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顧準的探索和貢獻

2015-04-29 00:00:00張曙光
炎黃春秋 2015年7期

顧準是中國20世紀少有的思想家。他兩進經濟所,兩次被打成右派;嚴酷的逆境和非人的遭遇不僅沒有壓彎他的脊梁,反而激勵他頑強地抗爭和不斷地探索。他不僅在經濟理論上有重要的建樹和貢獻,更在政治學和政治哲學以及歷史學和歷史哲學上有驚人的創造和發展。他提出和初步回答了“娜拉出走以后怎樣”,即革命勝利以后怎樣這一關系到中國和人類命運的大問題。在思想專制主義盛行的情況下,顧準不僅為中國學術理論界挽回了面子,而且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

今年是顧準誕辰100周年,作為曾經與他有過交往的人,撰寫此文,以示紀念。

1.理論貢獻

(1)市場調節理論

1949—1984年,甚至到1992年,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一直是中國經濟理論討論的中心問題,不僅充滿著理論的爭論,而且受到嚴厲的政治批判。除了孫冶方的價值論以外,顧準1957年發表的《試論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原載《經濟研究》,1957年第3期。),可以說是其中的名篇。該文在以下4個方面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教條,也超越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愧為中國“市場經濟第一人”。

一是顧準批判了斯大林的觀點,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商品生產,“其原因是經濟核算制度的存在,不是兩種所有制并存的結果”(《顧準文稿》,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96頁。以下只注頁碼),進而認為,“社會主義經濟是實行經濟核算的計劃經濟”,“是計劃經濟和經濟核算的矛盾統一體”(第102頁)。“經濟計劃是用經濟核算來補足的”,“經濟核算制所提供的數據是計劃制定的根本依據之一”(第99頁)。

二是斯大林和蘇聯教科書把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統一之流割裂成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部分:個人消費品是商品,生產資料不是商品。顧準第一個指出了其中的邏輯錯誤,既然從集體農莊及其莊員的消費品是商品推及全部個人消費品是商品,那么,按照同樣的類推解釋法,也適用于生產資料,即從集體農莊購買的生產資料和集體農莊從國有企業購買的生產資料是商品,也應當推及全部生產資料是商品。

三是顧準認為,經濟計劃“是全局性、關鍵性的計劃”,“不是洞察一切的,對全部生產分配與產品轉移規定得具體詳明、絲毫不漏,因而是絕對指令性的計劃”(第98頁),全社會統一的經濟計劃“是‘某種預見,不是個別計劃的綜合’,因而它更富于彈性,更偏向于規定一些重要的經濟指標,更減少它對于企業經濟活動的具體規定”(第 102頁)。

四是經濟核算是運用價值規律的基本方式之一,社會主義由于實行經濟核算,“價格成為調節生產的主要工具”(第101頁),只要承認價值規律對于經濟計劃的制約性,承認價格是生產和消費間聯系的紐帶,那么,“自然的結論就是,價值規律既調節生產,也調節流通;既調節消費資料的生產和流通,也調節生產資料的生產及其轉移過程”(第120頁)。這才是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真正發揮作用的價值規律。

顧準上述觀點今天看來似乎是明日黃花,但在傳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范圍內,卻是相當大的理論突破,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顧準并沒有使用市場經濟之類的概念,但市場機制已經活生生地出現在他的理論思維和政策思想中。該文1957年曾被當作右派言論受到批判,(張純音、劉澤曾、桂世鏞、張卓元:《駁斥顧準關于價值規律的修正主義謬論》,載《經濟研究》,1957年第6期。)20年后卻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理論的先聲。

(2)“糊口經濟”和饑荒理論

在《商城日記》中,顧準提出了“糊口經濟”的概念,用以解釋中國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現實,并通過毛澤東如何消滅“糊口經濟”,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選擇,解釋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饑荒的釀成和后果,從而構造了一個新的饑荒理論。這是顧準在經濟理論上最重要的貢獻。

所謂糊口經濟,顧名思義,就是全部經濟生產都是為了填飽肚子,也只能勉強填飽肚子。當時甚至到1978年,中國的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農業中就業的勞動力占70%以上,基本格局的確是幾億人刨食吃的“糊口經濟”。其特征有,一是自然經濟和自給經濟;二是存在廣泛的稀缺和嚴重的匱乏,但不存在相對于有貨幣購買力需求的短缺;三是以生存為第一要義,以滿足最基本的需要為唯一目的;四是沒有經濟剩余,也沒有儲蓄和積累,充其量是一種簡單再生產,甚至連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維持。

