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員數量的激增,給大學生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建設帶來了挑戰。為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黨員的素質,有必要在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中推行黨員退出機制,及時清退高校學生黨員隊伍中的不合格人員,因此研究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顯得十分重要且急迫。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 退出機制 探索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045-02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任何事物要保持生命力,必須要吐故納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必須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高校大學生黨員是黨員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政治素養、道德品質直接關系到我黨的未來,而在高校中,少數大學生黨員還存在入黨動機不純、黨員意識松懈、共產主義信仰不堅定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削弱高校黨的戰斗力、降低黨的先進性,給高校黨組織在群眾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的大問題。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是我黨保持青春活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優化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結構的有效抓手。
一 探索高校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必要性
1.探索高校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是《黨章》的要求
《黨章》對黨員的退出做出了明確規定:黨員若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黨的支部應當對其進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經教育仍無轉變的,應當勸其退黨;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中央黨校黨建部戴焰軍教授曾提出:“對于已經進入黨內而實際上達不到黨員要求的這部分人怎么解決?《黨章》對入黨機制有一整套嚴格的程序規定,現在的問題是,和入口相比較,出口方面的機制不健全。怎么讓不合格的出去,這方面的機制還有待健全。”因此,探索建立高校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在把握好黨員發展“進口”關的同時,也要解決好不合格黨員的“出口”問題,使黨員退出機制常態化,不僅符合《黨章》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完善黨員退出機制的一個有效回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退黨機制不健全的問題。
2.探索高校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是保持黨員先進性的要求
保持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關鍵在于提高黨員質量,而建立黨員退出機制是提高黨員質量的重要舉措。高校大學生黨員是黨員的重要群體,其政治素養、文化水平直接影響到黨的未來。據中組部最新統計顯示,近年來高校每年發展的大學生黨員人數均超過全國發展黨員總數的三分之一。隨著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員數量的激增,激增的大學生黨員數量和比例給黨員隊伍補充了新鮮的血液,但也給大學生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建設帶來了挑戰。而當前,大學生黨員中還存在入黨動機不純、共產主義信仰不堅定、黨員意識松懈等問題,為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黨員素質,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有必要在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中推行黨員退出機制,及時清退高校學生黨員隊伍中的不合格力量,研究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顯得十分重要而且急迫。
3.探索高校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是大學生黨員特殊性的要求
大學生黨員也是一個特殊群體,相比其他黨員,存在流動性強、考評周期短、較少存在紀律處分等一系列問題,主要包括:(1)大學生黨員培養考察時間占據大學(本科四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黨員管理考核時間卻不足三分之一,使得大學生黨員存在教育管理周期短的問題;(2)畢業生黨員因畢業而容易引起考察中斷,給大學生黨員的考察記錄、檔案銜
接等問題帶來困難;(3)高校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跟其他黨員領導干部不同,一般不存在面臨紀律處分等問題,預備期滿延期轉正等情況都很少出現。針對高校大學生黨員隊伍和黨員教育培養的特點及難點,使得高校大學生黨員的退出機制研究顯得十分特殊和迫切。
二 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實踐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考評體系不完善
當前,大學生黨員的考評體系還存在不少問題,在考核理念上,存在單純地為評價而評價的傾向,沒能將評價的過程與教育培養有機結合,無法全面體現教育、引導、評價、促進的職責。在考核抓手上,不能從大學生黨員管理的實際特點出發,將評價的目標與相應的活動有機結合,也不能有針對性地通過搭建平臺、創設環境來幫助被評價者成長進步,前期評議和考核缺乏實際而強有力的抓手使得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推行嚴重缺乏事實依據。在退出機制的標準上也較模糊,缺乏量化可行的標準,對于合格與不合格的大學生黨員,沒有明確的規定,使得考核難以操作。
