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省人大常委會部署開展的司法監督工作,是對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執法工作的一次“整體把脈”,也是對廣大司法行政干警執法能力的一次“全面體檢”。我廳黨委高度重視,認真學習貫徹省人大常委會《關于2015年深化司法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專門工作機構,研究制訂具體工作方案;制定下發《關于配合做好人大司法監督工作的通知》,組織召開專題動員會,對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配合做好人大司法監督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廳黨委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基層聽取意見建議,檢查指導執法工作;圍繞“規范執法、嚴格執法和廉潔執法”,全面開展自查自糾,扎實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
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對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職公正司法情況的調研反饋》,既肯定了我省司法行政機關在依法履職、公正執法方面取得的成績,又中肯地指出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實事求是,切中要害,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為進一步規范司法行政執法工作提供了“一劑良方”,我們高度認同、完全接受省人大常委會的反饋意見。針對司法行政執法領域存在的問題,我們深入剖析根源,制定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通過落實制度性的整改措施,著力構建依法履職、公正執法長效機制。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關于反饋問題的整改情況
(一)關于監獄執法領域問題整改情況。省人大調研反饋指出,監獄執法領域存在“收監難”“執法制度不夠統一”“部分干警執法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實施《關于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監從嚴治監的指導意見》,著力加強監獄執法管理。
一是強化制度體系建設,規范監獄執法活動。全面梳理監獄執法權力清單,修訂完善《監獄執法工作指南》《提請罪犯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工作流程》等12項制度性文件,編密織牢制度之籠。與政法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完善執法細則,統一減刑假釋人數比例、改造表現認定、財產刑及附帶民事賠償履行情況等方面的把握標準,統一執法尺度。建立重要執法事項、重點執法環節“全程留痕”制度,實行“誰承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執法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今年以來依法減刑罪犯24616名、假釋3994名、保外就醫154名,未發生罪犯及家屬有效投訴和上訪事件。嚴格執行新修訂的《監獄法》,健全罪犯收監體檢規程,今年以來未發生有罪犯因體檢不合格而被監獄拒收的情況(在《監獄法》修訂之前,依據當時的法律法規,對患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罪犯,不予收監)。
二是強化監督機制建設,增強監獄執法公信力。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主動邀請人大代表到監獄視察指導執法工作,今年以來全省各級人大代表到監獄視察、調研33批次。主動落實法律監督,今年以來會同檢察機關聯合抽查了49件監獄“三類罪犯”減刑、假釋、保外就醫案件,未發現錯案和重大執法瑕疵。切實強化社會監督,針對部分家屬沒考慮犯罪性質、改造表現等個體因素差異,而對罪犯減刑、假釋結果進行盲目攀比的情況,加大獄務公開力度,及時將監獄執法標準、程序、結果向社會公開,以公開促公正,消除罪犯及家屬誤解。目前,全省監獄系統所有罪犯收監執行和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全部在省監獄管理局門戶網站上公開。
三是強化智能化建設,提升監獄執法效能。大力推進以“一中心三平臺”為主干的智能化現代文明監獄建設,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執法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執法工作水平。目前已全面建成省局、監獄、監區三級指揮中心平臺,在全省監獄設置59971個視頻監控點位、10206個報警裝備,實現罪犯監管區域、民警執法崗位全覆蓋,實現對監獄執法的全方位實時監督;罪犯執法管理信息平臺、教育改造平臺、遠程醫療會診平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罪犯執法管理信息平臺內容涵蓋監獄執法事項118項、執法文書94種、執法流程76個,并與駐監檢察室聯通,初步建立了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流程網上管理、執法質量網上考核的執法辦案機制。