中國存在“糊口經濟”有必然性。據顧準分析,各省的條件很差,人口稠密,個別年份和個別地區除外,幾乎“無一省不旱,無一省不災”。于是,對地球開戰,“啃山吃水,消盡自然資源,若非災荒一兵一匪,必是治山治水,慢性饑餓和死亡”(《顧準日記》,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184頁;以下簡稱《日記》)。顧準以商城案例加以論證,“商城全縣平均,每人不足耕地一畝,還包括北部平原黃泥巴地在內。1929年以前,商城紅了,又變白了,死了一批,走了一批,但人口/耕地比例,若有確(不)(這里的“不”字,可能是筆誤,故放在()內。)切數據,目前必低于1927年以前”(《日記》第185頁)。因此,吃飯問題確是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后治理中國最大的問題。

針對艾奇遜預言中國共產黨解決不了吃飯問題,毛澤東指出“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 1515頁。)推動了人口的快速增長,1950—1960年,人口從5.5億增加到6.6億,“糊口經濟”也愈演愈烈。顧準以商城的實際給予確證,“彭鐵不過三十,四個孩子。黃渤一家十五口,其中孩子九個,沒有超過九歲的”(《日記》第185頁)。在這種“糊口經濟”和人口大量繁殖的情況之下,“農村不會有積累,所能積累的只是自然增殖的過剩人口”(《日記》第186頁)。在這里,顧準不僅準確地描述了中國農村的經濟現實,而且揭示了中國當時體制下的人口規律及其與“糊口經濟”之間的關系。

面對這種經濟現實,毛澤東不僅提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任務,而且確立了15年超英趕美的目標。怎樣實現這樣的任務和目標?顧準指出,“1953年以前他(指毛澤東——引者注)不懂,以后他逐漸懂得了,并且摸索一些解決辦法,他試過好幾個藥方,結果選擇了現在的藥方——馬列主義的人口論,恐怖主義的反右斗爭,驅饑餓的億萬農民從事過度勞動,以同時達到高產、高商品率的農業和消滅過剩人口——最堂皇,又是最殘酷、最迅速、最能見效的辦法”(《日記》第232頁)。為此,毛澤東“建立了一套實現這一辦法的體制,經多年經營,已經成功”。其結構如下。

甲、公安戶籍體制。有此一條,災區農民,無法流入城市,每天吃菜一頓,也不能再外出逃荒。

乙、人民公社,依然是產業軍體制,它把純粹農村結構組織成營連,并可以從中隨時組成野戰(如水利)隊伍。

丙、公共食堂,把農村糧食消耗徹底控制起來,使“糧食出荷”不足以造成駭人聽聞的個別餓死人事件,饑餓限于慢性,死亡起于腫病。醫生若說是餓死的,醫生就是右派或右傾機會主義者。所以,在憲法有居住自由這一條規定之后,有逃竄犯的名目(《日記》第184頁)。

通過這套體制,政府就能控制生產、分配、消費和整個社會經濟生活。控制生產和分配的辦法是“征購”和“核產”,“所遵循的唯一原則是根據上級的指標定產量,根據上級的意圖做調查”(《日記》第183頁),于是形成高指標,大征購,甚至把口糧和種子也拿走。控制生產和分配是為了控制消費,“公共食堂成為糧食消費管理——管得徹底無比的武器”(《日記》第149頁)。

實施這套體制,就把勞動力的價格壓到不能再低,并阻止城鄉勞動力流動,一方面為工業生產和城市建設提供極其廉價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可以迅速進行積累,不僅可以動員七千萬人上山搞水利,煉鋼鐵,而且“大小工業都可以不計成本地建立起來,還有剩余,那么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商城的戲院就應運而生了”(《日記》第196頁)。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造成了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大饑荒和嚴重的經濟危機。《日記》真實地記述了當時的情況,并總結出饑荒中死亡的規律:病了,腫了,“走”了。缺糧和餓死人從1959年冬就開始了,顧準該年11月的日記就記有“劉引芝的父親死了,腫病——勞動過度,營養不足。縫紉室張的哥嫂幾乎同時死亡,也是腫病”(《日記》第139~140頁)。“柳學冠母弟同時死了,楊柔遠母親死了。夏伯卿家死了人。張保修家死了人”。“八組黃渤家中,老婆、父親、哥哥、兩個孩子,在一個半月中相繼死亡。這個家庭特別大,……十五個人中死五個,則死亡比例不算小了”(《日記》第177頁)。同時“商城發生人相食的事二起。19日城內公審,據說20日要宣判。二起人相食,一是丈夫殺妻子,一是姑母吃侄女”(《日記》第183頁)。

