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鑒賞具有直接、具體的審美教育價值,是培養高中生音樂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審美心理變化,要以音樂審美心理學、音樂美學及音樂教育學理論為指導,通過對音樂的聆聽和對音樂作品的內容分析,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里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成為真正能聽懂音樂的人。
【關鍵詞】高中音樂 鑒賞教學 審美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150-01
音樂鑒賞作為高中音樂課程內容結構的六個模塊之首,在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素質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要從促進學生全面、有個性發展的高度重視音樂鑒賞教學,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的各種音樂鑒賞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推動學生音樂審美素質的提高。
一 在音樂鑒賞中注重對作品表象的探究,培養學生對美的想象能力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音樂作品在不同的聽眾心中會反映出不同的表象,對作品表象的領悟決定著鑒賞者的審美想象能力。為此,高中音樂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注重對作品表象的探究,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能力。首先,要啟發學生對作品細節的聯想,把由音符勾畫的音樂作品演繹為具體、真切的自然形體。并在這一自然形體的渲染和啟發下,使學生內在想象力在記憶和感知的印象下得到深化和發展。其次,要引領學生想象作品的音樂意境和情感,通過深化角色意識,把自己想象成詞、曲作者,想象成作品的主人公,再造音樂審美意境和審美情感。再次,要鼓勵學生開放地想象作品中的各種音樂語言,對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和聲、調式、調性等音樂要素進行藝術加工,在思想上形成一種音樂化、詩化、美化的情感體驗。
二 在音樂鑒賞中深化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有它的創作主旨,都是通過旋律和歌聲抒發創造者的情感。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欣賞與回味中深化對作品內涵的理解,給音樂作品恰當、理性的評價,實現完美的音樂感知,進而培養起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1)了解聲樂作品所反映的年代、背景及作者創作的意圖,明確作品表現情感的系統構成和主導要素。(2)透徹地分析聲樂作品的曲式結構特點,準確掌握作品的創作手法和結構特點。如對于《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要清楚其兼具ABA三段體式的變奏曲式,用一個寬廣、悠長的引子開頭,第一段是高亢、自由的散板,第二段以激昂、熱烈的音調與前段構成反差,第三段變化重復了第一段的音樂主題,形成全曲的高潮。(3)用音樂要素去掌握作品的內涵,依據作品的內涵進行美感體驗,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形象,接受潛移默化的藝術感染。
三 在音樂鑒賞中準確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征,培養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
音樂是表達情感的藝術,音樂的奇妙就在于它可以描繪出讓人心動的情境與讓人陶醉的情感。每一首音樂作品要表達的主題不同,情感的內在和外在特征自然不同。教師要準確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征,增強學生對作品的熟悉感受,始終讓學生置身于音樂情感的浸潤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形式美和情感美,在學生由低層次的直覺鑒賞向高層次的情感鑒賞發展中培養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對于《在銀色月光下》,教師要啟發學生從作品鮮明、輕松、愉快的節奏中,領悟塔塔爾小伙子對愛情執著、深情、傷感、思戀和向往的情感特征;而對于《黃河怨》,則要讓學生從緩慢、低沉、悠揚的旋律中,領悟作者凄婉、哀怨、悲憤的情感特征。只有把握住作品的情感特征,學生對作品美的鑒賞才更深、更細,才能實現自己內心世界與音樂作品的情感統一。
四 在音樂鑒賞中開展對作品的現場表演,培養學生對美的表現能力
表演是音樂作品最直接的展示方式,也是表演者通過二次創作,從自己獨特的角度對作品美感的集中表現。高中音樂欣賞教學要以音樂實踐為契機,在學生對音樂作品深入分析、想象、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現場表演,讓學生真正把握住作品,培養學生對美的表現能力。(1)以聽為先導,熟悉作品主題,即興現場表演。如對于《拉德茨基進行曲》,通過教師引導下的試聽和簡介作品歷史背景,明確作品的歌頌性。學生表演時則以動聽、熱情、奔放的曲調,以及帶有裝飾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節奏,表現英雄躍馬馳騁、橫掃千軍的武威氣勢。(2)掌握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時代音樂作品的美學特質,在表演中以對應的形式予以表現。如表演作品《卡門序曲》《阿拉木汗》《道拉基》《康定情歌》《再見吧,媽媽》,注意在對比中了解作品各自的音樂表現規律,比較準確地表達作品的不同感情。(3)根據作品內容和情感取向駕馭演唱音色變化,提高表演的藝術效果。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要用明亮、圓潤、清新的音色,《送上我心頭的思念》要用堅定、柔韌的音色,而《船工號子》則要用高亢、嘹亮的音色。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探索過程。高中音樂教師要潛心探索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審美情趣的音樂鑒賞教學方法,不斷反思、調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學實踐。用音樂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靈魂,在美妙的音樂殿堂中逐步升華學生的音樂審美素質。
參考文獻
[1]張豫敏.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5)
[2]林和平.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6)
[3]居曉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對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3(1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