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的世界
純白的牛軟綿綿的,像棉花,仔細一看,又有玉石的質感。《牛語》系列畫作是李剛從2008年初開始創作的。李剛出生在四川省蒼溪縣一個秀美的小山村,兒時有過10年的放牛經歷,他牽著牛,或牛馱著他走過草坪、洼地、水灘。“牛”就這么自然而然地跳入了他的創作中,承載了他對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對于純凈之美的追求。
《牛語》系列屬于李剛近年來創作的《混沌·生》系列的一部分。混沌者,無形無聲,起未有天地之先,雖無形無象無聲,卻孕育勃勃生機。李剛認為:“混沌包含了生與滅兩個概念,現在是我藝術創作的升華階段,所涉及的大都是關于混沌中‘生’的探索。‘生’即是生生不息的變化,這個課題值得花一生的時間去深究。”
李剛在創作中尤愛使用白色,白色對他來說極具層次感,有一種慢慢抓住人心的動人之處。“美國藝術家羅伯特·雷曼多年來一直專注于探索白色的多樣性——不同質感、不同色調的白色顏料涂抹在不同材質的白色表面。他提醒我們,對于繪畫而言,最重要的是顏料的質感、顏色和畫幅大小。”
時間的痕跡
心思細膩的李剛喜歡在生活中觀察不同物體的質感與形態,玉石的雜質、琥珀里的灰塵,樹干上的裂痕、鏡面上的劃痕、陶瓷的磨損……都掩藏著時間的痕跡。這些質感被李剛表現在畫面上,營造出一種特別的美感。
獨自在工作室創作的李剛常常會進入物我兩相忘的境界,畫筆在紙上起落,雨水無聲無息地飄進窗戶,絲絲滑過他的臉頰。他咂一口濃濃的茶水,平靜地享受內心的靜謐,有所悟,有所忘。每當這樣的時刻,時間于他而言似乎了無痕跡,但其實已在他的畫里化作生命的怒放。
李剛是一個默默作畫的慢熱型畫家,他說有時是思維在引領著自己的畫筆,但有時候思維又具有滯后性,要等到藝術評論家或收藏家道出他的作品里的深刻內涵,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文字和畫面可以這樣相互闡釋。“藝術創造的是一種未知價值,在創作過程中,我也許漸漸就偏離了創作初衷,但探索未知的過程始終是愉快的。”
然而有些作品是沒有結束的,這是李剛近來的感悟。2012年他畫了兩幅《牛語》系列放在家里,一段時間之后他開始每隔一個月就為畫面添上幾筆,不是大刀闊斧地修改,而是根據近來的生活體悟實驗性地潤色、打磨。于是,一種在現實里生生不息的大膽思路逐漸鋪開。
每當遇到創作瓶頸,李剛會在畫室外的陽臺上對著白墻打乒乓球,然后坐下來獨處靜思,想想兒時在田野里漫步的自己,那時的小蟲、蝴蝶、游魚都凝視著自己,自然而然地,緊握著半截鉛筆的力度清晰地顯現……
QA
李剛 生活是第一位的
Q:你是否會在意藝術評論家對你的作品的評價?
A:我有過得意之作不受藝術評論家及大眾歡迎的經歷,也有過自己不看好的作品得到了大家追捧的經歷。我當時很不理解,后來就釋懷了,因為我無法左右觀者的想法不同的聲音對我來說有一定好處,畢竟有壓力才會繼續探索。
Q:聽說你的太太也是位職業畫家,兩位畫家生活在一起是怎樣的狀態?
A:我太太畫的是工筆畫,我們偶爾會交流繪畫的專業技巧,對彼此都有益對我們來說,生活是第一位的,藝術創作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中。
Q:畫畫之余有什么愛好?
A:我喜歡球類運動,比如足球、籃球、乒乓球我和其他幾位藝術家一起組了一個足球隊,采訪結束我就要踢一場球,你看,裝備我都帶好了
Q:2015年有怎樣的工作規劃?
A:今年4月我會與太太一起去法國的一個畫家村駐留一個月進行創作,年底我會參與一個雙人展目前我正計劃用新的創作方式來表達觀點,挑戰很大,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