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高職學校復雜多樣的學情,教師要從掌握學情入手,和學生建立信任關系,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言傳身教,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通過說專業、講行情,使學生明確努力方向,增加學習動力;加強過程管理,改進考試考核方法,使學生學到知識、技能。
【關鍵詞】掌握學情 高職學生 良師益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044-02
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類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的宗旨是“以學生為本”,就是要研究學情,它是高校不可或缺的工作;是從校長到教務、招生、學工等職能部門都必須掌握的事情,學情是高校辦學的關鍵,也是高校各職能部門必須做的常規工作。當前高職院校的生源良莠不齊,具有多樣化、差別大、生源質量明顯降低的特點,既有統招生又有單招生,既有定向生又有中外合作辦學等。高職教師如何在當前復雜生源情況下深入掌握新生學情、教書育人、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是提高高職教育水平、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 摸清學情,建立信任關系
對于剛入學的新生,老師要先摸清生源情況,學情調查是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老師要針對不同生源的學生,采用相應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不管是統招生還是單招生或其他生源,我們都要和學生在心理上、情感上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平和的眼光和尊重的視角去看待學生,與學生建立信任關系,樹立他們的信心。統招學生學習成績一般要好于單招及其他生源的學生,但不能因此讓單招生及其他生源的學生感受到歧視而產生自卑感。同時注意對基礎差的學生配備一些有經驗、有愛心的教師,使他們能盡快地趕上來。
二 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呵護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現在的學生一路從學校走來,經歷的困難和挫折較少,缺少生活經歷及社會閱歷,他們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學業、就業、情感等方面的壓力成為很多心理脆弱學生的“兇手”。面對學生的各種心理疾病,老師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無微不至地關懷,像對荷葉上的露珠那樣去小心呵護,像醫生那樣“望聞問切”對癥下藥,疏導學生心中的困惑,用愛心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滋潤澆開他們美麗的心靈之花,使他們健康愉快地度過大學生活。
三 以德立身,細雨潤無聲
作為一名好教師,首先應是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楷模,一個心中充滿陽光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老師要愛學校、愛崗位、愛學生。其中愛學生最重要,這種愛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學習。老師要關注他們的舉動,觀察他們的言行,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老師爭取及早發現,向學生了解情況,及時溝通,啟發心智,幫助和引導他們解決和戰勝困難,用心去愛他們、關心他們,讓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之路。用心愛學生,就不會有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用心愛學生,就不會做有損學生利益的事情;用心愛學生,就不會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在課堂上是師生,在課下是朋友,如春風細雨潛移默化滋潤著學生們的心靈。教師不但要用豐富學識教人,更要用高尚的品格育人;不但要通過語言傳授知識,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學生的品格,影響學生的心靈,使之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守紀律的一代新人。
四 說專業講行情,確立人生目標
進入大學,對于剛剛經過緊張繁忙的高考的學生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有的學生對于自己所報的專業了解甚少或一無所知,他們被自己所學的專業是否真的有用、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等問題困擾著,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困惑和迷茫。有的學生因無法學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而陷入低潮或自暴自棄。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從新生入學時就要對他們進行說專業教育,說明他們所學專業是應用于什么領域的,其中包括學習哪些課程,做哪些實習、訓練、實踐操作,獲得哪些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才能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另外,還要對學生講行情,即所學專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前景,讓學生對所學專業有個基本的了解;及早對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而努力學習。
五 加強過程管理,改進考試考核方法
高職學校要明確培養目標,要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課程改革,加強過程管理,改進考試考核方法。過程管理包括上課態度、學習成績、作業情況、實驗實訓中的學習情境、解決問題的思路、動手能力等,目的是讓學生多學東西、多掌握技能,而不是死讀書、讀死書。改進考試考核方法,針對不同的課程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考核方法。對理論課的考試成績要按平時作業、測驗、出勤情況、期末考試等所占比例確定最終學期成績;實踐課考核包括基本技能掌握、動手能力、測試情況、實驗報告等,絕不能只用傳統的期末一次考試作為判定學生成績好壞的方法。
六 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
中學階段多采用黑板加粉筆的方式授課,到了大學階段,由于課程容量大、教學內容多,大多采用多媒體教學,而這種教學方式對很多新生來說,還不太適應。但多媒體課件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動畫等特點,對教學過程來說具有許多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所產生的積極效應,能為學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和直觀的認識。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否認,雖然多媒體教學具有許多優勢,但如果應用不好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有的課件版面內
容太多、字太小、字體沒有區別,加之老師操作不得法,學生還沒看清就翻到下一頁了,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要根據教學內容采取多媒體和板書相互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時間把重點、要點記下來,做些過渡,逐漸適應多媒體教學方式,才會達到取長補短、相得益彰的效果。
七 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要成為一名知識豐富、業務精湛的好老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科研發展的前沿,嚴謹篤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和激勵學生的創新能力。強迫和無條件地讓學生服從教育,只會使學生感到壓抑和反感,使他們缺少自主性和創造性,而創造性比死讀書和考試分數更重要。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方法,讓學生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并把自己的發現和興趣與老師、同學們交流,沉醉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當中。另外,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用逆向思維考慮問題的癥結,不斷地培養學生的直覺,并教導學生把思維的靈感火花及時保存,成為研究的新發現;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能聚精會神,真正深入到一個問題的每個層次中,以免瞬間的靈感稍縱即逝。
八 結束語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做到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努力學習,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就必須要研究學情、了解學生、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參考文獻
[1]李繼俠.教師,應學會“蹲下來”看孩子[J].中國教工,2014(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