一邊是餓殍遍野,人相食,一邊是朱門酒肉臭。顧準揭露說,“在此哀鴻遍野之時,商城生活水平高的人還有的是。蔡璋說,他那兒住著城關公社的黨委書記,天天吃肉,天天吃油炸饣果”。“沈(萬山,勞改農場的場長——引者注)公開地吃,雞、肉常有”(《日記》第188~189頁)。

顧準明確指出,“二三年以后來統計人口,就會知道大躍進實行Malthus(馬爾薩斯)主義”,“強迫勞動,慢性饑餓和死亡,是大躍進必不可少的產物,也是新的人口問題的解決之方”(《日記》第146~147頁)。顧準堅決表示,“我不忍參加這個剿滅人口的向地球開戰的戰役”,在“新局面開始前,沉默自全,跟著走,記錄歷史,使這個時期的真相能夠為后人所知”,并堅決主張改弦易轍,代之以“坦率、開明、寬恕、人道主義、文明”的方式,“這意味著糧價的提高,農村糧食供應尺度放寬,公共食堂向取消而代之以嚴格的工資制”(《日記》第186、187頁)。

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瑪亞蒂·森深入研究了貧困、饑餓和饑荒,寫下了《貧困和饑荒》(1981)、《饑餓的政治經濟學》(1990)、《以自由看待發展》(1999)等,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反貧困和反饑荒理論,其中也討論了中國的饑荒問題。他認為,“貧困必須被視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剝奪,而不僅僅是收入低下,而這卻是現在識別貧困的通行標準”。“在分析饑餓現象時,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個人和家庭所擁有的、用來建立對足夠數量的食品具有所有權的實質自由”。饑荒甚至會在糧食生產絲毫沒有下降甚至糧食可供量高峰期發生,即使饑荒確實與糧食生產下降相聯系,“我們還是要超越產量地統計數字,進一步去解釋為什么一部分人口喪失了生命,其他人則安然無恙”。“饑荒的防止非常依賴于保障權益的政治安排”,“在正常運作的多黨民主制中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次饑荒”,“如果沒有選舉,沒有反對黨,沒有不受審查的公共批評的活動空間,掌權者就不會因為防止饑荒失敗而承受政治后果。而在另一方面,民主會把饑荒的懲罰作用傳遞給統治集團和政治領導人,這就給了他們以政治的激勵因素去試圖防止任何有威脅性的饑荒”。“政治權利與經濟需要之間的關系,就防止饑荒這個特定問題而言,可以通過考察中國1958—1961年的大饑荒來加以說明。即使在最近發生的經濟改革以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很多重要方面就一直比印度成功得多。例如,中國的平均壽命期望值的增長大大高于印度,而且遠在1979年改革之前,就已經非常接近于現在達到的高水平(出生時壽命期望值接近70歲)。即便如此,中國在防止饑荒上曾有重大的失敗。在中國1958—1961年間的饑荒中,許多人未能幸免。20世紀50年代后期發動的所謂‘大躍進’是一個重大的失敗,沒有一個自由的新聞傳播體系,政府聽到的是它自己的宣傳和爭著向北京邀功的黨的地方官員粉飾太平的報告”。(阿瑪亞蒂·森:《以自由看待發展》(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85、162、163、168、177、178頁。)

如果把顧準的記述與阿瑪亞蒂·森的分析加以比較,就可以看出,關于饑荒理論的一切要素在顧準那里已經提及,只是未曾展開,不曾成文,而關于中國大饑荒成因的分析,雖然森也強調了政治民主和實質自由的重要,但顧準的分析則要深刻得多,具體得多。從時間來看,顧準的記述比森的分析提前了整整20年。這是相當了不起的。如果顧準能夠有森的研究條件,那么,他在這方面的理論創造也許不在森之下。

