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農業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和深入。互聯網技術在數字化學習農業,精準農業,建模技術和農業信息傳播的應用,互聯網技術將勢必會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起到舉重若輕的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現代農業;應用
始于1969年的美國,又稱因特網,是全球性的網絡,是一種公用信息的載體,是大眾傳媒的一種。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現今最流行、最受歡迎的傳媒之一。這種大眾傳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種通訊媒體都要快?;ヂ摼W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語言互相通信的計算機連接而成的網絡,即廣域網、局域網及單機按照一定的通訊協議組成的國際計算機網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發展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加快農業發展步伐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國際先進技術的融合,重點是農業在世界發展進程中的作用,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黨和國家在整體發展中,“三農”問題一直受到高度重視。農業作為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和創新決定了國家的創新實施能力。農業創新是把信息轉化為動力,以建立一個新的現代農業體系。現今為止中國的農業基礎依然比較薄弱,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低下?,F代農業制度的農民的情況下,必須依靠農業科技,農業科技只有將農業專業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傳播給農民,農民改變自身低下的生產方式,實現以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效益,農業科技知識真正轉化為科技運用能力,切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
1.互聯網技術在農業傳播中的作用
現在,人們已經進入了網絡時代,無論是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網絡,同樣,農業也離不開網絡。農產品一般只有生產出來的產品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滿足社會的利益需求,從而獲得良好效益的認可。而且由于農產品屬于季節性產品,如果不能做到生產適銷對路,就會造成壓貨,最終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充分了解生產資料,充分了解市場,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農業領域正快速的滲透到傳統農業中來。對農業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不斷發展,使得計算機技術作為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核心也將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們必須研究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在做好準備的前提下,創造條件,大力發展數字農業,精準農業,仿真實驗,農業信息,使中國的農業發展,盡快時代趕上的步伐。
1.1獲取信息,發出信息
信息的獲得和發出,是溝通的重要作用之一。人們利用溝通手段尋求和接收信息,及時了解社會內部以及外部的狀況和變化,以便迅速做出必要和適當的反應。農業科技信息如何及時的把有效的、有用信息傳播給農民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基于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的網絡技術環境,在農業技術傳播的廣度、深度和時效性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即將成為有效連接農業生產與科技支持的橋梁。
1.2提供咨詢,解決問題
咨詢是人力資源開發、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手段。對于農民來說,農業推廣機構是農民獲取有用信息的一種重要來源。在生產生活中,農民往往需要獲取多方面的信息,農民指望推廣人員能夠利用溝通手段為他們提供這些信息?;ヂ摼W技術加快了農副產品的流通,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農業信息化通過強大的物質技術支持,很好的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實現了決策、生產、分配、消費等的有機結合和運轉。
1.3加速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 我國農村的發展倍受黨和政府的關注,“科教興農”、“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就是證明。政策的保護必然為農村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同時也為新媒介向農村推進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農業部通過多種方式向農民重點傳授了十項農業新技術列入國家重點科研推廣計劃,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1.4為知識農業的發展準備客觀條件
知識農業是知識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知識高度密集、多學科相互滲透的可持續發展高效低耗型集約農業。知識農業的關鍵是人的“知識化”,而網絡新媒介在拓寬農民知識領域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優勢。通過寬帶傳輸網,實時上傳或下載各種涉農教育多媒體課件及科教信息,以視頻、圖文并茂的形式開展各類農村技術培訓與信息服務,有利于農民接受各類科技信息。
1.5信息傳播呈現多元化、社會化、網絡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市場主體是多元的,他們對信息的需求是巨大的、多層面的,具有多樣性的。一個信息服務單位或者一家媒體, 要滿足所有的信息需求是不可能的,所以,因地制宜的提供多元化的、多層次的、多形式的信息服務是實現農業信息化的必要手段。通過綜合手段和多種渠道傳播信息,培養農民使用信息的能力,提高新農村綜合信息服務水平,切實推進農業信息化。
2.大力發展互聯網,促進我過農業技術傳播的應用
2.1政府大力扶持
各級政府部門首先應加大政策扶持,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對農業科技傳播力度大的新媒介予以鼓勵。其次構造、發展和完善專業的農業信息傳播新媒介,采用財政補貼等方式加大對傳播新媒介的資金、設備、人員投入,使農業科技傳播節目或內容固定化、精品化,真正發揮新媒介的傳播作用。同時針對新媒介缺乏專業素質較高的從業人員現狀,設立專門培訓機構,對媒介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綜合素養。
2.2培養公共服務優先觀念
在我國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類新媒介肯定要考慮到自身的經濟效益。但倘若利潤最大化被媒介放在首位,容易產生對農業科技傳播的忽視和誤讀。實際上農業科技是一種公共技術,其不僅以增加生產收入或降低生產成本等方式為農民帶來顯著實際狀況。
2.3加大培訓力度
(1)實施綠色證書工程,推進綠色證書進農戶。
(2)推進培訓教師進村、媒體資源進村、人才培養進村,建立新型農民教育培訓長效機制。
(3)以村為單位,圍繞當地主導產業,開展以科技為主的綜合性培訓。
(4)運用院校力量、互聯網絡等現代媒體資源和手段,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傳播致富信息。
3.結語
綜上所述, 我們判斷各種新媒介技術將對我國的農業科技傳播產生積極的、長遠的影響。由于現階段我國農村落后的基礎設施和社會環境、農民文化素質等多方面原因,各類新媒介技術可能未能產生明顯的效果, 但從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利用計算機網絡新媒介形式進行農業科技傳播將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趨勢。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以計算機為支撐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正在迅速地向農業領域快速滲透,對農業的發展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農業信息化也向互聯網時代進軍,農業信息傳播快速發展?;ヂ摼W強調社會化,強調共享,注重個人產生內容、匯聚集體智慧、最終服務于人的原則和特點,使原本分散的農業信息和農業專家的智慧聚合并利用起來,使農業信息的開發、傳播利用邁向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劉志穎.當前我國農業信息網絡傳播發展初探[J].農業網絡信息,2008,(5):8~11.
[2]葉小路,鄒霞.Web2.0綜述及其發展趨勢展望[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8,(12):72~74.
[3]劉婧,袁可.Web2.0在農業信息化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08,(12):49~51.
[4]于淑惠.“數字農業”及其實現技術[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4(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