四是強化過硬隊伍建設,提高民警依法履職能力。始終將專業化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核心內容來抓,不斷加大執法業務培訓力度。制定實施《基層民警一日執法工作流程》,對民警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標準等都作出明確規定。突出加強新民警培訓,健全完善青年民警“傳幫帶”工作機制,提高青年民警的履職能力。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輿情應對實戰訓練,著力提升突發事件應對水平。
(二)關于社區矯正工作領域問題整改情況。省人大調研反饋指出,在社區矯正工作領域存在“思路有待進一步明晰”“審前社會調查不夠規范”“個別地方矯正人員脫管、漏管、重新犯罪現象仍有發生”“志愿者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等問題。我們牢牢把握社區矯正法律屬性,堅持專群結合,著力提高社區矯正工作水平。
一是加強基層工作指導。社區矯正工作由于尚未立法,很多工作未完全定型,部分基層同志對社區矯正非監禁刑的屬性認識不夠到位,對授予警察身份、添置警用裝備、強化執法手段等方面反映比較強烈。這些問題涉及到社區矯正工作的頂層設計,需要國家立法層面解決。立足現有法律框架,我們不斷深化對社區矯正工作規律性的認識,探索形成縣鄉村三級社區矯正監管教育幫扶體系,全面推進以“一中心三平臺”為重點的社區矯正工作機制建設,受到了中央政法委孟建柱書記、司法部吳愛英部長等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司法部在全國推廣我省經驗。省政府于10月27日召開全省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推進會,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袁家軍到會并講話;會議就健全縣鄉村三級社區矯正監管教育幫扶體系,全面推進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作出了部署。
二是強化社區服刑人員管理。制定實施《社區矯正實施細則(試行)》《社區矯正審前社會調查實施辦法(試行)》《關于社區服刑人員收監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制度, 嚴密執法程序,規范執法流程。組織開展“脫管、漏管、虛管”現象清理清查專項行動,目前全省社區服刑人員脫管率為0.01%,再犯罪率為0.07%,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結合重大國際峰會安保工作,部署開展“五個一”活動(對全省所有社區服刑人員組織開展一次上門走訪、一次信息核查、一次集中教育、一次個別談話、一次外圍調查),對社區服刑人員逐一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教育矯正方案;對重點對象,落實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嚴防脫管、漏管和再犯罪。
三是創新教育矯治措施。堅持集中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研究制定《社區服刑人員教育大綱》,探索實施分段分類教育,實行“學分制”“積分制”模式。堅持文化學習與勞動矯治相結合,建立社區矯正學習教育和勞動矯治基地793個,有針對性地開展法治教育、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教育幫扶。堅持網上教育與線下矯正相結合,研發社區服刑人員網絡在線學習系統,實現網上網下有機融合,提高教育矯治工作實效。
四是完善社會參與機制。針對社區服刑人員數量不斷增長的實際,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村(社區)社區矯正工作站規范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整合基層組織、家庭、村(居)民等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幫扶工作。目前全省有社區服刑人員的村(社區)都建立了社區矯正工作站,下設矯正小組39318個。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社會團體的溝通協作,推進社區服刑人員“關心橋驛站”建設,探索完善志愿者隊伍管理制度和服務方式,積極引導社會專業力量和志愿者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全省現有社區矯正志愿者46143名。
(三)關于律師工作領域問題整改情況。省人大調研反饋指出,律師工作領域“加強保障和管理兩方面的呼聲都很強烈”的問題。我們認真貫徹全國律師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做到保障執業權益與嚴格監督管理相結合。目前,全省有律師事務所1256家,執業律師15337人,萬人律師比為2.78。
一是切實加強律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通過開展全面依法治國教育,向廣大律師講清、講透中西方法制史、政治制度史和基本國情的區別,教育引導廣大律師始終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的基本要求,堅定不移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工作者。深化律師行業黨建工作,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律師行業實現全覆蓋。探索創新網上管理服務機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律師行業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律師對司法行政部門的“認同感”“歸屬感”。
