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保險公司或第三方保險網站依托互聯網進行的保險業務活動就是互聯網保險。如今,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促使大數據時代到來,數據資產背景下的互聯網保險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新形勢下,清楚了解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研究其發展策略的前提,大數據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敏銳捕捉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數據信息成為企業強有力的競爭資本。為此,本文對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與存在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發展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保險;發展策略研究
1.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互聯網保險取得的效果令人驚嘆,國家保險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僅2011年,國內28家保險公司的互聯網營業保費大約已有31.99億元,到2012年,國內34家保險公司的互聯網營業保費達到了106.24億元,截止到2013年國內60家保險公司的互聯網營業保費高達291.15億元,2014年的數據也突破600億元大關。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統計數據表明:無論是在互聯網保險投保的人數還是互聯網保險網站的訪客流量,從2011年到2013年間都有了明顯提升。雖然互聯網保險取了諸多喜人成就,但其所占的銷售比例仍舊處于劣勢,行業發展初期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國家尚未在法律層面給予明確保障和監管,從事互聯網業務仍舊存在諸多風險。互聯網大數據與保險的相互結合是大勢所趨,但其可持續發展更是離不開對風險的管理與監控。
2.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保險發展存在的風險
2.1數據安全與定價風險
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法則,互聯網數據的不斷累積會使得保險公司在進一步開發互聯網保險業務過程中,產生多種標準或非標準化數據,不斷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推薦最適合客戶的保險產品是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發展的關鍵在于數據的準確性,全面性,可靠性,數據錯誤就可能會造成定價風險的產生。如今,“網路數據水軍”無所不在,給大數據的計算增添了困難,開發人員應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計算人員也需采用正確的定價模型,防止數據發生“病變”。
2.2聲譽和創新風險
創新是各行各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保險應始終秉承行業規則進行創新,在抓住機遇的同時發展自身。但積極創新并不是隨意創新,行業聲譽是大眾信任來源的基礎。例如:類似霧霾保險、搖號保險、脫光保險等等所謂的“創新產品”,無疑是行業聲譽中的病害。如今,變相的保險產品仍在醞釀,這些產品的誕生無疑會使保險行業變味。在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保險產品的創新必須與風險管理同步,行業聲譽在其發展中占有實質性的作用。
2.3網絡詐騙和信用風險
大數據是甄別客戶信用程度的有效法寶,防止詐騙行為的出現可以在大數據中尋找到有效信息。例如眾安保險旗下的眾樂寶產品,充分運用建立個人數據檔案的方式來降低信用風險,這對于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防欺詐現象有重要抵制作用,但如果監管實施不當,則是人力和財力的嚴重損耗。互聯網保險欺詐現象層出不窮,為更好的實施監管,保監會曾發布關于防范利用互聯網進行保險違法范圍活動的通知,但要想根本上杜絕造假欺詐行為的發生,還需要加強對于大數據潛在信息的挖掘力度以及與網絡欺詐風險的關聯性才好。
2.4技術與信息安全風險
互聯網保險使得某些原本屬于私人定制的產品呈現在大眾眼前,諸多精細化創新保險產品成為其新的經濟增長點,互聯網在給企業營銷提供便捷的同時,也因為網絡獨有的開放性特征為個人信息的泄露埋下了隱患。大數據時代下的互聯網保險行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做好網絡信息技術安全風險的防范工作。斯洛登“棱鏡門”的經驗告訴我們:長遠的風險管控計劃必須與實際行為及時結合。
2.5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的危害巨大,嚴重時會對保險企業形成致命性打擊,日本大和和英國巴林銀行的失敗案例向世人說明了操作風險管理在企業業務活動中的重要性。大數據時代下的互聯網保險工作人員,在虛擬的平臺上操作如果出現失誤,輕者影響到公司長遠發展,重者則會招致法律官司,因此,操作風險管理應在互聯網保險業務中充分體現。除此之外,互聯網保險還面臨著衍生出來的新型風險,諸如道德風險,營銷風險,設備服務風險等,只有加大管控與創新,才能更好促進互聯網保險產業的轉型升級。
3.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保險發展策略
各行各業都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走向全面開放,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必然會對傳統保險行業造成沖擊,互聯網保險企業要想進一步高效率推進產品營銷,就必須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依據產品特點和客戶群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
3.1創新營銷組織架構
國內保險營銷組織傳統機構中的客戶實際上是處于最底層的,然后是一線雇員和中高級管理層,這種營銷組織架構弊端眾多,急需改革。現代企業以顧客至上為工作執行理念,與傳統金字塔架構完全相反,客戶成為企業的中心置于最上層。一線工作人員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中層管理者為一線工作者提供最大支持,高層管理者置于底層,綜合大數據發展的趨勢做出決策并進行監督。互聯網保險作為公共服務行業,建立以保護為導向的組織架構是其發展的前提和根本,在保證充分授權和信息通暢的情況下,整合相關職能部門,逐步建立起權責分明,高效決策的互聯網保險營銷組織架構。
3.2實施客戶數據庫策略
客戶信息是保險企業珍貴的內在資源,建立客戶數據庫是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保險發展的關鍵。互聯網客戶數據庫不僅包含客戶的基本信息在內,還有客戶購買的險種,消費力度,購買地點以及消費方式等信息。信息的有效及時和輸送成本在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占有重要作用,對于保險企業的客戶信息完整性要求更高。另外,信息的采集與投入成本緊密關聯,用戶信息獲取的難度系數和準確性是企業管理者決策所要考慮的因素。保險公司在客戶投保時就可以設立相應的售后附加條件,以方便信息的采集,盡早建立和及時完善客戶數據庫信息。如此保險企業的運作效率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這對于中介結構和代理人也大有裨益。當下,不少基于互聯網的中介機構和代理人支持系統就是建立在客戶數據庫基礎上,幫助中介結構實現投保。核保、打印保單等職能,反之也促進了保險公司對于保戶動態的及時掌控。
3.3培養忠誠客戶群
美國壽險管理協會相關統計表明:一個保險公司客戶留存量增多百分之五,每年其利潤值可增加百分之八點五,保留一個老客戶的信任只需投資新客戶的十分之一成本。由此可見,培養忠誠的客戶群對于保險企業的重要性。互聯網保險作為一種高投入與風險并存的消費決策,消費者需要有足夠的信息來支撐其最后的購買決策。市場專家研究表明:高投入決策與低投入決策相比品牌忠誠度更低,建立客戶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非常重要。具體表現在與客戶個性化的溝通方式,特殊客戶的優惠體驗計劃,QQ,短信,郵件等通訊方式的問候與溝通,客戶正面的不經意宣傳將會提高產品的營銷率,減少宣傳投入成本。
4.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互聯網保險企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只有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制定正確發展策略才能立足于市場。但是,今后的互聯網保險業是否會如城商行等股份制銀行發展到三百多家的行業規模?是否會由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互聯網巨頭,銀行等從代理發展到自身取得保險從業牌照?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但國外類似經驗表明:如果中國保險的大數據聯合中國保監會,就可以讓已有的保險產品和保戶信息開放,這好比全國銀行用戶個人征信查詢系統的出現,公開用戶的信用水準和相關貸款記錄,為保險業新秀進入有數據可查,從而把著眼點放在互聯網保險產品和查詢交易平臺的創新上,更好的推動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保險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呂穎.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保險發展策略淺析[J].河北金融,2014(07).
[2]李毅.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與展望[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1).
[3]孫祁祥.保險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