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熱區自然優勢發展肉(蛋)鴨養殖業,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經濟共贏的復合經濟模式,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開辟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本文針對峨山縣化念鎮熱區優勢情況,對肉(蛋)鴨養殖進行探討。
【關鍵詞】熱區;肉(蛋)鴨養殖;發展與探討
1.化念鎮自然、環境基本概況
化念鎮地處峨山縣西南部,是峨山縣的一個熱區農業鎮,化念全鎮總面積287.44平方公里,人口10236人,下轄4個村委會、2個社區,49個自然村,54個村(居)民小組。居住著漢、彝、哈尼、傣等勤勞、勇敢、智慧、淳樸的各族人民。化念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水秀美,素有“火鳳凰”的雅稱,又有“天然溫室”的美譽。這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省會昆明167公里,距玉溪中心城區61公里。國道213 線穿境而過,是通往滇南和東南亞各國的要道。境內最高海拔 1780米,最低海拔 1060 米;最高氣溫 42 度,最低氣溫2 度,無霜期長達 335 天,年平均氣溫 20 度。年均降雨量 831.3毫米,年平均日照為2035.5小時。 化念水庫為峨山縣唯一的一座國家中型水庫是很好的野營、垂釣、游泳、探險地;萬畝無公害蔬菜,蔬果飄香,迷人的田園風,讓人沉醉其中;化念烤鵝、蘸水羅非魚、西瓜等熱區特色農產品,讓人流連忘返。
2.化念鎮肉(蛋)鴨養殖發展優勢
2.1資源優勢
化念鎮屬峨山縣屬溫熱帶氣候區域,境內山區、丘陵和平壩交錯分布,境內最高海拔1780米,最低海拔1060米;最高氣溫42度,最低氣溫2度,無霜期長達335天,年平均氣溫20度。年均降雨量831.3毫米,年平均日照為2035.5小時。 化念水庫為峨山縣唯一的一座國家中型水庫、水資源豐富。從北向南平等展布,形成獨特的“三山兩槽”地形地貌和不同的溫熱帶自然氣候帶,自然牧草生長豐盛,為發展肉﹙蛋﹚鴨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2區位優勢
交通便利,距省會昆明167公里,距玉溪中心城區61公里。國道213 線穿境而過,是通往滇南和東南亞各國的要道。縣區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便于運輸。
2.3政策優勢
近年來化念鎮在積極爭取省、市、縣級資金投入同時,建立水禽養殖發展專業合作社,并調整養殖規模,加大資金投入,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加大對肉﹙蛋﹚鴨養殖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提高財政資金補助標準,使肉﹙蛋﹚鴨養殖逐步走向規模,規范化。
3.化念鎮肉(蛋)鴨養殖發展現狀
通過調查核實,峨山縣化念鎮依托其豐富的溫熱帶資源,已建成水禽養殖示范基地和魚鱗灘養殖示范基地,養殖標準化規模化圈舍近3500平方米,鵝2萬余只,肉鴨15萬余只,年產蛋噸計算。有存欄500—1000只規模個體養殖戶,今年以來,化念鎮蛋鴨養殖發展迅速,目前蛋鴨上規模的養殖戶有17戶,蛋鴨存欄6萬余只,年產鴨蛋1000余噸,年出欄老鴨4萬只,年產值可達1300余萬元。有專業合作社養殖戶11000—20000只以上的規模為標準。據悉,2014年化念鎮群力養鴨專業合作社共養殖蛋鴨14000只,目前有90%已經進入產蛋高峰期,整個合作社預計實現鮮蛋收入140.8萬元。
4.當前養殖存在的問題
4.1管理技術不強
肉(蛋)鴨養殖對養殖環境、地理位置、圈舍搭建、飼養管理等技術要求與畜禽規模化圈養技術有比較大的差距,養殖的技術培訓,技術人員的數量、水平無法滿足整體發展需要,養殖技術人員、有經驗的養殖戶緊缺的困難。
4.2合作組織發展滯后
目前全鎮養殖專合組織的組織化程度、示范帶動能力不強,參與市場競爭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養殖同時涉及農業、水產等多方的利益,需要加強專合組織的組織化程度,進行協調管理、規劃發展。
4.3疫病防控難度大
養殖肉(蛋)鴨由于群體大,對疫病的控制難度大,一般養殖戶主要以放養為主,且容易感染寄生蟲等疾病,加之養殖區域寬闊,禽類流動性大,雀鳥活動頻繁,對于日常的環境消毒、疫病預防控制都造成一定的難度。
4.4產業鏈建設不完善
生態養殖的畜禽產品綠色健康、風味獨特,比規模化圈養畜禽市場競爭力強、價格高,消費者也樂于接受,但是我鎮目前養殖的產業鏈建設不完善,養殖的畜禽還是以商販銷售為主要途徑,沒有形成自己的畜禽品牌,體現不出應有的市場競爭力。
5.養殖發展思路探討
立足地緣資源優勢,依據環境容量,科學合理布局,集中利用全縣溫熱區及河床灘涂閑置水塘(埧)養殖,瞄準消費大市場,堅持 “特色化、區域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思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5.1壯大專合組織、強化技術力量
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多層次、多形式地發展畜牧合作經濟組織,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為肉(蛋)鴨養殖專合經濟組織提供全方位服務,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支持專合組織參與肉(蛋)鴨養殖基地(小區)及建設,切實維護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合法權益。定期開展全鎮養殖技術培訓和養殖業主技術交流活動,全面提高肉(蛋)鴨養殖技術,構筑水禽養殖可持續快速發展的堅強技術后盾。
5.2明確發展目標、抓住重點工作
根據全縣現代畜牧業發展總體規劃,明確肉(蛋)鴨養殖發展目標,細化具體到每個階段發展任務,落實各個相關部門的工作責任。抓住各階段重點工作,一是創新發展機制模式,繼續采用“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養殖模式,積極探索發展“承包反租”、“訂單養殖”新型肉(蛋)鴨養殖機制。二是強化品牌創建工作,引導各專合組織創建自己的品牌,實施品牌戰略,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快產業鏈發展,規范購銷流通環節,解決銷售難題,增加肉(蛋)鴨養殖產品市場經濟效益。四是加強宣傳發動,提高養殖積極性,加快溫熱區養殖基地建設。五是加大財政投入,解決肉(蛋)鴨養殖專業人員的引進、技術培訓、基礎設施的建設等資金問題,鼓勵發展肉(蛋)鴨養殖。
5.3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協作配合
實施肉(蛋)鴨養殖發展規劃、工作措施和獎懲辦法、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縣畜牧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發展規劃、科技服務、技術指導等方面下功夫,為畜牧產業基地建設服好務,各鄉鎮、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畜牧產業基地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充分發揮農民、業主、企業主體作用,提高他們參與現代畜牧業產業基地建設的積極性,從而全方位推進全縣肉(蛋)鴨養殖產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寶榮.豐寧縣養雞業生產現狀調查研究[A].2010畜牧業與低碳經濟科技論文集[C].2010.
[2]特約通訊員,曹文學.峨山抗旱保畜促農增收[N].玉溪日報,2010.
[3]祖合拉·祖農.淺談我國肉牛的生產現狀及其發展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