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車、北車合并造就的股市新一輪高潮之后,你還在輕視政策股嗎?本刊為你梳理當下最熱門最值得研判最值得持續關注的六大政策股、概念股。
看電視聽新聞熱炒政策股、概念股,一度被看作是股市小散戶的小伎倆。但中國“神車”事件之后恐怕再沒人敢輕視政策股、概念股。
股市上可能有無窮的空穴來風,但股民們也從來都相信一句話:無風不起浪。
那么除了央企合并這一大波政策股值得關注之外,還有哪些當下熱門的政策股值得關注呢?
六大政策股之一:央企合并
5月7日起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停牌,直至合并完成后以中國中車股票簡稱復牌。南、北車合并所造就股市瘋狂,將“央企將進行大規模兼并重組,數量或減至40家”(國務院國資委的回應只是稱該消息未向其進行過采訪或核實)之類聲音推向高潮。
目前央企112家、總資產約38萬億元,降至40家意味著力度空前巨大的合并。傳聞中涉及的企業有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南船與北船、中石油與中石化、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
有媒體已經透露,三大油企重組也并非無稽之談。向中石化內部透露三大油企重組方案的,正是在5月4日正式退休、曾在董事長任上大刀闊斧推進改革的傅成玉。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兩會結束之后,時任董事長傅成玉在中石化總部向參與兩會的代表委員證實,國家高層的確在就幾套國有石油企業重組方案進行討論,其中之一便涉及中石油與中石化的合并。
對于合并方案的立足點何在,知情人士表示,中石油、中石化在長期的相互滲透中,重復建設嚴重,科研、工程都自成體系,因此并不排除按領域進行橫向整合、合并同類項的可能性。
僅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通信行業為例,目前,通信行業的國企改革大幕已經拉開。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合并的市場預期短期難以證偽。而從此前發牌虛擬運營商、設立鐵塔公司開始,電信行業新一輪改革的勢頭漸起,運營商作為行業核心,有變革也是情理之中。
通信行業國有企業改革的大幕已經拉開,后續有望迸發出較大的投資機會。
過去,市場對通信行業國企改革的預期不足。但轉型之年,通信行業在“互聯網+”的驅使之下,投資機會精彩紛呈。因此,近期在央企改革主題行情持續發酵之下,中國聯通、長江通信、東方通信等國有企業市場表現優異。我國的通信行業尤其是通信設備業具有全球競爭力,但是國有企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亟須通過國企改革增強管理層的動力。
六大政策股之二:“一帶一路”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國家級“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項目清單含國內外數百個項目,新疆、陜西、甘肅、浙江等省區項目清單浮出水面,其中各類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項目較集中。
僅以甘肅新疆為例,“一帶一路”項目投資分別近萬億元。
甘肅省今年規劃重大項目160余個,總投資約1萬億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與“一帶一路”相關的項目,包括裝備制造、交通、特色農業等領域的國內國際項目。這些項目將由省政府督導重點推進。同時,甘肅省今年將擴大與中西亞貿易合作范圍,“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建設將陸續落實。
在具體項目上,目前已經確定甘肅敦煌機場改擴建、張掖國際物流園、以色列政府貸款甘肅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
新疆自治區多個已經開工或即將開工的農業、能源、交通項目已經確定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目前已經明確將在今年啟動實施一批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全局具有引領作用的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
目前已知的相關項目包括新疆物流合作基地、科技合作交流中心、中塔農業示范園區、中哈農業示范園區,以及涉及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能源多領域的中哈產能合作項目等。
事實上,“一帶一路”的概念股相當寬泛,還包括中國企業走出去向東南亞、中亞發展的利好趨勢。據媒體報道,浙江省在近日絲路沿線合作項目對接交流會上推出重點項目54個,38家企業參與,投資及合同總額為156.86億美元。該省商務廳廳長周日星表示,浙江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以經貿合作為起步,充分發揮在全球輕工、日用消費品生產和國際采購的優勢地位,優化浙江產業和企業的沿線布局,擴大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領域和規模。
六大政策股之三:自貿區擴容
去年以來,自貿區政策股最沒懸念。中央通過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之后,自貿區再度升溫。天津、福建和廣東三地的金融業、貿易物流、園區開發等相關領域獲受益。
甚至,誰將是內地第一個自貿區也成為了極大的想象空間的事情。
僅以蘭州為例,據了解,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主體工程建設已完成90%,將爭取6月低封關運營,而以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為申報核心區的蘭州自貿區申報材料也已批轉到商務部辦理,如果獲批,蘭州將成為內陸首個自貿區。
據了解,目前,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主體工程建設已完成90%,將確保在今年6月底封關運營。在建設的同時,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目前已引進項目10個,計劃總投資21.66億元,其中簽約項目9個。同時,已有39家企業注冊入駐綜合保稅區。
