,各大部委年初開出的民生清單上的任務落實得怎樣了?環保部提出,力爭年底所有省會城市完成PM2.5來源解析工作。
落實追蹤的結果顯示,完成了9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的來源解析工作,其中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石家莊、南京是燃煤,天津、上海、寧波分別是揚塵、流動源、工業生產。
[ 國外]
美聯儲加息箭在弦上
12月4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11月非農就業數據,1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長21.1萬人,好于預期的增長20.0萬人,外界預測美聯儲年內加息的最后障礙已被掃除—12月加息幾乎板上釘釘。
此次美聯儲倘若如期加息,是否開啟加息周期?超過8年來首次加息意味著什么?美聯儲加息容易導致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出現資本外逃、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本幣大幅貶值和外債償還壓力增大等問題,振蕩與不安是當下全球大多數經濟體的現狀。
[ 聲音]
“愿生二胎的僅30%?”
—目前我國全面二胎政策已經確立,已有多個地方政府表態盡快出臺新的生育政策,并有望于明年正式實施,但公眾的生育意愿是否能跟上政策步伐卻仍是個問題。在較高的撫養成本面前,不少育齡夫婦打起了“退堂鼓”。據相關很多調查,在城市里面大概有70%~80%的人都說自己很想生二胎,但真正愿生二胎的人,可能只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