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選修課有利于促進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均衡發展,有利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加強高校選修課的教學意義重大。當前高校選修課教學存在開設課程過少學生選不到感興趣的課、班級規模過大課堂不易控制、教師不夠重視上課準備不足、考核形式不科學和教學監控缺位等問題。鼓勵教師多開選修課、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改革教學內容適應選修課教學特點、改革考核方式保證公平公正和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是提高高校選修課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校;選修課;教學;問題;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b)-0000-00
高校選修課作為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才培養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國外一些一流大學在本科的前兩年不分專業,強調博雅教育。在國內有些學生因為選修課上聽的課就改變了讀研究生的學科,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和特長所在。很多理科學生畢業后認為大學選修的文科類課程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幫助。但是,目前高校的選修課在一些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提升高校選修課教學效果的方法顯得十分必要。
1 高校選修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開設課程過少,學生選不到感興趣的課程
很多地方高校辦學的規模不大,院系不多,開設出來的選修課程較少,不能滿足學生的選課要求。學生選擇選修課時,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去選擇,而是沒有其他的課可供選擇,造成不得不選的尷尬局面。有些高校的學生選課時是靠搶課,先登錄進網絡的同學就能夠選的上,而真正對課程感興趣的學生往往不能夠如愿選上自己心儀的課程。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所選課程興趣不濃,經常逃課。
1.2 教學班級過大,課堂控制難道大
在高校選修課的課堂上,經常看到100人以上的學生,教師難以對課堂進行合理的監控。由于人數太多,課堂教學互動難以進行。加上現在的網絡比較發達,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現,學生幾分鐘不看一下手機就感到不適應。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在下面講話、玩手機、睡覺[2]。學生這些消極的上課行為也嚴重影響了教師上課的積極性,進一步導致教學效果差。對這樣的課堂進行有效的監控有一定的難度。
1.3 教師重視不夠,上課準備不足
一些教師對選修課比較隨意,對其重視程度遠不如必修課。在教學規范上也不注重,教案隨意變更。一些老師把必修課上講課的內容照搬到選修課上進行講授,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研究[3]。選修課的學生大多來源于全校不同的院系,如果還按照必修課的教學要求對選修課進行教學,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些老師只顧埋頭念教案,不管學生的反應,教學效果很難保證。
1.4 考核形式不科學,難以保證公平公正
目前對選修課程的考核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有很多老師采用的是交一篇論文的方式進行考查。學生往往在網絡上下載一篇論文草草了事,難以達到考核的公平公正。對所有學生進行閉卷考試在操作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對平時成績的考核,由于課堂規模比較大,也很難對每一位學生的平時表現進行客觀的評價。這就對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是一種不公平,等于放任了上課不認真聽講或逃課的現象。
1.5 教學監控缺位
選修課的教學時間通常是在晚上或者周末,對選修課教師的監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教師的基本教學規范也很難保證,很多教師上選修課的時候不帶教案、花名冊、教學進度表等基本的教學資料,只是帶一個U盤就到教室上課了。教學的規范性不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證,加上很大一部分學生對選修課的學習興趣不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受到挫傷,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2 加強高校選修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2.1 鼓勵教師多開選修課
一些世界知名大學強調博雅教育。我們的高校在選修課程的設置方面可以結合自己的特色,多開設一些選修課程。給老師開設選修課程給予一定的獎勵,以調動老師開設新課的積極性。對一些必須開設的人文社科類課程實行強制開設的方式,例如對理工科背景的學生要求必須要選修公文寫作類的課程;對文科背景的學生要求必須選修科學類的課程,以達到文理兼修的目的。
2.2 改革教學方法
一是對課堂規模過大的班級可以采用分組教學法來應對,將班級從大化小,控制起來就會比較容易。二是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4],讓學生參與進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三是采用案例教學法,將教學內容融入到鮮活的案例當中,這樣就可以做到既生動又深刻,讓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在案例的選擇上也要有所講究,案例要有視頻、圖片和文字等資料,這樣能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
2.3 改革教學內容
選修課的教學與必修課的教學大不相同,不需要知識體系上的完整,需要有的一定的選擇性。一是選擇一些貼近實際生活和工作的教學內容,這些教學內容最好能夠有鮮活的案例資料相配套。二是整合必修課的教學內容,使之模塊化,改變傳統的必修課中對基本概念等基礎知識的學習,在選課課堂上主要講應用類的知識。這樣每一次課都是相對完整的應用性較強的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4 改革考核方式
在選修課的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教學案例開卷考試的方式。這些案例來源于平時的教學,這樣的考試可以輕易區分出學生平時的出勤和聽課情況。這一考核方式保證了出勤率高并認真學習的學生可以獲得高分。對出勤率低或者不認真聽課的學生來講,這些案例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出合理的評判。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情況并結合平時考核給予從未認真聽課的學生以不及格。
2.5 加強教學質量監控
一是通過評教來監控,一方面由學生對老師進行評教,另一方面由督導專家不定期進行隨堂聽課抽查,重點檢查教學的規范性。二是對選課課的授課老師進行嚴格把關,主要選擇課講的好的老師來進行選修課的授課,在授課待遇上進行傾斜,以鼓勵優秀教師上選修課的積極性。三是采用教室內視頻監控系統對教室的教學情況進行監控,這樣可以避免選修課在非上班時間內教學監控的缺位。
選修課在當今高校人才培養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目前的高校選修課教學方面存在一些困境,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通過采取激勵措施增加選修課數量、采用多種新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適應選修課的特點、改進考核方式促進考試公平公正和加強對選修課課堂的教學監控避免非上班時間教學監控盲點等措施,能夠對高校選修課的課堂教學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嵇雷. 高校公共選修課研究綜述[ J ] .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12):162-164.
[2] 羅登林等. 如何提高高校選修課的教學效果[ J ] . 農產品加工(學刊),2014,(3): 80-83.
[3] 徐上知等. 大學公共選修課現狀分析研究[ J ] . 農墾醫學,2013,35(3): 275-276.
[4] 候艷艷等. “自主授課”式教學法在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 J ] . 中國電力教育,2014,(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