2.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考察周期難界定
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推行需要長期細致入微的教育考察和事實記錄做鋪墊,目前大學生黨員考察除一年一評的黨員民主考核外,其他考察既缺乏抓手又缺乏過程材料,在大學生黨員的考察周期界定上存在一定難度,在黨紀黨規等理論層面上難尋堅定的理論依據,如幾年考察不合格是否可以視為勸退?再加上大學生黨員培養考察的時間本來就短,只占據大學(本科四年)三分之二時間,黨員管理考核時間不足三分之一,大大縮短了黨員教育考察周期,從而無法全面科學地推行黨員退出機制。
3.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后續問題難銜接
大學生黨員的黨建檔案是記錄黨員學習、工作和生活歷程變化的重要資料,也是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載體。在推行黨員退出機制過程中,黨員退出后,其檔案是繼續保留在黨組織內還是清理出去成為操作過程中的難題。同時,黨員退出后,再行申請入黨是否可行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對于畢業生黨員,由于實習外出等情況,對黨員考察和管理帶來一定困難,而且在畢業生組織關系結轉流動過程中,也對黨員的考察留有一定的空白。
4.大學生黨員的退出情況難以分析
黨員退出可以分為:(1)主動自愿退出。(2)非主觀因素造成的組織紀律方面的過失而退出,如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不按時交納黨費等。(3)主觀因素造成的退出,如在黨內長期不起作用,不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的作用。(4)因黨員民主評議不合格而退出。但是對于某些退出情況卻難以分析,如很難界定怎樣才算是在黨內長期不起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又是怎樣的一個標準,對于民主評議不合格也沒有明確的規定。
三 進一步完善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對策建議
1.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完善黨員民主考評機制
對黨員的黨性要求做定量分析,建立“高校學生黨員創先爭優科學評價指標體系”,細分成黨性意識、黨員形象、黨員作用、黨員激勵這4個一級評價指標和政治立場、理想信念等12個二級指標,并把“具體目標內容”和“準入標準”作為三級評價指標,采用行為評價法對學生黨員的行為做具體評判和審定。從大學生黨員“優秀性”這一本質特性層級遞進,逐步分類細化,構建適合當前大學生黨員考評的操作體系,以求達到評價、甄別、引導、激勵的目的。在這樣一套定性、定量結合的科學評價指標體系指引下,通過考核和反饋,為大學生黨員民主評議提供重要依據,從而進一步完善大學生黨員民主考評機制。
2.區分黨員退出具體情況,探索黨員退出界定標準
針對黨員退出標準不明確的問題,各黨支部要在詳細考評記錄的基礎上,合理區分黨員退出的各類情況,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格按照《黨章》及有關黨內法規要求,結合各自實際,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將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繳納黨費、不落實黨組織分配的任務、不帶頭學習、違反高校相關規定、經多次教育仍不改正等具體情形,確認為不合格黨員,真正實現不合格黨員界定有標準、處置有依據的目的。對連續兩年評定為警示型黨員的,根據有關規定,要按照調查核實情況,提出處理建議,聽取本人申辯,支部大會表決,上級黨委審批,宣布處理結果等步驟,對其進行勸退并除名處置。
3.完善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落實不合格黨員幫扶教育機制
各高校可以建立包括評議評定、審核審批、教育誡勉、整改幫扶、申訴復查等在內的五項機制,使過失黨員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對那些問題嚴重、屢教不改的落后分子堅決清除出黨員隊伍。也可以對不合格黨員采取民主測評、分析調查、評定檔次、黨員表決、組織處置、談心談話、反饋申訴等七步流程,確保處置事實清楚、定性準確、程序嚴密、黨員認可、群眾滿意。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對每名不合格黨員都要落實切實有效的教育幫扶措施,如建立大學生黨員教育服務中心,負責做好不合格黨員的審核認定、教育誡勉、整改幫扶、提出處置意見和受理黨員申訴復查等工作,使不合格黨員教育轉化工作有主體、有平臺;班主任、輔導員、其他黨員對不合格黨員實行申訴復查、談心談話、集中學習、書面誡勉、聯系幫扶“五段法”,增強黨員教育幫扶工作的實際效果。
4.加大考察力度,完善大學生黨員日常管理機制
針對重入黨前考察、輕入黨后教育的現象,要適當增加入黨積極分子考察期和預備黨員預備期的考察周期,加大考察力度,同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允許存在因該預備黨員不合格而延期轉正或責令整改甚至清退出黨的措施。加大對畢業生流動黨員的管理考核,探索建立專門的畢業生黨員流動黨支部或采取畢業班建立班級黨支部的辦法,堅持實施好黨費繳納制度、思想匯報制度、雙向聯系制度等,對無正當理由長期不匯報思想、不參加組織生活、不按期繳納黨費、不履行黨員義務、組織紀律觀念淡漠不能起到黨員模范作用的黨員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對其實施黨員退出機制。在做好黨員考核評議的基礎上,完善黨員日常管理檔案機制,進一步完善黨員民主評議和考察的過程記錄,細化記錄事項,實行專人管理,定期查看,為推行黨員退出機制提供詳細的檔案記錄。
參考文獻
[1]李逸浩.黨性不純公眾反感度調查[J].人民論壇,2012(4)
[2]李娟、佘湘.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研究——基于紹興市打通黨員“出口”的實踐[J].理論探索,2012(6)
[3]楊貴龍.強化黨員管理 暢通黨員退出渠道[J].理論導報,2009(12)
[4]裘愉萍、宋俊.關于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的對策思考——基于浙江省不合格黨員退出試點工作的探索[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