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體積混凝土底板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并且正在快速的發展。現在大體積混凝土正在工程技術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混凝土大壩的建設、大型的建筑設備的承臺以及高層建筑的混凝土底板等,但是混凝土也存在著自身最大的缺陷就是容易產生裂縫,特別是大體積的混凝土更加容易產生裂縫,并且成為長期困擾大體積混凝土的主要難題。因此有效控制大體積混凝土底板的溫度成為解決其產生裂縫的關鍵。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溫度;裂縫控制
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發展,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城市建筑的革新優化,大體積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上的應用也逐漸增多。然而由于工程條件存在特殊性的問題,使得一些施工難度加大,并引發了很多使用安全中的質量隱患,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體積混凝土底板出現裂縫的問題,因此,有效的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底板溫度成為了現今質量控制的關鍵問題,我們首先對混凝土進行有效的認識,從它的概念、溫度裂縫產生的原因、溫度裂縫的特點和危害進行全面的掌握,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混凝土底板防裂的發展提出可靠借鑒。
1.大型混凝土底板溫度裂縫簡述
1.1混凝土裂縫的基本概念
大量的實踐表明混凝土的底板出現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對于大型的混凝土而言。混凝土的裂縫通常發生在施工運行期間,一般的可以分為微觀裂縫和宏觀裂縫兩種主要的類別。微觀裂縫主要是指人們用肉眼看不到的裂縫,并且在結構中具有裂縫分布不規則、不連續的特征,它的寬度一般在0.05mm以下。那么宏觀裂縫就是指大型的裂縫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裂縫,它的裂縫寬度通常在0.05mm以上。對于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則是指混凝土結構本身因為受溫度的熱脹冷縮的作用而產生的應力和應變的情況,應力是指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被應力超越,應變是指混凝土的的極限抗拉應變被大大超過的時候,這時候就會增加結構的壓力并產生裂縫,這就是溫度裂縫[1]。
1.2溫度裂縫產生的原因
大型混凝土的底板產生裂縫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首先是水泥的水化熱,是指混凝土在硬化凝結的過程中,因為水泥具有水化作用而產生大量的水化熱,這樣就導致混凝土突然溫度升高,又因為混凝土的導熱能力較弱,最終會使混凝土的內部聚集大量的熱量而無法有效的散發出去,然后再同外部的冷空氣接觸后就會產生強大的熱脹冷縮效應,超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應力,就會使表面產生裂縫。另一種就是外界環境的影響也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是因為在施工期必然會產生內力或者外力的約束,內力約束是指混凝土本身因為受到熱脹冷縮的作用而產生裂縫,外力的約束則是指由于結構的變形而受到支座或其它外界因素的阻礙而產生的約束。
1.3混凝土裂縫的特點分析
首先,混凝土產生裂縫與材料的運用有著很大的關系,混凝土的底板有時會因為溫度的變化而產生變形,變形會因為受到約束而產生強大的應力,當應力超過混凝土承受的限度是就會出現裂縫,但是如果用韌性比較好的材料,其混凝土承受的限額將會拉大,可以有效的適應因溫度變化而產生的應力。再者,混凝土的裂縫產生具有時間性,裂縫的產生與溫度有關,但是溫度的產生卻與時間有關,所以如果溫度的變形能夠以較緩的方式出現,就會使溫度的應力逐漸松弛,這樣可以有效的使溫度應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值,最終也就不會出現裂縫。
2.如何有效的控制溫度裂縫
2.1在原材料的使用上
根據國內外一些相關的資料顯示,關于大體積的混凝土的底板裂縫的溫升度與相對的單位體積的水泥用量和單位水泥28d的不斷累積的水熱化以及混凝土的使用期限等有重要的關系。所以混凝土材料的選用對于控制溫度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應該使用水化熱相對較低的525號的煉石水泥,同時還要用二級粉煤灰,這樣可以降低單位水泥的總用量,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絕熱溫度的升高和線膨脹的系數,這樣可以有利的加強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以及極限拉伸變形的限度。再者,應該不斷改善骨料的級配,并且將最大的骨料粒徑有效增大,同時對于石子的采用應該將其含泥量有效控制在1%以內,而對于砂子的含泥量也應該最少控制早2%以內。其次,要進行深入的現場探測,對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進行有效的觀察,摻入適當的UEA混凝土的膨脹劑以及P-VZ緩凝減水劑。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抵抗裂縫的強度。
2.2材料適配和施工配合度
根據不斷的實驗和研究表明有效的材料適配和施工配合可以有效控制升溫,減少混凝土的裂縫。具體的適配如圖一:
具體的從施工來看,如果混凝土的承臺厚度達到兩米,那么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內部的水熱化的溫度升幅過高,并且內表的溫差以及降溫速度的控制也不能很好的掌握,這樣在施工中就應該由現場攪拌站HBT60混凝土泵來由遠及近的并且要沿著底板的長度,采用一次澆筑,一個坡度進行并且要用薄層覆蓋、循序漸進和一次到頂的自然流淌式的澆筑方法來配制混凝土。這樣不但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要經常沖洗和拆除的麻煩而且還可以不斷提高泵送的效率保證在澆筑中不超過初次凝結的時間[2]。
2.3對于地基的處理
根據具體的實踐表明良好的地基也是有效控制大體積混凝土底板裂縫的重要因素,要根據工程使用的具體功能以及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對地基進行有效的處理,這是產生良好澆筑環節的基礎,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混凝土底板的穩定性,并且可以防止因為不均勻而產生沉降。具體的辦法是,對于工程的場地使用的土層從上至下依次采用:雜填土(在0m-負310m之間)、流速狀型的淤泥(在負310m-1負210m之間,其中部分要夾雜細沙)、可塑造形狀的殘積亞粘土(在負1210m-負813m之間),同時地下水位大約在負115米。
3.結語
溫度的控制始終成為大體積混凝土底板裂縫的困擾,也是相關工作者需要不斷進行有效實踐的難題,它涉及到材料的運用和施工情況以及設計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科學論證。進一步找出具體可行的辦法,以有效防控大體積混凝土底板裂縫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劉鎮蓮.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5):722-722.
[2]王磊,李玉男.建筑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成因機理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9).
[3]徐昆華.工業建筑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