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用藥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現狀,按照新的職業教育理念,進行用藥護理課程的教學改革,以加強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 用藥護理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090-01
用藥護理是醫學職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F行的職業教育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針對性、適用性差,為專業服務弱”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構建課程改革新體系,推進職業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用藥護理課程教學應關注“職業崗位對藥理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注重藥理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本人對近幾年在高職護理專業用藥護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用藥護理教學改革的思考,總結如下:
一 高職護理專業用藥護理教學中的問題
1.目標培養不明確
高職教育應突出培養學生的能力,高職護理專業特點更要突出“應用”二字,而現有的高職課程設置多數是照搬本科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與醫學高專區別不大。
2.教材對專業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較差
現有的用藥護理教材藥理基礎知識較多,臨床用藥護理內容較少,個別教材雖然增加了用藥護理,但內容比較簡單,與培養高質量、高技術的應用型護理人才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3.學生素質較低,職業情感匱乏
高職護理的學生素質較差,很多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學習興趣不濃,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護理工作的實質理解不足。據對荊州某高職院校2012級護理專業112名學生調查發現,80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十分地消極被動,經常找理由逃課、上課睡覺等。課后及時獨立完成作業的只有23名,幾乎從未有人進行課前預習。
4.教學模式陳舊
用藥護理中涉及的藥物多、內容雜,與前面所學的基礎課程聯系緊密,高職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學習習慣和態度也不好。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重視灌輸理論知識,教學質量很難達到高職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二 高職護理專業用藥護理的課程改革初探
1.培養目標明確
高職護理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適用型、高技能型人才,宗旨是突出“應用”。高職護理專業的用藥護理教學也應以臨床應用為目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用藥的基本知識,能運用所學藥理知識和技能,正確執行醫囑,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配合醫生在用藥中發揮藥物的最好效果。
2.教材改革的設想
教材是培養合格人才的主要工具,是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高職護理專業用藥護理教材改革要貫徹專業應用思想,突出護理專業對藥理知識和技能的特殊需求,強調內容的實用性,除原則性的內容外,盡可能描述一些具體的要求。選擇實用性強、符合專業要求的技能性實驗并編排在教材的末尾,另外,教材還要有同步的學習指導和練習冊等。這樣編輯的教材不僅整體性和專業針對性強,也有利于課堂的教學及學生的自學。
3.調整和完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和學生知識水平因材施教,結合專業特點和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路徑,以達到教與學的共鳴。如在教學中精心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情境設置教學法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4.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從教材中提煉或設計一些具有專業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引導學生帶著解決問題的急切心情去學習,給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且過目不忘。在對基礎差的學生提問時,問題要難易適中,盡量地減少邏輯性、推理性的提問,對問題的闡明要直觀形象。
5.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師課堂教學時在把握知識夠用和有用的前提下,適時地引用綜合性思考題、病例分析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或圖書館資源查閱資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討論結果,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技能創新的能力,又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補充教材以外的知識,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心智能力和學習的遷移能力,有利于學生終生學習。時代在不斷發展,醫學知識也在不斷更新,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讓學生“活到老,學到老”,使學生受益終生。
用藥護理課程在高職醫學教育尤其是在高職護理專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對這門課程的教學也需要加強。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現代社會對醫學高等技術型、應用型護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在明確培養目標的基礎上,要不斷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來滿足社會的需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希瑜、凌伯勛、陳雙秀等.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課程改革初探[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5)
[2]歐陽麗.基于能力發展核心的高職課程建設研究[J].職教論壇,2011(9)
[3]羅丹云.高職藥理考試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5)
[4]姚蘇寧、嚴小惠、周菊芝等.就業導向案例教學法在《護理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9(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