(3)政治學和政治哲學理論

顧準的政治學和政治哲學理論博大精深,也未形成完整的體系,概括起來,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關于民主政制和專制政制。縱觀全部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五花八門,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民主政制,一類是專制政制。前者大多生發于西方國家,立足于希臘的海上文明;后者散布于大陸國家,奠基于陸上文明。在民主政制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三件事情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希臘的城邦制度,二是基督教的歷史演進,三是騎士軍制和騎士精神。顧準緊緊抓住這三個方面,說明了希臘的海上文明為什么以及怎么樣形成了民主政制,而大陸國家為什么以及怎樣走上了專制政制的道路。

二是關于直接民主和代議民主。顧準以簡潔的語言概括了西方社會從直接民主到代議民主的發展和變遷,認為代議民主是“一種復雜精巧的、適合于廣土民眾國家實行民主政治的制度——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一種足以代替它的制度,雖然它極不完善”(第271頁)。如果在廣土民眾的國家實行直接民主,到頭來只能成為實施“儀仗壯麗、深宮隱居和神秘莫測”的君王權術的偽善借口。

馬克思《法蘭西內戰》的基調是,批判議會清談館,推崇人民當家做主的直接民主,并據以把“法蘭西政制”作為人類社會未來的政治圖景。顧準認為,這是“復共和羅馬之古,亦即復直接民主之古”(第380頁)。列寧也相信直接民主,并親自加以實施,結果是,一切權力歸蘇維埃變為一切權力屬于黨,再變為一切權力屬于斯大林。直接民主的口號是人民當家做主,這實際上是一句空話。“我們實際上不可能做到人民當家做主,那一定是無政府。我們所要的是,不許一個政治集團在其執政期間變成皇帝及其宮廷”(第386頁)。為此,唯一行得通的辦法,是使行政權不得成為獨占的,是有人在旁邊覬覦的,而且這種覬覦是合法的。

三是關于資本主義和“異化”批判。顧準認為,“資本主義并不純粹是一種經濟現象,它也是一種法權體系”(第335頁)。在他看來,馬克思之所以強調“資產階級是指占有生產資料并使用雇傭勞動的現代資本家階級”,“顯然是因為他悲嘆喪失了生產資料的勞動者被他的勞動生產所異化了——這是他的根本的哲學命題,是他的社會主義革命學說的出發點,是他堅持主張,社會主義不再存在商品關系(這是他稱為拜物教的一種關系)和價值范疇的原因”(第339頁)。正因為如此,馬克思的《法蘭西內戰》才無視歷史發展,倡導和推崇直接民主,“一方面要消滅異化,一方面也是復古”(第380頁)。

顧準還對現代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進行了批判,不僅明確指出,“現在帝國主義變了,資本主義也變了”,而且說明了資本主義還有生命力的原因,“在于他們不限制,相反還在發展批判”(第360頁)。

四是關于民主科學和進步史觀。顧準界定了科學精神,認為科學精神與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是一回事,它與權威主義是水火不相容的。“所謂科學精神,不過是哲學上的多元主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第364頁)。而哲學上的多元主義貫徹到政治上也是多元主義,那就是允許各種政治主張的存在,實施徹底的批評自由。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顧準反對歷史目的論,主張進步的歷史觀。他明確指出,哲學上的多元主義就是否認絕對真理的存在,否認有什么事物的第一原因和宇宙、人類的什么終極目的。而主張第一原因和終極目的,是基督教的傳統,是哲學上的一元主義和政治上的權威主義的根據。

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建立共產主義,就是要在地上建立天國,建立一個沒有異化、沒有矛盾的社會。這是徹底的幻想。革命家都是民主主義者,革命家一旦樹立了一個終極目的,并為之而奮斗,那么,他為了達到這個終極目的,就會不惜犧牲民主,而實行專政。

五是關于理想主義和經驗主義。顧準認為,一切認識都離不開經驗,而從經驗歸納概括得到的認識的真理性,“從來都是,今后也將幾近于完全是,相對的”(第431頁)。“說‘真理是絕對的’或‘能夠是絕對的’這個判斷難于成立,并不是因為它絕對化了。而是說,它沒有得到任何經驗的證實”(第433頁)。恩格斯和列寧所謂按人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歷史的終極目的來說,認識是無限的,真理是絕對的。這種絕對真理理論來自基督教,來自為基督教制造出來的哲學體系,即黑格爾體系。正如全能的上帝是哲學上的第一原因和終極目的的形象化一樣,這是唯理主義。