二是切實加強律師執業保障。認真貫徹中央政法各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與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制定《關于刑事訴訟中充分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若干規定》《辦理阻礙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案件暫行規定》等制度,健全完善律師與法官、檢察官、警官的良性互動機制,優化律師執業環境。近期我們將會同省政法各部門聯合召開全省律師工作會議,就進一步加強律師執業權益保障做出部署。
三是切實強化律師執業監管。順應律師業發展新情況新變化,健全完善行政與行業“兩結合”管理機制。研究制定律師執業規范和禁止性規定,明確律師不能觸碰、不能逾越的執業底線。在省律師協會設立道德與紀律委員會,嚴格落實律師誠信檔案和不良執業記錄披露制度,強化警示教育和懲戒工作。已公開律師誠信檔案信息1549條,其中失信信息298條;今年以來,實施行政處罰40件、行業處分48件,其中吊銷律師執業證書6人。針對“外地律師來浙江執業監管難”的問題,一方面積極向司法部反映,爭取通過頂層制度設計解決“律師執業由其執業機構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監督管理,案件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機關無監管權限”的問題。另一方面,對發現在我省涉嫌違規違法執業的外省律師,會同相關部門認真做好證據收集和固定,協調兄弟省份司法行政部門依法依規處理。
四是切實引導律師依法履職。堅持把律師工作放到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和推進,組織律師開展了法律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法律服務“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專項行動,做到黨委政府重點工作推進到哪里,律師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圍繞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教育引導律師自覺把對法治的尊崇和對法律的敬畏體現到執業全過程,依法誠信執業,維護司法公正。健全完善領導下訪律師隨同、律師參與信訪值班、律師主持矛盾糾紛調解、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制度,充分發揮律師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專業優勢。今年以來,全省律師走訪企業5.9萬家,對2.6萬家企業開展“法律體檢”;在各級信訪部門值班5800余人次,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3200余件;幫助村(社區)修訂村規民約、社區公約7231件。
(四)關于司法鑒定管理領域問題整改情況。省人大調研反饋指出,司法鑒定領域存在“鑒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鑒定機構迎合委托人,沒有實事求是地出具鑒定意見”“有的委托人委托鑒定多次,各家鑒定意見都不同”“監督管理難度比較大”等問題。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法醫、物證、聲像資料“三大類”鑒定登記管理。目前,全省在司法行政部門登記的司法鑒定機構52家、司法鑒定人730名。我們始終堅持“強化監管、注重質量,提升司法鑒定社會公信力”的發展理念,切實加強司法鑒定監督管理。
一是健全完善鑒定管理制度。著眼解決“監督管理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制定實施《司法鑒定機構內部管理評價辦法》《違規行為懲戒辦法》等制度,研究開發司法鑒定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全省司法鑒定執業活動實施全程跟蹤,切實加強對司法鑒定機構的監督管理。著眼解決“鑒定機構迎合委托人,沒有實事求是地出具鑒定意見”的問題,加強與省法院、保監局等部門的協作,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司法鑒定工作若干事項的意見》《關于做好涉及保險理賠司法鑒定工作的意見》等規范性文件,完善司法鑒定管理與使用相銜接機制,構建信息共享、相互協作、共同監督的工作體系,從末端倒逼司法鑒定機構規范執業,實事求是出具鑒定意見。著眼解決“多次鑒定意見不一”的問題,修訂完善《法醫臨床鑒定工作標準》《規范痕跡鑒定執業事項的意見》等制度,進一步統一鑒定標準;制定實施《司法鑒定機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要求鑒定機構對重新鑒定意見與原鑒定意見差異較大的案件,上報管理部門備案;建立司法鑒定意見專家評價機制,對存在較大分歧的鑒定意見,組織專家論證,提高鑒定意見的準確性。
二是著力加強鑒定質量管理。扎實開展司法鑒定機構認證認可工作,組織司法鑒定機構參加司法部舉辦的司法鑒定能力驗證活動,連續9年能力驗證綜合成績居全國第一。推進司法鑒定實驗室建設,目前已建立法醫、物證等業務類別實驗室37家。根據司法部的統計數據,我省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年均辦案量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投訴量與業務量比例為0.029%,居全國倒數第二位。
三是積極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堅持以“規模、品牌、特色”為導向,嚴格機構準入制度,培育扶持高資質高水平司法鑒定機構,全省已有4家鑒定機構通過國家級資質認定。從嚴掌握鑒定人準入條件,積極培養和引進司法鑒定領域高端人才,對一些因年齡偏大、業務水平不高等原因不能勝任鑒定工作的人員,及時注銷執業資格;加大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提升司法鑒定人員執業能力,解決鑒定機構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問題。今年以來,已注銷鑒定人執業資格26名;舉辦繼續教育培訓班6期,參加培訓 1049人次。
