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高我國林業生產水平,有效做到科學管理,林業管理部門應積極探索林業新技術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實現我國林業生產的科學化和現代化。本文就林業技術現代化的發展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林業技術;現代化;應用;發展
1.林業技術現代化的應用
1.1降解型植樹袋
植樹袋是采用現代高科技技術生產的新型農用產品,是由兩層天然植物纖維基材復合一層植物營養劑、保水劑而成。使用植樹袋植樹,在一次澆足水后,可在樹苗根部形成一個水份充足、營養豐富,適合植物根系生長的環境,袋中的土壤和保水劑處于吸水飽和狀態,給樹苗生根發芽提供充足的水份和營養。袋內所含的保水劑吸水飽和后在樹根周圍形成豐富的水包圍層,一方面提供樹根生長所需要的水份,另一方面充足的水份促使樹根全面生長、發育。
1.2團狀栽植技術
在不增加造林成本和不影響單位面積林地效益的前提下,改變過去按規則株行距造林的傳統做法,采取隨機定點挖穴,每團栽植3~4株樹。這種被稱之為順應團狀聚集格局自然規律的造林新法的有效性問題,可能是通過“團狀聚集效應”和“樹木競爭機制”得以體現的。團狀栽植是把原來行狀栽植方法進行有機組合,由單株等距離定植,變為3株—4株一團定植,使團與團之間拉大了距離。實際栽植時可每團栽4棵樹,株距1米,坑間距4米。采取大坑、大苗、大水、大堆栽植,通溝澆水,一次造林,一次成活。
1.3樹干微孔注緩釋控釋淺層注射技術
利用經典的樹木營養微孔緩釋控釋注射器、藥劑和打孔的綜合運用。樹木營養緩釋控釋注射器研制成功,為樹木施肥和防病治蟲等開辟了新途徑。以樹木微孔緩釋控釋注射器為平臺,配合樹木注射液(包括殺蟲劑、殺菌劑、肥料溶液、植物生長調節劑、功能液等),將注射器具與注干劑兩者合二為一,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緩釋控釋注射針劑,使注干劑的注入變得操作簡單,方便實用,而且對打孔的器械要求更為簡易,只要用鉆、手錐、鐵釘等最原始的打孔工具,打孔徑2.5mm、深1.2cm的小孔,然后插入緩釋控釋注射器即可。
1.4“切根貼膜”技術
在減輕林帶脅地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塑料薄膜地下隔離主要采取在林緣外側一定距離內順林帶方向用特種機械開溝,切斷樹根后將塑料薄膜垂直放入溝內,然后用土填平恢復地表原狀。配套機械已研發成功。采用該技術,農田防護林優化模式區防風效能可提高3.2%,氣溫增加2.5%,更新后林帶減少占地18%,減少脅地33%,防護年限延長35—50年,穩定性增加1倍。切根貼膜技術可使林帶脅地范圍內平均增產糧食49%。
2.林業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趨勢
2.1數字林業技術
2.1.1精細設施管理體系
主要運用計算機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無線傳感技術與遠程數據采集技術,實現日光溫室環境信息的遠程采集和分析處理;連棟溫室的監測與自動控制系統;部分溫室的視頻監控系統。
2.1.2林地管理系統
包括林地信息的監控和對林地灌溉設施的控制,結合林地土壤墑情無線傳感器網絡等現代感知技術對林地墑情進行監測,通過灌溉模型,給出變量灌溉處方,控制灌溉設備實現變量灌溉,實現對林地水肥藥的精準灌溉。
2.1.3林下養殖系統
包括養殖管理系統、環境監控系統、養殖攝像監控系統三部分組成。采用現代化養殖管理技術和手段,實現對林下飼養環境參數的檢測、養殖場地的環境調控、飼養精細管理和自動飼喂以及生產安全保障,達到精細飼養、安全品質的綠色林下養殖。
2.1.4物聯網追蹤技術
達到林業產品的綠色安全化質量控制產業鏈。林業信息數據庫系統采用與國家林業相關標準結合的方式,完成針對林業發展要求的林業生產管理數據庫和林產品加工數據庫的建設。
2.2生物技術
依靠生物技術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創建新的育種材料,解決常規研究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加強原始創新。在林木原生質體培養和體細胞融合、林木基因組、林木轉基因、林木遺傳圖譜構建和數量性狀基因定位以及戊糖、己糖同步酒精發酵等領域內獲得重要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針對林木遺傳改良以及森林資源、加工剩余物、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中存在的重要問題,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開展基礎性研究,為林木遺傳改良提供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研究重要樹種的新無性系,為資源的綜合利用提供技術及產品。
2.3航天育種技術
在農作物上已獲得對品質、產量的突破性影響,但在林木、花卉上還鮮見報道。然而林木樹種和花卉品種繁多,花卉種子重量輕、體積小,單位體積或重量產生的變異幾率大;林木育種周期長,航天育種技術可提高突變率,縮短育種周期,創造豐富的育種資源。要按不同生態區域及用途,選擇重要林木及花卉種子、球根球莖、組培材料裝載于返回式衛星,結合地面人工模擬空間環境因素,探索空間環境因素誘變的作用機理及規律性。在衛星回收后,將種子等在多點進行同批處理種子的地面種植試驗,篩選有可能對產量、品質、抗性、生育期等產生重大影響的突變體,培育高產優質林木(花卉)新種質(品種),提高林木航天育種水平。
3.促進林業技術現代化發展的措施
3.1提升林業生態建設水平
力促林業生態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緊密結合、互促共進,著力提升城區村鎮綠化水平,彰顯中心城區綠化品位,構建中心鎮區綠化體系,加快推進農村社區綠化。提升生態廊道綠化水平,加快推進中心城區與各組團主要通道的綠化美化工作,全面完成轄區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要廊道綠化任務,完善空間綠化規劃,全面完成林業生態建設任務。提升新區生態建設水平,突出產城融合和生態特色優勢,抓緊編制新區生態建設規劃,突出發展高檔花卉苗木,增強新區生態承載能力,提升新區整體形象和品位。
3.2強化林業生態建設支撐
優化產業結構,鞏固發展傳統品種,做精、做優傳統優勢花木產業;重點發展名優品種,形成品牌效應;大力發展鮮花切花,拉長鏈條、增加產值、擴大效益;推行標準化生產,努力創建優質品牌。要推動土地流轉,鼓勵吸引有實力的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經營組織、農村能人大戶等各類經營主體參與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實現花木產業更高層次的種植區域化、管理集約化、產品標準化、銷售信息化。立足生態、文化等資源優勢和特色,堅持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旅游開發三位一體,大力發展生態休閑度假游、現代農業觀光游、生態田園城市游、農家民俗休閑游。
3.3依法加大宣傳力度
依法打擊不法行為,嚴格實施監測防治。要完善推進機制,進一步健全領導機制、投入機制、督察機制,為林業生態建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要轉變工作作風,做到求實效、轉方式、重創新,開創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程永亮.淺談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的發展[J].廣東科技,2013(2):99-100.
[2]閆開宇.對加強林業技術發展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1):98-99.
[3]王平.現代林業技術改革與現代林業發展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