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城市容量的擴大,城市用水量也與日俱增,污泥處理量也有了指數級的增加。如果對污泥不采取切實有效的處理措施,其將對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產生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本文依據國內污泥處置處理的現實狀況,對采用哪些切實有效的技術與方法以處理污泥對環境的污染提出探討性的意見。
【關鍵詞】城鎮污泥;污泥產生;處理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長足穩健的提高,城市化率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與工廠企業生產對水的需求量也不斷提高。因而,城市所要處理的污水量在用水量提高的同時也有了極大的增量。大量的污水、污泥處理給人生居住生活的水環境造成了比較大的壓力。為了改善人們生活的環境并保護人類有限的可用性水資源,大量的污水處理廠在全國各地被建立起來。
根據住建部相關數據可知,到2010年初,全國有將近2000座污水處理站。在建的污水處理站也2000多個,這將大大加強對城市污水、污泥的處理能力。但在處理城市生活、生產污水的過程中,污水處理廠會產生大量的污泥,根據相關算法,全國各污水處理廠在處理城市污水將產生生活污水干泥有1.7萬噸之多。濃縮機脫水法是當下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泥是比較通常的做法。經過上述方法,被脫水的污泥含水率在百分之二十多。由于污水處理廠沒有將所有的污泥妥善的處理,污泥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效能,造成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能力不能達到預期。為保障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工作效能與阻止污泥對城市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城市污水的處理過程中,污泥的處理和處置將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1.城市污泥的產生原因和組成成分
1.1污泥產生的原因
在處理城市生活生產污水的過程中,含有較高能量的污染物在進入水中被無水中污泥中的細菌等微生物加以運用并將其變為能量較低的物質。在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對傳統的二級污水處理處置工藝有著相當廣泛的使用。其中活性污泥法是傳統二級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其在處理污水的功效中也得到行業內廣泛的認可。但其在處理高能量有機物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的過程中的作用并不顯著,反而污泥污水中大量的細菌等微生物,在富含能量的有機物環境中得到大量的繁殖,造成了新一次水的污染,這給污水的后續處理又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同時,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會采用生物性污水除磷的工藝流程,造成大量污泥的產生。所以,城市的二級污水處理廠在運行時,沉淀的污泥有一部分要被用在新一次的污水處理過程中,其余大量未被用到的污泥在經過脫水后攜帶者大量的污染物被外排。
1.2污泥的組成成分
污泥是在污水處理廠在處理城市污水的過程中,形成的含水率比較高的一種絮狀的泥粒,其本質上是由細菌等微生物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物、有機物及有機物上吸附的各種微生物和懸浮在城市污水中的各種物質所聚集而成的聚集體。污水處理廠污水中含有著大量的有機物、金屬元素等物質。其中植物的營養物質、水體及有機物等是由可提取循環利用的物質。污水中的有機合成物、致病性微生物、有毒有病性寄生蟲卵和有害中金屬元素是有害的物質。
1.3環境受到污泥污染主要來源
(1)含有有毒有病性的微生物:污染土壤和生活用水,形成了污染性、有毒有害性的生態食物鏈。
(2)含有磷、氮等有用物質:由于污泥在處理時沒有采取得當的措施,使大量的氮、磷等有用成分流失,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造成了水體的富營養化。
(3)含有重金屬元素:在污泥中還有大量的銅、鉑、鎳、鋅、汞等重金屬,這些都會對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
(4)含有鹽分:增加了土壤的電導率,導成植物被鹽害。
(5)含有極難被分解的有機物,其是有著長久隱患的潛在污染物。而且,污水處理廠中的污泥是含有大量有機物的物質,其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磷、氮、鉀肥等,其在制作燃料或者化肥等用途上有可操作性、與實現性。因此污泥通過正確的處理方法處理后可以得到綜合利用。
2.在處置處理城市污泥時采用的技術
污泥處理作為城市的污水處理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處理與處置應嚴格遵守全部污水形成過程的控制和在源頭進行削減的原則。這樣可以達到對有害于有毒物質,在源頭上得以控制。依據污泥的特性和最終的污泥處理要求,選擇恰當的污泥、污水的處理工藝,在污泥處理的全過程中實施處理。做好污泥的處置是為了達到在經濟、環保和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污泥的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與綜合利用的目的,最終實現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
2.1城市污泥處理的現狀與所面臨的問題
當先,我國城市污泥無害化的處理率比較低,污泥處置的方式比較簡單,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廠多余的污泥在經過脫水的設備脫水后被直接地填埋在垃圾處理場。但很多情況下污泥以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并不能達到無害化的要求。在沒有經過穩定化的污泥,在填埋時大量的污泥并沒有達到含水率不多于百分之六十的要求。由于大多數的污泥填埋場是露天的,在有地表流水的情況下,沒有經過無害化與穩定的污泥很容易快的變成未處理前的形態,造成了污泥填埋場系統比較嚴重地堵塞,并對附近的地下水有著嚴重地污染。當垃圾和污泥混合在一起填埋時,會大大縮短垃圾場的使用壽命,并給在污泥填埋場地周邊工作和生活的人們帶來嚴重的危害,造成對環境比較大污染的隱患。
2.2城市污泥的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
城市污泥的處置指的是污泥在處理以后的消納的過程,處置污泥的方式有衛生填埋、土地利用與建筑材料的綜合利用等等。在處理污泥的過程中,應結合所處理污泥的特性、環境的條件、地理位置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水平等各種因素,確定因地制宜的污泥處理的措施與方式。
3.結語
我國城市處理城市生活生產廢水的污水處理廠對污泥的處理與處置采用無害化與資源化相結合,這將是城市污泥處理的唯一的出路。處理城市污泥的方法技術多種多樣,在采取哪種方式進行污泥處理時,要綜合考慮。在污泥處理時,要嚴格遵循資源化、減量化、穩定化與無害化等原則,在兼顧社會、環境效益的同時,要提高城市污泥處理的經濟效益。通過立法監督等方式,減少污水污泥的攜帶量,同時要開發出更加切實有效處理污泥的方法,以達到減少污泥的處理量、提高污泥的處理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姚金玲.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評估[D].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2010.
[2]戴曉虎.我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現狀及思考[J].給水排水,2012,02:1-5.
[3]伉沛宇.我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政策及技術分析[J].中國建設信息(水工業市場),2010,02:11-15.
[4]王賢圣,王林.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初探[A].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1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