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出頭的廚師劉先生在廚房干活兒時因起身動作太快閃到了腰,有點兒痛。劉先生一開始沒在意,不料午睡時腰痛越來越厲害,連翻身都困難,起來后腰也不能彎了。在工友陪伴下,他立即到醫院檢查。外科醫生發現劉先生第4、5腰椎旁有壓痛點,肌肉強直,隨后做腰部CT報告,顯示第4、5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化,腰椎小關節紊亂。
在外科門診中,像劉先生這樣突發腰部疼痛的患者較多。中老年人頸腰椎發生退行性變化,會加劇腰部急性疼痛發作的頻率,最常見于活動度最大的第4、5腰椎或骶1部位的腰椎。
臨床上,遇到這類腰痛難忍的病人,患者要立即到正規醫院看專科醫生,有條件的應做腰部CT檢查以明確診斷。
腰痛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在臨床上很常見。成年人中,80%的人在一生中不同的階段出現過不同程度的腰痛癥狀。可引起腰痛的疾病有很多,常見的有腎臟疾病、腰椎疾病、風濕免疫病、婦科疾病等,那么怎樣初步判斷自己所患的疾病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腰痛就意味著“腎”出了問題,這是因為國人對腎比較重視。一方面源于中醫對腎的描述。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中醫比西醫的腎臟功能含義更廣),人的性功能也歸它所管。另一方面源于人們對腎臟疾病嚴重后果——尿毒癥的恐懼,所以一旦出現腰痛,很多人便開始擔憂是不是腎臟出了毛病。實際上只有幾種腎臟疾病會導致腰痛。1.泌尿系結石:常有劇烈的腰痛,多伴有惡心嘔吐、血尿。2.急性腎盂腎炎:常有尿頻、尿急、尿痛、畏寒、發熱。3.腎梗塞:多見于有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患者,一般叩擊腰部疼痛會更加明顯,腎炎之類的疾病一般腰痛不明顯。
在生活中,職業特點為長久站立、久坐,或固定于某一姿勢的人易患上腰痛。這種情況最多見的是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一般活動后腰痛逐漸減輕,叩擊腰部反而舒服,這是與腎臟疾病鑒別的要點之一。
不少年輕人出現腰痛、背部僵硬,常在夜間痛醒,活動后反而加重。如果家庭成員中也有類似的情況,就要警惕一種風濕性疾病——強直性脊柱炎。這種疾病可引發脊柱關節僵硬、駝背等嚴重后果,因此需要盡早到醫院進行腰椎X線片、骶髂關節CT或磁共振等檢查,以早期明確診斷。
老年人腰痛最常見的原因為腰椎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癥。但如果出現持續性的腰痛不緩解,癥狀逐漸加重,則需要警惕是腫瘤轉移至腰椎,導致椎體破壞,出現壓縮性骨折。此外多發性骨髓瘤也可以侵犯腰椎,會導致腰椎破壞。
盆腔炎癥亦可引起腰痛,常見的癥狀有白帶增多、異味等,有此類癥狀的女性需要及時到婦科就診。
還有,做家務時可以把案板增高。中年人還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避免彎腰拿東西。如果要拿,正確的方法是先蹲下來,將東西緊緊收在腹部,再慢慢站起。很多家務需要長時間彎腰,如拖地板、做飯。腰痛嚴重的朋友,要減少做家務的時間,或對生活用品做一下改裝。比如使用較長的拖把或跪在地上擦地板,將案板加高等。在平時站立時雙腿盡量分開,增加身體的支撐。雙腳并攏站立時,扭轉腰部,再改為分腿站立扭轉腰部,后者腰部會感覺輕松很多。站的時間長了,可以蹲下來30秒鐘,很多時候,腰痛會奇妙地消失。或者,在你的腳前面放一個小板凳,將雙腳輪流放在上面,放松腰部。一條腿站著,另一條腿跪在椅子上,你的腰椎會感謝你。
日常走路時,盡量少拎東西。走路時盡量不要拿東西,盡量減輕手袋的重量。盡量小步快走,收腹挺胸。在腰痛的家庭康復方案中,每天快走半小時(時速6公里)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已經腰部不適,高跟鞋、船鞋都可能對腰椎造成損害。高質量的旅游鞋、軟底鞋會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