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的煤礦產業在國家經濟發展進程中的能源供給和能源安全方面的作用舉足輕重,并且在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區域和城市的良性發展。然而,煤礦產業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煤礦生產安全事故、重大污染等頻見報道,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環境構成極大威脅。因此,煤礦的安全生產問題應當引起嚴格重視。本文在詳細剖析當前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深刻分析了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理念,進而在實踐中探索了如何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為促進我國煤礦產業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煤礦產業;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安全探索
中圖分類號:X9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b)-0000-00
1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現狀
1.1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意識薄弱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經濟的蓬勃發展,很多人只顧眼前利益,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將安全問題拋之腦后。更有甚者,挪用、減少、扣除安全措施資金及維修費用,不知不覺中加大了安全生產隱患。盡管有些煤礦企業順利通過了對安全生產的質量考核,但安全生產相關的生產設備、檢測儀器的老化問題,職工安全意識單薄,企業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等都像一只無形的手不斷削弱煤礦生產中的安全管理環節。
1.2 煤礦安全生產技術與生產條件落后
以美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主要采取露天工作形式進行煤礦的開采,然而,由于我國礦區大都位于地質條件復雜、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這本身就極易引發安全事故。此外,我國煤礦產業整體的生產技術水平、生產工具、工作方式等同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都相去甚遠,普遍落后的現狀刺痛著國人的神經。
1.3 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管環節不理想
長期以來,“國家監督、企業管理、群眾參與”經營模式的施行,使得各生產部門都能基本上秉承安全生產的思想開展工作,盡管如此,在實際的落實情況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不夠理想。首先,截至目前,中國煤礦產業還沒有同世界先進水平接軌的管理體制,先進管理體制的匱乏必然導致監督管理力度不善。加上多數礦區所在地窮困落后,使煤礦成為當地財政收入一項主要來源,享受到過多的地方保護,在很大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執行。其次,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滯后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安全事故發生之后,相關管理部門才達到現場勘察,排查事故產生的原因以及相關責任人,即使事故原因水落石頭,相關責任人受到相應的追究與處理,但這些工作顯然對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效果不大。再次,生產管理部門同相關執法部門之間沒有明確的劃分,導致職能分工不明晰,部門之間人員重疊現象嚴重,關系較為復雜,盡管較為完整的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制度被建立起來,但其作用得不到有效地發揮,大大折損了檢查的效果。
2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剖析
在煤礦行業的生產管理方面,不少專家學者已經提出很多生產管理的理念、方法以及相應的治理措施,它們已經在實踐中對安全生產產生了重要指導和促進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以及五位一體總體戰略布局的形成與實施,也促進了對煤礦產業安全生產綠色管理理念的創造性發展。
2.1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理念被提出
所謂安全管理,就是企業的管理人員為保障生產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相關規則。這些安全管理規則的存在,就生產工作人員而言,其生命安全和健康問題得到了極大的保證;就國家、集體和企業而言,財產安全得到了極大的保障,此外,有利于企業生產環節的順利運行。一言以蔽之,企業的安全管理是工作人員生命安全、生產工作良性發展、企業平穩運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決定企業效益的極大提升,后者反過來保障了生產的良性發展,兩者可謂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企業安全的發展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首先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先進性要得到保證,它體現了企業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水平,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與未來。人們通常所說的企業安全管理涉及制定規章制度,組織生產,設計工藝流程,檢測、維修、管理生產設施,對從業人員進行排除危險和不安全隱患的培訓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2.2煤礦安全生產的綠色管理體系被建立
在煤礦企業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存在著影響安全的因素,像每項生產活動、安全措施、管理環節等,無不隱藏著潛在的安全隱患。綠色往往代表著自然、生命力和安全,煤礦安全生產的綠色管理理念應運而生,象征著人們在煤礦的生產管理工作中對生命安全、健康的熱烈追求,珍惜綠色也就是珍愛生命。在煤礦產業中提出的綠色生產系統,涵蓋了采掘、運輸、通防、排水、調度等各個工作環節,與之相關的設施構造都應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促進綠色理念完美實現的同時,保障著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安全。
2.3綠色管理相應的評價考核體系
企業的管理者要想做出正確的安全保障決策,就要實時掌控礦井下的生產情況,并全面了解當下的安全系數。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關乎礦井中生產狀況的安全綜合評價系統。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相關的工作經驗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綜合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其應涵蓋以下評價內容:從業人員狀況、專業安全現狀、事故隱患和現狀、安全綠色管理、環境影響等。
3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實踐研究
增強安全生產管理意識,對工作人員進行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是因為煤礦安全隱患時刻存在,因此,在整個煤礦作業過程中,對不安全生產因素的及時揭露,通過管理層策劃的措施盡快解決、消除安全隱患是最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工作。與此同時,每位煤礦生產相關人員,都應嚴格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果斷拒絕遵守不利于安全的規章制度,努力培養維護安全的自覺性。
管理層和技術人員應當明確各自的責任,從自己做起,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制度。大力完善自我約束制度,帶領工作人員自覺知法、守法、懂法。此外,自主管理制度的大力推行對工作人員主動自律、勇于承擔等優秀工作習慣的形成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煤礦企業的大多數職工綜合素質較低,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思想和技術知識,沒有安全意識,在事故面前不知如何應對。因此,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培訓,對于實現員工主動參與安全生產,增強積極性和責任感,深刻了解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及嚴重后果等很有必要。
明確管理責任,為每個員工劃定職責范圍,每個人都要落實安全工作,共同營造安全生產環境,且一旦事故產生能夠第一時間找出并處理相關責任人。激勵體系的普遍采用不僅能夠增加企業效益,還可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一舉兩得。
健全安全生產保障體系,依賴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填補漏洞。安全檢查保障體系的完善依然要引起重視。監察體系也應得到不斷的更新,重點保障安全檢查工作的進行,爭取將事故扼殺在襁褓之中。此外,建立健全安全評價考核體系 ,進行安全生產預先評價與驗收評價,在危險發生之前、在煤礦生產工作開展當中,即使發現、確立危險因素,并進行有效地消除。
總之,煤礦產業作為我國一項龐大的基礎產業,不僅保障了國家經濟發展進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供給,而且還為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煤礦能源的安全作用極其重大。當前,盡管煤礦產業的發展為我國大量的勞動力帶來了寶貴的就業機會,推動了區域和城市的良性發展,然而,其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煤礦生產安全事故、重大污染等頻見報道,這無時無刻不威脅到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周遭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環境問題,同時也是國家改革發展正如火如荼的絆腳石。因此,煤礦的安全生產問題應當引起嚴格重視,并且對安全問題的不斷探索與研究也能促進盡快找到一條適合我國煤礦產業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 張建強;;對黔金煤業安全管理創新做法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年10期
[2] 湯雪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及安全效果評價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巨民;煤礦斜井鋼帶機巡檢系統傳輸機構研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楊開龍;;淺談煤礦機電運輸設備安全事故及預防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