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人,經歷過太多的人生滄桑,知道平安過日子最重要,如果意外地有一些快樂可以品嘗,那就謝天謝地了。這樣想,有點兒太消極,積極的,我們還可以主動替自己制造快樂呢!
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家柳波莫斯基小姐在《臨床心理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確認下列五件事情可以替我們制造快樂:
第一,充滿感激。
有空閑的時候,我們可以坐下來,慢慢喝一杯自己喜歡的飲料,或是輕輕地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然后,開始回想以前受過別人幫助的事,仔細回味,讓感激的心情洋溢全身,慶幸自己運氣怎么那么好,此時,快樂就把自己包圍了。

更進一步,可以試著打電話給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者寫一封信向他(她)表示感謝。快樂心情會持續更久。
第二,保持樂觀。
俗話說:“天塌下來,有身材高大的人撐著。”或說:“船到橋頭自然直。”都是勸人要保持樂觀,日常生活里不要自尋苦惱。但是,有些人卻做不到這一點,常常憂心這個、苦惱那個。當我自己也有這種傾向、煩惱不已時,我就想,眼前的麻煩不算什么,未來可能有更大的災難呢!這樣想,心情馬上好轉,就可以開心過日子了。
例如,有一次我買大型電器用品發現買貴了,多花了兩三千元,心里嘀咕不已,念頭一轉,常騎摩托車出游的我若一不小心摔倒或被撞,受傷又修補車子,得花上好多錢呢!兩相比較,就不愁苦了。
第三,正面思考。
凡是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我們自己也不例外。因此,凡事往正面去思考,欣賞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過錯,這樣一來被別人氣得要死的狀況就不容易發生了。
每天晚上臨睡前,仔細想想白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情,想得仔細,慢慢咀嚼享受,微笑就會浮現在嘴角。就算一整天都沒有碰到什么幸運的事,至少平平安安度過了一天。
第四,發揮所長。
小時候,我常聽父親說就算是再瘦弱的馬,也有一踢之力,以此類推,任何人都具備專長,若能充分發揮出來,一生一定過得快樂無比。
我運氣很好,十幾歲的時候就發現自己講話幽默有趣,很適合教書的工作,然后,愛寫文章,報章雜志樂于登出,于是,我早早立下志愿,要當老師,也當作家,結果,我一生樂而忘憂,還當選為全國特優教師,寫了將近50本書,擁有很多的讀者。
第五,多做善事。
“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是一句流行甚廣的老話,這種老話往往就是真理。行善助人的時候,人體內自然涌現出一種高貴的情操和溫暖健康的激素,一定使人快樂無比。
人年紀大了,找出時間來,按照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到處去當志愿者幫助別人,常常累積快樂因素,日子一定過得很有趣,也具備了健康、長壽的基礎,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報,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