目前,國務院已將甘肅省提交的中國(蘭州)自由貿易區申報材料批轉到商務部辦理,如若獲批,蘭州將成內陸首個自貿區。
六大政策股之四:京津冀一體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作為本屆政府重點提出的區域發展決策,同時也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京津冀一體化勢必帶來巨量投資。《規劃》包括總綱、實施細則和具體名錄,細則中包括交通一體化細則、環保一體化細則和產業一體化細則。作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重要工程,京津冀一體化將帶來巨量投資,并產生大量的投資機會。據財政部測算,京津冀一體化未來6年需要投入42萬億元。
根據交通部公布的《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到 2020 年,將著力打造京津冀“一環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體化體系。此外,到2020年環京津地區各城市客運將形成1小時交通圈,貨運形成12小時通達圈,同時建成全國第一大港口群。交通一體化將帶來許多重大投資項目,給基建、交運、港口、建材等相關產業鏈帶來機會。 京津冀地區治理霧霾壓力山大。在2014年空氣質量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京津冀城市占據了其中的8席。在一體化的建設發展當中,生態環境保護將成為必不可少的方面,經濟與環境將協同發展。未來或嘗試生態補償,創立生態基金來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這對于區域內環保企業帶來發展契機。
六大政策股之五: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建立體交通走廊,指導意見望年內出臺。
6億人口,11個省市,作為長江流域最發達的地區、全國高密度的經濟走廊之一,經濟發展,交通先行。在建設長江經濟帶的進程中,以沿江重要港口為節點和樞紐,統籌推進水運、鐵路、公路、航空、油氣管網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力量。
2013年,長江干線貨運量達19.2億噸,同比增長6.7%,穩居世界內河貨運量首位,未來長江航運將更加繁忙。不少專家認為,要快速提升長江航道運輸能力,需要建設立體交通走廊,讓長江“供血能力”更足。
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長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如果長江北岸、南岸都有相應的高等級的陸路通道,水運和陸運就可以有效配合,大幅提高長江流域運輸能力。
構建立體交通體系的重要性,已在沿長江11省市達成共識,尤其是中西部省份。5月5日,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時表示,要抓緊建設湖南內陸水、鐵、空口岸體系,加強“一湖四水”航道疏浚。
重慶市交通委員會提出,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著重完善重點港口集疏運通道,加快果園港進港鐵路專線建設,抓緊研究并推進萬州新田、涪陵龍頭山等港口的鐵路進港工作,確保及時形成港口綜合集疏運體系,促進鐵公水聯運發展。同時,抓緊啟動沿江貨運鐵路通道的研究論證工作。
《湖北省長江經濟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目標:長江干線航道的通航能力大幅提升,干支直達的水運網絡不斷完善。以武漢新港為龍頭的長江中游現代港口體系基本形成,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地位進一步增強。
江西省日前出臺《關于全面擴大開放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升級的意見》,提出依托滬昆、向莆、京九、贛龍鐵路干線,加快形成至上海、寧波、廈門、深圳的鐵海聯運五定班列運輸網絡;大力推進水運口岸平臺建設,加快環鄱陽湖港口建設,振興“千年贛鄱黃金水道”。
長江經濟帶中的這一連串動作個個都值得關注和期待。
六大政策股之六:土地流轉與城鎮化
中央年初印發的《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伴隨著方案的出臺,業內預計政策將持續激活土改板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政策將持續催化土改板塊。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將對我國農村和農業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農村建設用地流轉將主要為農業發展帶來土地變革機遇,對于農產品下游產業鏈來說,將面對更加穩定的市場環境,預計A股市場土地流轉主題可能會反復出現。
有分析師早就認為,今年土地流轉的投資機會明顯不同,以往只是概念吹風,而今年有現實的緊迫性。從農用地流轉的角度看,農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有望給農業類上市公司帶來三方面利好:坐擁農地上市公司價值重估帶來的投資機會(利好擁有大量農地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參與土地流轉帶來的業務擴張機會(利好種植業、養殖業龍頭企業);農資市場新秩序的建立帶來的投資機會(利好種業、農業機械、農藥化肥行業龍頭)。
城鎮化是一個老主題的概念股,很多人認為沒有新意,但當三農中土地流轉與城鎮化統籌考量的話,就會發現這一概念股也值得持續關注。土地流轉速度逐步加快之后,必然會對農村土地政策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得農村的城鎮化成為我國經濟新的成長點。
有分析師認為,土地流轉概念之所以受到主力資金的追捧,其實質是在城鎮化的推動下,相關上市公司對擁有的土地資源價值不得不進行資產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