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臨床實習是本科教學最關鍵的階段,是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能的過程。口腔本科生綜合實習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綜合能力,符合口腔教育發展總趨勢。由于病源缺乏,綜合實習模式的優勢受到一定影響。通過開展病例討論式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實驗室條件、實行個性化實習方案等一系列手段,培養合格的口腔醫生。
【關鍵詞】臨床教學 綜合模式 實踐技能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058-02
臨床實習是醫生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重要過程,是醫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過渡階段,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的橋梁,是醫學生成長為醫生的關鍵環節。
口腔醫學的特殊性要求學生有更強的臨床操作技能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院自建院之初即實施教學改革,成立口腔綜合科,把傳統的口腔內科、口腔修復科、口腔外科分科輪轉實習教學模式,改為以口腔內科、口腔修復科兩個主干課程為主的綜合教學模式,安排口腔專業五年制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的臨床實習。綜合實習模式經過7年的實踐,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口腔專業人才,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由于各種因素,綜合模式具有的一些優勢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凸顯。本文就本院綜合實習的利與弊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一些設想,以供同行參考。
一 大綜合實習的優越性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
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同一個患者,口腔內可能同時存在牙體、牙周、顳頜關節的問題。醫生在接診病人的時候,要有整體的觀念,考慮疾病之間的必然關系,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制訂符合邏輯的、縝密的治療計劃,并實施計劃以解決病人的疾苦。在綜合科實習,學生接診患者后可以全面檢查,認真分析,制訂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并在臨床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實施治療計劃,實現診療計劃的系統性及前瞻性,切實做到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2.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一個優秀的口腔醫生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和較高的人文素質。
帶教老師要具有良好的醫德、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學生通過觀摩帶教老師的診治示范,逐漸掌握基本操作規范及操作標準。通過耳濡目染,醫學生可以從老師身上學到與患者溝通的技能。
在同一診室實習,同學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學生在后期治療過程中驗證前期治療的效果,可以積累臨床經驗,培養責任感。遇到疑難雜癥,可以很方便地請教相關老師,學會會診、轉診。
3.給患者帶來便利
口腔疾病需要系統治療。患者完成牙髓病治療后,可接著做修復治療。患者在同一診室即可完成牙周保健和治療、牙體牙髓病治療、牙體缺損和牙體缺失的修復治療,免去了重復檢查,反復更換醫生帶來的不便和浪費,節省了患者的就診時間和治療費用。
4.符合現代口腔教育發展的總趨勢
現階段本科學歷畢業生要進入口腔專科醫院和綜合性大醫院很難,大部分學生畢業后要承擔起全科醫生的職責,要能處理口腔各個分科的疾病。現代社會需要大量的口腔全科醫生,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全局觀念,能從口腔健康整體角度出發,全面考慮問題,制訂并實施系統診療計劃,綜合實習的理念與現代社會的要求不謀而合。
二 目前綜合實習模式存在的問題
口腔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專業,實習階段需要大量的動手機會。綜合模式現階段最大的問題就是病源的匱乏。原因如下:
1.病人的因素
病人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認為實習生臨床技能不熟練,缺乏經驗,擔心影響醫療質量,不愿意讓學生為其診治。調查顯示,即使有帶教老師在場指導,仍然有52.08%的患者不愿意接受實習生為其治療。
2.醫院的因素
大部分到口腔專科醫院就診的病人,經濟基礎較好,喜歡看專家門診。專家不可能把病人轉讓給低年資的醫生,醫院也不可能強制病人找實習生看病。
實習生訓練的規律是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專科醫院的病人,從各種基層醫院轉診而來,疑難雜癥偏多,不利于學生實習。
3.學生的因素
當今各用人單位對醫學生學歷要求的提高促使很多學生選擇考研。考研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復習備考上,不重視臨床實習。在實習后期忙著制作簡歷,參加招聘會、面試、試工上,也不能全副精力投入實習。考研的備考已成為影響實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上述原因均造成實習生動手機會減少,影響了操作技能的鍛煉。
三 綜合實習模式的思考及建議
1.充分利用現有病例資源,強化病例討論式教學的效果
綜合科每天例行的晨課和下班前總結,是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在病源稀缺的條件下,每一個病例都是鍛煉學生診療能力的寶貴機會。
由學生匯報病歷、檢查情況和輔助檢查的結果及展示照片,學生分組討論,每一組推選一人發言,開展辯論,各抒己見,教師總結、點評,再由學生闡述治療過程和結果。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臨床思維并及時糾正錯誤,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2.利用多媒體增長學生見識
綜合科配備多媒體教室,教師將平時的診療過程中收集到的特殊、典型病例的完整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晨間講課時作為范例提供給學生觀摩。多媒體課件還可以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平時教師在一旁示教時看不清楚的,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得到清晰的認識。
3.利用實驗室條件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
學生在實驗室仿真頭模上練習操作,可以提前熟悉臨床操作;也可以在離體牙上練習牙體預備,鍛煉操作能力;還可以在石膏模型上模擬練習,感受材料的性能及操作要點;還可以通過觀摩離體牙,熟悉牙的解剖形態,并雕刻蠟型加深印象。
4.以學生為本,實行個性化實習方案
考研與非考研學生分別制訂實習方案,有意識地調整實習內容和進度,考研者先體驗規范操作程序,再積累達到熟練。非考研者則從實習開始即安排盡量多的操作機會,通過積累達到熟練的目標。
5.對綜合實習模式的幾點建議
現階段幾乎所有修復體都外送加工,學生對于修復體制作的工藝流程缺乏認識和體驗。恢復技工室可以鍛煉學生的基本功,學生畢業后容易適應基層的診療工作。同時,通過接診一些簡單的活動修復體,可以吸引大量的老年患者,增加病源量。
充分發揮導醫的作用。導醫可以把簡單的病例引導到綜合科治療,增加病源量,讓學生有充足的動手機會。
加強科室間的協調。動員全院醫護人員支持綜合科的教學,舉薦合適患者供學生實習診療。
綜上所述,口腔大綜合實習有優勢也有不足。對于實踐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困難,需要各個方面群策群力加以改善,通過多方努力,培養出合格的口腔專業實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朱紅、雷雅燕、丁仲鵑等.建立綜合實習教學模式,加強口腔醫學生綜合素質培養[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7(S2)
[2]熊世江、王青、劉智永.口腔醫學臨床實習教學中醫患關系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5)
[3]張明珠、彭藝、吳劍花等.泰國牙科教學模式對我國口腔醫學教學改革的啟示——以瑪希隆大學為個案[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1(6)
[4]周珊羽、邵龍泉、孫挺等.口腔實習生操作技能培養存在的困難及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11(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