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是指某些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變及功能紊亂為主的結腸疾病。該病病程纏綿、反復發作,可達數十年之久,而且患者十分痛苦。患者除了配合醫生治療外,平時還應做好自我護理,才能使疾病緩解。
注意飲食禁忌
慢性結腸炎患者對飲食的要求比較高,如牛奶等食物不宜食用,有些特別敏感的患者食用牛奶后,很快就會出現腸鳴、腹瀉。各種新鮮瓜果,如西瓜、香瓜、黃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梨等大都比較寒涼,有的還有滑腸的作用,會導致腹瀉頻繁發作。葷類食物,如紅燒肉、排骨、肉餡包子、餛飩及雞鴨燉煮的濃湯等,都含有較多的動物類脂肪,也不宜食用。

腹痛、腹瀉者易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飲食。患者食用少渣飲食,可以減輕高纖維素成分,避免給結腸黏膜帶來損傷。患者易多進食溫、軟、易消化的食物,如面片湯、雞蛋羹等,忌暴飲暴食。
常吃銀花紅薯粥
腹瀉緩解后,患者可把紅薯切成小塊,取金銀花3~5克、生姜10克用布包好,加入粳米煮飯、煮粥均可。每天吃2餐,堅持三四個月,可以逐步收效。紅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吸附腸道毒素;紅薯中的大量維生素E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能促進潰瘍面的愈合;紅薯中豐富的胡蘿卜素對腸道上皮組織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在紅薯飯內加入金銀花可增強抗菌、抗炎的功能,與生姜調胃和中的作用相結合,能使慢性結腸炎減少發作。
腹部保暖 慢性結腸炎患者,絕對不能讓腹部受涼。腹部著涼后,腸道遇冷刺激會出現痙攣,非常容易引起疾病復發及加重。
有氧運動別太累
運動可提高人的抵抗力,從而預防結腸炎的發生。經常做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等,每天半小時,可減輕患者的癥狀。但患者運動時不要太累,這是因為慢性結腸炎患者身體素質較差,過度疲勞容易導致疾病復發或加重。另外,患者運動后不能立即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