(五)關于廉潔執法領域問題整改情況。省人大調研反饋指出,“有的監獄民警和社區矯正工作人員身份意識欠缺,存在廉政風險”等問題。我們深刻認識到,司法行政系統隊伍龐大、管理對象特殊、長期經受復雜環境和消極因素考驗,始終將抓班子帶隊伍作為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活動,引導廣大干警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增強信仰法治、堅守法治的定力,從思想上解決好“權從何來、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筑牢依法履職、公正執法的思想根基。
二是加強執法能力培養。加強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健全執法培訓體系,完善崗位練兵長效機制,提升隊伍依法履職能力。今年以來省廳舉辦各類執法業務培訓班56期,培訓司法行政干警4519人次。組織開展干警職業身份意識教育,將近年來全系統執法領域發生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匯編成冊印發全省司法行政干警,引導廣大干警牢固樹立規則意識、程序意識和接受監督的意識,切實增強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的自覺性。
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落實,層層分解任務,形成上下貫通的責任鏈條。制定實施《省司法廳黨風廉政建設約談暫行辦法》《司法行政干警從嚴管理七條規定》,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等制度,把紀律挺在法律前面,把功夫下在平時,讓廣大干警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特殊的環境下依法履行好職責使命。
二、下一步工作舉措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精神,以這次人大司法監督工作為契機,科學編制司法行政工作“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抓好司法行政工作人員依法履職、公正執法工作,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行政執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狠抓思想教育,用正確的理念指導執法。堅持教育引導、典型引領、實踐養成相結合,廣泛開展“信仰法治、守護公正”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干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自覺把依法履職、公正執法(執業)的要求內化于心、外踐于行,習慣于站在群眾的立場上做事、習慣于在媒體的聚焦下說話、習慣于在社會的監督下工作、習慣于在法治的軌道上履職。
(二)狠抓建章立制,用明晰的制度規范執法。認真抓好《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監從嚴治監的指導意見》的落實,進一步完善刑罰執行制度,深入推進法治監獄建設。積極推動《浙江省社區矯正工作條例》立法,完善縣級社區矯正執法大隊和司法所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細則,提高社區矯正執法的規范化水平。圍繞“四四五”戒毒模式,著力構建與強制隔離戒毒工作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確保戒毒工作依法有序開展。推動落實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制度和措施,切實加強律師執業的規范和管理。健全完善司法鑒定管理與使用相銜接機制,認真落實司法鑒定人出庭制度,提升司法鑒定社會公信力。
(三)狠抓執法監督,用嚴格的機制約束執法。創新監督檢查方式,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法律監督,強化司法行政內部監督,加大執法信息化建設力度,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作的執法監督機制。完善執法考評體系,定期開展案件評查和執法評議,將考評結果作為單位評優和個人評先、職務晉升“一票否決”指標,推動執法監督在“神經末梢”落地生根,成為硬約束。推行“陽光執法”,深化政(獄、所)務公開機制,做到依據公開、權限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以透明促公正、保廉潔。
(四)狠抓素質提升,用過硬的隊伍保障執法。全面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把嚴的要求、實的作風融入到干警的日常執法活動中。加強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推進崗位練兵制度化、專題化、實戰化,切實練好依法履職、公正執法的內功。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切實落實“兩個責任”,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查處執法領域的違法違紀案件,以鐵的紀律帶出一支鐵的隊伍。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