馬克思的哲學是黑格爾與培根的神妙結合,其結果是,從政治上說,它賦予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以神圣性——宗教的神圣性。從哲學上說,此前的唯物論幾乎都是經驗主義的。到馬克思,唯理主義和唯物論結合在一起,稱為辯證唯物主義。其實,唯理主義的理性是人的一種心理能力,唯理主義必然是唯心主義,而真正的、首尾一貫的唯物主義,必須是經驗主義的。

在揭示了理想主義的唯理主義實質以后,顧準堅定地走向了經驗主義和多元主義。他說,“當我愈來愈走向經驗主義的時候,我面對的是,把理想主義庸俗化了的教條主義。我面對它所需的勇氣,說得再少,也不亞于我青年時走上革命道路所需的勇氣。這樣,我曾經有過的,失卻信仰的思想危機也就過去了”(第432頁),“我自己也是這樣相信過來的。然而,今天當人們以烈士的名義把革命的理想主義轉變成保守的反動的專制主義的時候,我堅決走上徹底經驗主義、多元主義的立場,要為反對這種專制主義而奮斗到底!”(第454頁)

2.思想探索

在學術思想,特別是饑荒理論以及政治學和政治哲學方面,顧準的確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確立了其在20世紀中國思想界的地位。這是經過了長期探索和艱苦的認知過程,付出了血的代價才達到的。

(1)探索過程

顧準的探索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初受到處分以后開始的,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萌發期。從1952—1956年蘇共二十大前,主要是在黨校學習期間進行的。在這個階段,顧準的探索既是從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的,也完全局限在馬克思主義的范圍內。

在黨校期間,顧準系統閱讀了《資本論》和馬克思主義的其他經典著作,雖然是如饑似渴,但也是狼吞虎咽,沒有經過自己的咀嚼和思考,沒有發現其中與實際不相符合之處,對其解釋能力和預言能力發生懷疑,而是完全贊同,極力推崇。他閱讀《資本論》后寫道,“今天又讀了《資本論》的四、五、六三章。誠如方毅所說,真好呀!馬克思對工業過程和技術經濟過程的總括和研究,對各種經濟形態,一直到古代社會的經濟分析,對資本家的憎恨,與對工人階級的愛,對鐵的法則的科學的冷靜的態度,淵博的知識,美麗的文章(不很好地讀,還看不出文章的美麗),真是使資本論是政治宣言,科學著作,與文藝作品”(《日記》第22頁)。

顧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他過去沒有認真讀書,現在讀了,更覺得自己的不足和淺薄,把精力主要放在學習和吸收上面;另一方面,也與他仍然存在某些幻想有關。然而,讀書為他進一步的探索打下了基礎,一是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二是讀了不少歷史著作,確立了歷史觀;三是明確了今后的工作選擇,去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思想理論上進行探索。

第二個階段:耕耘期。從1956年蘇共二十大到1962年,主要是在勞動改造中進行的。這時,顧準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蘇聯和中國的實踐聯系起來,加以比較,開始從懷疑到批判,從解構到揚棄,從反思革命,到關注革命勝利以后怎樣的問題。

30年代正是職業生活的上升期,顧準放棄了在會計專業方面的遠大前程而投身革命,除了家庭不和外,有兩大原因:一是民族危機,“眼看拯救民族的危亡,南京政府是不行的了,目光就轉向了中國共產黨”(《顧準自述》,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18頁;以下簡稱《自述》);二是蘇聯的榜樣,“30年代初期我思想開始轉變,走上革命道路的時候,蘇聯的影響,斯大林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自述》第242頁)。到了50年代,第一個問題已經解決,第二個問題在蘇共二十大前后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就成為顧準思想真正轉變的開始。

1956年2月24日晚,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做了《關于斯大林個人迷信》的秘密報告,揭露了斯大林的個人迷信,獨裁專斷,特別是在肅反中濫殺無辜,殘害忠良,令人發指。顧準聽到傳達以后,對蘇聯和斯大林的看法發生了“從‘圣潔’到‘嫌惡’這樣巨大的變化,不免使我對革命發生了某種程度的‘幻滅’之感”(《自述》第242頁)。不過,顧準這時對中國的問題還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緊接著,1957年的反右派斗爭徹底打碎了顧準的良好愿望,與蘇聯和斯大林相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顧準本人也被殃及。在黑龍江考察中,顧準以嚴正的立場和鮮明的態度,拒斥了蘇方的大國沙文主義,捍衛了我方的正當權益,反被誣為反蘇反共,并因此而被打成右派,開除黨籍。“由此我決心要‘進行探索’,而不是躺倒不干”(《自述》第243頁)。

