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生各方面的基礎都較為薄弱,情緒極不穩定,自我約束意識淡薄,沒有明晰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更沒有堅定的信念,不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生原有的生活背景及家庭教育差異又較大,所謂眾口難調,學校難以兼顧如此差異的學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難度自然加大。
【關鍵詞】激發 中職生 理想與信念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184-01
在中國,中等職業教育模式自誕生直至今天,于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數十年沉浮,可謂幾經滄桑,歷盡磨難。18世紀后期,中國最初的中等職業教育從現場訓練轉變為學校形態的教育訓練,在此期間,不具備政府行為,因而沒有正規的教育制度,其管理機構完全由產業部門主要負責,很大程度上帶有職工培訓的色彩。直至20世紀初,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國家開始參與中等職業教育,并初步確立了相應的正規教育制度。20世紀50年代,人們思想逐漸豐富,各個行業日趨盛行,中等職業教育在政府的重視和管理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并為此確立了詳細的系統課程內容,根據現實需求分類開展,可謂春意盎然。遺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中等職業教育相關學校幾乎全部被湮滅,繼而變成單一的普通中學。幸而后遇改革春風的洗禮,由于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中等職業教育再次受到政府重視,各類職業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重新登上了教育的至高舞臺。
一 中職生的現狀分析
新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迅猛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量與日俱增,人們越來越追逐高學歷,使中等職業教育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生源每況愈下,招生活動幾經遭遇“冷場”狀態。中等職業學校所招學生,多半是中考失利者,甚至有的初中還未畢業便被父母強行送入學校。
由于年齡因素,大部分學生在初中時便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家長擔心孩子年幼無知而難以應付當前復雜的社會,送入中等職業學校的目的便是讓學校幫忙管理。這就意味著這類學生群體各方面的基礎較為薄弱,情緒極不穩定,自我約束意識淡薄,沒有明晰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更沒有堅定的信念,不注重于自身修養的提高,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多數學生心理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由于對異性的好奇心理驅使,早戀傾向非常嚴重。學校所招學生來自于不同區域,學生的年齡性格及生活背景差異性較大,他們還未形成屬于自己的人生觀,容易養成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的性格,使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難度加大。
在這個普遍追求高學歷的時代,社會對中職生的需求量大打折扣,即使某些行業領域偶爾需求量暴增,也是屬于臨時需求,明顯表現出一種不穩定的就業形態。不少中職生是讀不進書又不得不讀書,在家中隱瞞父母,在學校應付老師,對學習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心理。家長及學生覺得前途渺茫,人生無望,學生往往也會因此而自暴自棄,產生厭學情緒,更無信心可言,從而難免抵制學校的管理。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管理學生,并激發其理想與信念,從而為他們點燃心中的希望,便成了我們必須探索的課題。
二 如何激發中職生的理想與信念
中職生自暴自棄及叛逆心態大多來源于年幼無知,面對這個現狀,作為學校,必須根據現實需求,有針對性地配套相應的教學課程。隨時調研社會各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努力尋找可靠的產業部門,并力求建立一個與之長期合作的穩定平臺,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保障。學校相關部門應大力宣傳以往就業學生的工作現狀,樹立榜樣,燃起學生就業的希望。
強化學校條規管理制度,將懲戒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不能誤入單一的夸獎式教育極端。如果放任嬌生慣養學生的不良行為,這種教育注定是失敗的教育,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當然也不能否定贊揚的作用,懲戒與贊揚有機結合方能達到最佳效果。當今時代,獨生子女比比皆是,溫床上長大的孩子往往接受不了絲毫的挫折與打擊,這種狀態的孩子若有一天步入殘酷的社會,其結果不堪設想,其脆弱程度可想而知。
建立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各種校園文藝活動,用文藝溫暖學生、沐浴學生,讓學生享受高雅的校園活動,并挖掘每一個個體的閃光點,將學生從單調的生活中解脫出來,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此外,還應為優秀的學生提供繼續深造的空間,讓他們擁有一個努力的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離步入社會已為期不遠,因而學校教育應注重社會生存能力方面的培育。開闊學生的視野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應積極地為學生參謀各種發展項目,如必要,學校教師及相關部門應帶領學生進行各種實踐活動,在他們的心目中建立獨立自主的生存理念。促進團體發展與個體發展,如文藝方面,我們可嘗試選拔愛好文藝并在這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組建一個文藝表演團,找準時機,投入到社會為商家做廣告宣傳演出,既能積累社會經驗,又能獲取一定的收入。這樣的活動不僅有意義,而且還能讓學生感覺到在中職學校里,只要自己愿意努力,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個體發展同樣重要,當團體發展難以建立成功時,我們的目光便轉移到個體發展中。
中等職業教育本身的性質決定,畢業的學生是要投入到社會進行檢驗的。在教學期間,我們應注重于培養學生自主創業的精神與興趣,協助學生謀劃創業的策略,在校期間若能成功開展一至兩個項目,學生便會相信自己的價值,從而為以后獨立生存堅定信念、建立信心。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