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化學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經過本課題組的研究及其實踐后選擇了三環節式的自主學習模式。就是課前預習采用“學案導學式教學”,課堂上實施“問題誘思式教學”,課后使用“小組作業反饋式教學”模式,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使得學生真正地能在學習能力上有所提高。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下 化學 自主學習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134-01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化學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主要是三個環節,那么具體是怎樣的呢?
一 課前預習
學生在課堂教學前,做好學案的預習工作。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和學習經驗或查閱教科書將簡單的屬于課程標準中“認知性學習目標”的知識解決,而對于“技能性學習目標”的知識可以做到最大化的預習,為課堂教學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學習。而且簡單的知識學生都預習了,在課堂教學時就會有更多的時間解決探究性的問題。
二 課堂教學
這一環節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而教師的教學設計又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嘗試,課題組主要采取問題誘思式的教學。就是每節課根據課程內容、目標、重點、難點設計問題誘思點,課堂教學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是學生自己來解決的,鍛煉學生解決問題、思考、歸納、總結的能力。使學生從問題中獲得知識,從解決問題中獲得能力,從獲得答案的掌聲中獲得快樂與自信。當然化學課堂教學是離不開化學實驗的,所以化學實驗的探究也是課題組研究的一個方面。
化學實驗的探究: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化學實驗來探究化學反應的現象和本質。所以我們課題組在實驗探究中盡量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在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幫助學生改進實驗裝置。而且絕大多數的探究性實驗,只要危險性不大就盡量做學生分組實驗。個別實驗不適合分組時,也一定遵循演示實驗的原則,而且能讓學生做的盡量讓學生做;實驗現象能讓學生說的盡量讓學生說;實驗原理能讓學生解釋的盡量讓學生解釋。
三 課后復習
課后的習題或作業的處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反饋,所以課后的習題課題組采取的是小組式作業反饋,(說明一下:班級分為四個小組,設四個小組長歸課代表管理,四個組長每次都要統計各自組的作業中的情況。如每個題會的有幾個,不會的有幾個,半會不會的有幾個。再由課代表計算出每道題會的百分率)會做題的百分率在80%以上的不講,小組長負責或可以課下問老師。會做題百分率在20%以下的老師集中講解。在這個區間的幾乎是學生逐一地講解,當然老師可以適當地點撥。這樣的處理方法有利于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表述分析等能力。而且自己講過的題要比別人講的記憶深刻得多,對知識的掌握事半功倍。
四 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探索的過程
這種三環節的教學模式是經過了一年半的摸索和嘗試后確定下來的,其實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課題組做了很多詳細的規劃。如下:
第一,準備階段(理論學習)(2011.4~2011.6)。(1)學習自主學習教學思想及其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等。(2)成立課題組,結合我校教學工作實際,確定研究對象、實施方法。
第二,具體實施階段(2011.7~2013.6)。(1)制訂詳細的研究計劃,明確組員分工,研究組組長做開題報告(2011.7)。(2)通過大面積聽課、設計調查問卷,對教師的教學現狀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形成分析報告(2011.8~2011.9)。(3)展開研究工作(2011.10~2013.6)。(4)所有參研教師整理自己的研究材料。
第三,總結階段(2013.7~2013.10)。當然為了使得課題能有的放矢,能真真切切地落到實處,也為了我們共同的目的——把課堂真的還給學生,研究出一套立足于滿洲里市第一中學特點的教學方案,我們化學組又把具體的工作和時間細化,保證課題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下去。
課題組的每位教師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對遇到的問題、采取的措施,都善于及時反思、及時總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課題研究理論成果,這些理論成果包括多篇教研課題的論文、教學案例、教學反思、調查問卷及多節教學錄像等。這些成果都是實踐經驗的介紹,內容豐富、樸實真切。在新的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我校的化學課教學改革有了質的突破,走出了“教師講條條、學生背條條”的封閉單調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化學教學的實效性。既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很好地接受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化學組研究的三環節的教學模式在全校各個年級、各個班級以及兄弟院校得到了廣泛推廣,得到了我校校級領導以及兄弟院校同仁們、教培中心的領導們的一致好評。
這種三環節的教學模式盡管并沒有對國家、區級、省級相關的教育部門及其高中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整個課題組的成員還是對我們的課題全情投入。因為這個課題畢竟是立足學校、立足當地生源特點而研究出來的行之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此方法關注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自主探究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能使全體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獲得全面發展的教育。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課改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楊佩娟.新課程理念在概念備考復習中的滲透[J].中學化學教學,2006(1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