到了1959年,顧準的探索有了初步的結果。他從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預言與現實的背離中發現了問題,開始對馬克思的理論體系發生懷疑。起初,他只認為馬克思把辯證法用過了頭,指出了問題的癥結,卻看錯了歷史的進程,并提出一個基本問題,“一個問題是解決了——對未來的瞻望。但理論問題并未獲得解決,到底是跟馬克思主義的基調分手?還是仍舊可以服從這個基調?”(《日記》第106頁)接著,他進了一步,從哲學上發現了馬克思的理論錯誤。他說,“無論如何,辯證法作為認識過程的描述和認識規律則可,作為世界圖式則不可。……歷史唯物主義隱含著一個黑格爾歷史哲學的前提——存在一個必然規律,這個必然規律向著共產主義的完成。我接受經濟學的分析,但拒絕黑格爾的圖式。……我相信人類的不斷進步,我注目現世,不信有什么地上天國。……絕對真理不外是神界或神界的化身。絕對主義——專制主義,原是與辯證唯物主義有血緣關系的東西。這是不可以忍受的東西”(《日記》第118~120頁)。這樣一來,顧準就完成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解構和批判,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人類認識的一個階段和一個片面,而不是終極真理和人類思想的指南,并且基本完成了他的理論轉向,從理想主義轉向經驗主義,從一元主義轉向多元主義。

被打成右派以后,1958年5月—1962年3月,顧準先后被下放到河北贊皇、河南商城、北京清河飼養場等地,進行勞動改造。這時,顧準跌到了社會的最底層,也從社會最底層得到了真實的信息,使之對中國自身的問題有了真切的認識,從而丟掉一切幻想,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集中力量探索革命成功以后怎樣的問題,盡管這時還沒有使用“娜拉出走以后怎樣”的概括和表述。這期間,有幾件事情對顧準思想的最后定型影響最大:一是勞動改造的實質及其所造成的人格扭曲和社會畸形;二是大饑荒的事實;三是對政治現實的批判。到這里,顧準的探索已經明確了方向,奠定了成功的基礎。這時顧準的探索已經超越了個人的范圍,而集中考慮中國的前途和人類的發展問題,“娜拉出走以后怎樣”的提出和解答已經是呼之欲出的事情。

第三個階段:收獲期。1962—1974年,這是他開拓前進、開始收獲的時期。雖然環境日趨惡劣,干擾和打擊從未間斷,但他探索的決心愈堅,探索的腳步愈穩,探索的行動愈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雖然病魔過早地奪去了他的生命,他沒有完成先西方,后東方,然后探索人類未來的十年規劃,(陳敏之:《人類歷史發展軌跡的探索》,原載《爭鳴與探索》,1996年第9期。)留下了終生的遺憾,但卻為我們留下了《希臘城邦制度——讀希臘史筆記》和《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的不朽篇章。

(2)探索中心

顧準探索的時間跨度很長,論域范圍很廣,但始終圍繞著一個中心,即“娜拉出走以后怎樣”,也就是革命成功以后怎樣的問題。

“娜拉出走以后怎樣”是魯迅先生1926年在北京女子師范學校文藝會講演的主題,而娜拉是挪威劇作家卜易生的劇本《傀儡家庭》(或譯《玩偶之家》)的主人翁,魯迅借助于對娜拉的分析,發表了他對婦女解放的看法。(魯迅:《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1卷,第158~165頁。)如果說魯迅的發問針對的是個體,解決之道是進行社會革命,那么,顧準借助于魯迅“娜拉出走以后怎樣”的發問,則前進了一步,針對的是群體,提出和探討的是革命勝利以后怎樣的問題。(蔣賢斌:《出走:顧準思想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海峽出版社發行集團,2010年,第125頁。)這是千古之問和曠世之問,國人之問和人類之問。而他的全部探索就是要回答這樣的問題。

