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瀝青路面作為公路工程施工的主要路面類型,在高等級公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與推廣。本文主要對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材料的準備工作、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與探究,以期為提高公路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關鍵詞】瀝青路面;施工工藝;技術應用;材料準備;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增長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公路工程施工中技術水平的高低將對其質量提升造成極大的影響,為此,施工單位必須重視施工技術的選用。瀝青路面施工技術作為其施工的重要技術,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與推廣。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其施工準備工作,規范施工工藝,加大質量控制力度,才能為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可靠地保障。
1.瀝青路面工程施工材料準備
1.1瀝青
選用瀝青為重交90(AH—90),選用慢裂灑布型乳化瀝青為透層油,選用快裂灑布型乳化瀝青(PC—3、PA—3)為粘層油。
1.2礦料
瀝青硅礦料級配與相關要求相符合,必須確保粗集料的干燥性、無雜質等,確保其質量與相關施工規定相符合。當其石料檢驗為酸性巖石時,在瀝青路面使用時,應確保其粘結性與施工要求相符合,同時也可以選用抗剝離方式進行施工。礦粉通常選用石灰巖、巖漿巖內的強堿性巖石,不能存在泥土雜質與泥團情況。如填料選用水泥時,其用量必須控制在礦粉總量的2%以下,一般情況下,瀝青路面填料選用粉煤灰。應確保細集料的清潔性、干燥性等。
1.3配合比設計
在設計配合比時,應檢驗各個原材料的性能與質量,并向監理工程師進行報送與審批。嚴格遵循施工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并與馬歇爾試驗相結合,選用最佳數據配制方式。
2.瀝青路面施工工藝
2.1場地清理
原有路面清理工作應在瀝青路面施工前進行,首先將路面雜物清理干凈,并將表面側石清除,遵循設計要求由測量人員測量其高程,進而保證其銑刨寬度與深度符合施工要求。
2.2拌和
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選用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瀝青混凝土拌和的質量與產量。在選擇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時,應確保其能符合工期需求等相關條件。并對其拌和過程中的溫度、油石比與材料的級配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遵循相關施工規定的配合比進行各種規格集料、礦粉及瀝青的配料。選用導熱油對瀝青材料進行加熱處理,并將溫度在160攝氏度到170攝氏度之間進行有效控制。礦料加熱溫度則應在170攝氏度及180攝氏度之間進行控制,如混合料溫度在200攝氏度以上時,則不能使用,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也要加以控制,確保溫度在140攝氏度到150攝氏度之間。
2.3運輸
按照拌和站產量、運距對運輸車輛進行合理安排,應將運輸車輛車箱內清理干凈,并進行防粘薄膜劑的涂抹。為起到防雨、防熱量損失情況的出現,運輸車應進行蓋棚布的覆蓋。在運輸車箱內如混合料出現離析與硬化情況,或混合料被雨淋后則不能應用于施工。
2.4攤鋪混合料
遵循路面寬度,進行攤鋪機械的選用,在各個部位選擇不同的施工方式,如選用走線法作為底層施工的方式,選用拖杠法作為表面層施工的方式。在攤鋪施工中,應確保攤鋪行駛的均勻性,并確保行走速度與拌和站產量具有一致性,并確保攤鋪施工的連續性。施工中,不能有隨意轉變速度及中途停機等情況的出現。
遵循氣溫變化情況,對瀝青混凝土攤鋪溫度進行調整。通常情況下,將其溫度在110攝氏度以上進行控制,最高溫度則控制在165攝氏度以下。在攤鋪過程中應對溫度進行定期檢測并進行真實記錄。攤鋪施工前,應加熱攤鋪機的熨平板,溫度控制在65攝氏度以上。兩幅重疊寬度應在5到10厘米之間進行有效控制。如攤鋪施工中有離析、邊角缺料等情況,應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撒料、補料。并對高程、攤鋪厚度進行檢查。
2.5混合料壓實
在施工中確保工作面相對平整,也就是說具有良好的初壓質量,就可以避免熱量損失過快等情況的發生,同時可以為復壓施工提供便利,如確保溫度符合施工要求,進而得到最佳密實度。通常情況下初壓施工中都會選用追隨式碾壓,也就是緊隨攤鋪機進行勻速行駛的碾壓方式。施工過程中為避免停機痕跡過深,應盡量避免初壓光輪后退停機反向位置停在初壓表面,應退到復壓能夠施工到的位置。為達到施工設計密實度,通常需要進行4到6遍碾壓施工,同時必須確保碾壓順序和穩壓順序相同。在復壓施工中壓路機前行與后退標準為不能超過光輪穩壓表面,盡可能做好距離穩壓表面最前端2到3米。這樣有利于車轍痕跡修復。溫度控制是復壓施工的重點內容,通常情況下,將其溫度控制在130攝氏度。終壓的作用主要是整理,也就是進行輪跡消除。一般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與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作為終壓機械,碾壓遍數定為1到2遍,碾壓速度應控制在每小時3到6千米,應確保終壓施工中其溫度控制在70攝氏度以上,路面沒有輪痕后則可以結束施工。
2.6接縫處理
路面施工過程中往往存在不連續的橫向接縫,進而對施工材料的均勻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基于此,在施工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停機等情況的出現,如出現橫縫,應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如重新施工中,應在距離原來碾壓位置的1.5米到2米的范圍內,重新進行施工,確保全部材料得到壓實。
2.7養生
遵循《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行瀝青路面養生作業,養生質量是否良好將直接影響到材料的穩定性與強度,基于此,必須在碾壓施工結束后,及時將土工布覆蓋在施工路面上面,并進行灑水作業,確保養生時間在7天以上,整個期間應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封閉交通,避免車輛通行對路面造成嚴重危害。
3.瀝青路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1)配合比設計注意事項。配合比設計是否合理將對瀝青材料的強度及施工效率等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嚴格遵循試驗路段的實際情況進行各項工程施工作業,應對外摻集料的級配、用量等進行準確確定,確保符合配合比設計要求。
(2)在拌和場地進行雨棚的搭設,進而起到保護拌和設備的作用。砂石料場具有較大的含水量變化,應對其進行定期檢測,進而對拌和用水量進行調整。因雨季天氣較為潮濕,應避免漏雨、受潮等情況出現在水泥存放中。在運輸混凝土的過程中,應進行覆蓋,避免雨水向運輸車廂內流入。在現場鋪筑施工中,嚴禁在雨天施工。如施工路段有積水,應在鋪筑施工前將積水徹底排除。覆蓋塑料膜在瀝青混凝土達到終凝前在已抹平的路面上不允許直接淋雨。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結構中瀝青路面是其主要組成部分,因各種荷載及自然因素的影響,路面逐漸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損壞。為確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及質量,必須確保瀝青路面具有較高的強度及穩定性,確保其施工工藝符合施工規定,才能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軍奇,賈艷梅.淺談市政瀝青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及預防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
[2]荊永芳,李建鋒,韋純明.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工藝分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
[3]韋志娟,許曉瑜.對瀝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層平整度的控制及其施工技術問題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7(03).
[4]包秋偉.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早期破壞原因及對策分析[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二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
[5]劉海林.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