顧準就此的發問有八次之多,從不同的角度,針對不同的情況,都集中指向一點。第一次是針對法國大革命的發問,“是拉巴斯的反動,而不是革命的國民公會給拿破侖效了勞。不過,我們也可以效法魯迅‘娜拉出走以后怎樣’的口吻,問一下,Robespiere(羅伯斯庇爾)不死,而且徹底勝利了以后怎樣?也許答案是Robespiere(羅伯斯庇爾)自己會變成拿破侖”(第380頁)。

第二次是針對十月革命的發問,“問題還在‘娜拉出走以后如何’。列寧相信直接民主,……結果是,……一切權力歸蘇維埃遞變為一切權力屬于黨,再變而為一切權力屬于Stalin、Khrushchev、Brezhnev(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第382頁)。

后面的發問則指明了解決的途徑。

第三次發問是為了說明議會和黨派問題,明確指出不能用一個消滅一個的辦法來解決,“我贊美革命風暴。問題還在于‘娜拉出走以后怎樣’,大革命要求鐵的紀律,大革命蕩滌污泥濁水,不過,新秩序一旦確立,那個革命集團勢必要一分為二,‘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歷來如此。這時候怎么辦呢?按照邏輯推論,任何時候都要一分為二,你總不能用‘我吃掉你’來解決啊”(第384頁)。

第四次發問旨在論述官僚機構和代議政治,指出“論到奪取政權,Kautsky(考茨基)錯了。論到‘娜拉出走以后如何’,Kautsky(考茨基)對了”(第387頁)。考茨基主張的是和平道路和議會道路,自然不可能奪取政權,但卻是奪取政權后必需選擇的道路。

第五次給出了自己的結論,“我也痛苦地感到,人,如果從這種想象力出發,固然可以完成歷史的奇跡,卻不能解決‘娜拉出走以后怎樣’的問題。‘娜拉出走以后怎樣’,只能經驗主義地解決”(《日記》第432頁)。

以上的論述對于理解顧準的思想和理論太重要了。顧準以及當時的很多青年人,都是飽含著對共產主義的憧憬和巨大的想象力而投身革命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爭得了革命的勝利,而勝利以后怎樣呢?中國的情況與蘇聯沒有什么區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實與理想有天壤之別。一大批革命青年和老革命家都遭到了殘酷的整肅,有的死于革命的槍下,有的被革命投入監牢,有的被迫過著非人的生活,顧準就是其中之一。不論是為了保住地位,還是為了所謂革命的純潔性,居然可以把五千年的文明踩在腳下,一大批知識精英被整得尊嚴盡失,斯文掃地,有的自殺,有的被殺,社會從此斷了脊梁。為了證明“三面紅旗”的正確,不惜以幾千萬人的生命為代價。顧準的發問是切膚之痛和痛定思痛的吶喊,代表了無數無辜為革命而喪生的冤魂未來得及表達的共同心聲,是人類理性煥發出來的天籟之音。這一發問如響徹天際的空中驚雷,使人們重新思考我們的問題。顧準對此的認識不僅是知識,是理解,也是體驗,這種體驗是感性,因為有感情的因素;也是知性,因為有了解和認識的因素;也是理性,不僅是一般的所謂的直覺;同時更是悟性。顧準正是從親身體驗中領悟了這一重大的問題,才使他成為思想界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從以上的討論還可以看出,顧準反思革命,關注革命勝利以后怎樣的問題,但是,他并沒有“告別革命”和“遠離革命”,更沒有“反對革命”,而是對革命采取了一種理性分析的態度,既“贊美革命風暴”,指出了它在蕩滌污泥濁水中的歷史作用,又指出了它的局限,用革命的手段解決革命勝利后怎樣的問題,必然是南轅北轍。蘇聯、中國和其他革命勝利后的悲劇,恰好就出在這里。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顧準不是庸人,也與一般學者不同,而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的冷靜觀察和理性思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穿透事物的本質,厘清復雜問題的界限,給出一般人想象不到,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結論。

(3)探索反思

從以上的記述可以看出,顧準不僅明確指出了革命勝利前和勝利后的情勢不同、任務不同、做法也不相同,而且也揭示出革命勝利后政治治理應當如何做的問題,即建立憲政制度,實行多黨制衡,議會民主。但是,能不能實行,如何實行?顧準既沒有提及,也沒有解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不僅如此,在顧準的認知和理論框架內,這個問題也沒有辦法解決。因為顧準的革命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他曾明確表示,“我反對社會主義嗎?我不。私有財產終歸是要消滅的,我們消滅了私有財產,這很好”(《日記》第392頁)。這就提出了幾個問題需要討論。

首先是關于革命性質和內容的問題。大家知道,世界歷史上發生過英國革命、美國革命、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中國革命等重大革命。馬克思主義產生以來,社會主義者都把這些革命區分為資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革命,前者如英國革命、美國革命,后者如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前者建立的是資產階級專政,后者建立的是無產階級專政。這一區別雖有一定道理,但我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即從革命的實際內容來分析。

英國革命、美國革命等所謂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且只是一種政治革命,目的是在保持原有社會經濟結構的前提下,解決政治治理的方式問題。原有以私人產權為主體的產權結構不變,市場經濟的體制和機制也不變,改變的只是政治體制,即從王權專制走向民主政治;甚至像英國那樣,還可以保持原有政治體制的形式,只改革其內容實質,如實行君主立憲制。而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等所謂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是包括政治革命在內的社會革命,不僅要解決政治治理的方式問題,更要改變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即不僅要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用一種專制代替另一種專制,而且要消滅私有財產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建立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制度。就此而論,兩類革命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內容和目的不同,而且步驟和方法也有別。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前者是在原有社會基礎結構的基礎之上,建造一座新的政治大廈;后者是先建立起一座新的政治上層建筑,然后挖掉原有的社會基礎結構,重新構造一個與其相適應的社會經濟基礎結構,進而改造整個社會和人性。

其次是革命中的突變和漸變、革命前后的延續和斷裂以及路徑依賴和自然演化問題。當時顧準不知道制度變遷中的路徑依賴和自然演化,但對于突變和漸進、連續和斷裂則是了解和清楚的。事實上,他也進行了這方面的分析。例如,他曾經講到了凱恩斯革命,講到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

由于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是政治革命,原有的社會經濟基礎結構不變,因此,在這種政治革命的突變中,社會經濟基礎不僅起著穩定的作用,而且起著內在的制約作用,使得所建立的新的政治治理結構與其相適應;由于多黨制衡和代議民主與私有財產權和市場制度有著內在的邏輯上的一致性,于是,民主政治和憲政制度就是這種政治革命的必然結果。而且,一旦憲政體制得以建立,革命即告完成。與此同時,在這種激烈的變革中和變革后,必然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來補充和完善,也會在不斷出現的矛盾和危機中進行調整。由此可見,在這里路徑依賴和自然演化仍然起著決定的作用。然而,在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中,由于是包括政治革命在內的社會革命,奪取政權,完成政治革命并不是革命的結束,而是社會變革的開始。由于這種變革要消滅私有產權和自由市場制度,必然會遭遇到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普遍抵制和反抗,于是集權專制就必不可免。由于建立和實行公有產權和計劃經濟制度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制度資源,一切都要另起爐灶,必然處于不斷的激烈變革之中。由于這一套制度與多黨制衡和議會民主沒有任何共同的基因,因而路徑依賴必然“鎖定”在不同的方向上。所以,如果說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勝利后,能夠走上民主政治和憲政制度之路,那么,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中國革命勝利后,不僅不可能走上民主政治和憲政制度之路,而且會與之背道而馳。這是歷史的結論。其實,臺灣走向憲政民主的道路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由此可見,顧準雖然提出了“娜拉出走以后怎樣”,即革命勝利以后怎樣的問題,雖然指出了民主政治和憲政制度的前景,但仍然沒有找到走向這條道路的途徑。這個歷史的局限既是明顯的,也是難以避免的。這也是后來者面臨的問題和任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538国产在线|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亚洲第一成年网| 无码AV动漫|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欧美在线|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免费无遮挡AV| 伊人久久影视|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欧美一级色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婷婷色中文网|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综合色在线|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99re|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国产精品第页|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主播喷水|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国产91成人|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精品国产自|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日韩第九页|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超碰免费91|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亚洲黄色高清|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久久夜夜视频| 91啦中文字幕|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久久国产拍爱|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日韩专区欧美| 91丝袜在线观看| 无码丝袜人妻|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黄色片中文字幕| 91九色视频网|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伊人成色综合网|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国产资源站| 五月婷婷欧美| 婷婷亚洲视频|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