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目標,完成“十二五”線損率戰略指標,公司加強線損管理,逐年開展線損理論計算工作。本文根據2014年線損理論計算結果,找出重損區域,從規劃線損、技術線損等方面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的降損措施,量化降損空間。本文的研究成果對后續降損實施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線損理論計算;降損措施;降損空間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B)-0000-00
電網電能損耗是電能從發電廠傳輸到客戶過程中,在輸電、變電、配電和營銷各個環節中所產生的電能損耗和損失。線損率是綜合反映電網規劃設計、生產運行、和經營管理水平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加強線損管理是電網企業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1]。本文通過對2014年各級電網理論計算結果分析,找出線損重災區,提出關鍵降損方案,通過數學建模,計算降損電量,量化降損空間和實施效果。
一、線損理論計算結果
1.邊界條件
1.1代表日選取
選取2014年10月20日為實測代表日,代表日的電網運行方式、潮流分布要求正常,沒有大的停電檢修,各客戶的用電情況正常,代表日的供電量高于全月的平均日供電量。
1.2計算方法
35kV及以上電網采用潮流法,10~20kV電網采用等值電阻法(容量法),0.4kV電網采用電壓損失法[2]。
1.3計算軟件
線損理論計算分析工作采用鄭州大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大方理論線損計算軟件(V5.0)”軟件完成[3]。
2.計算結果
代表日全省理論線損率6.81%,其中:中調理論線損率1.32%。
表1.1 分壓線損電量構成結果分析表
單位電壓等級供電量損失電量(MWh)線損率(%)銅鐵損比
(MWh)線路變壓器其它合計
銅損鐵損
海南全網57680 3176 261 451 38 3927 6.810.58
直流////////
500kV////////
220kV44416 476 54 82 0 613 1.380.66
110(66)kV47993 387 82 117 20 607 1.260.71
35kV10668 219 35 34 7 294 2.761.03
10(6/20)kV32731 743 90 219 11 1062 3.250.41
380V15778 1350 ///1350 8.56/
備注:表中“其它”包括站用電、電容器、電抗器和調相機等。
由此可見,分壓線損中10kV及以下電網損耗占總損耗的61%,也是各供電局線損主要組成部分,10kV及以下電網線路復雜,配電較多,且受設備水平、管理水平影響較大。因此后續降損工作中加強10kV及以下電網人力、物力投入刻不容緩。
分元件損失中可以看出,線路損耗遠大于變壓器損耗,這與負荷小、供電半徑長、電源發展不均衡有直接關系;變壓器鐵損遠大于銅損,這與負荷峰谷差較大,大部分時間配變輕載造成。因此積極引導電源布點方案,減少供電半徑,采用低損耗配變是后續降損工作中的重要方向。
二、降損方案分析
1.減少供電半徑與降損措施研究
1.1 數學建模
規定需要預測的年份為決策年。比較線路平均供電變徑變化時損耗電量的變化,數學模型建立如下[4]:
對于某一電壓等級,其第i條線路的線路損耗計算公式:
(1.1)
假設前提
(1)假設電壓不變,取額定電壓。
(2)假設每條線路的功率因數一致,取平均功率因數 。
(3)假設每條線路的負荷波動一致,取形狀系數為 。其中
(1.2)
(4)假設每條線路的型號一致,單位長度線路電阻率r相同。即
。
(5)線路損耗的統計時間T。
那么線路損耗電量為:
(1.3)
其中: 為第i條線路的線路長度。 為第i條線路的供電量, 。
(1)假設線路長度相同,負荷分布均勻,即
其中,線路平均長度為 、平均供電量為 ,則可得:
(1.4)
(2)若考慮實際情況下,線路長度不同,負荷分布也不均勻,令 ,代入(1.4)式得
(1.5)
令分布系數 ,當線路負荷分布均勻時 。令 ,其中T為常數。則
(1.6)
由式(1.6)得出,在線損統計時間T內,線路的損耗電量與線路的平均長度 成正比,與線路的平均供電量的平方 成正比,與功率因數的平方 成反比。
2.2 定量分析
根據2014年220kV線損理論計算可知,代表日當天輸入電量為44416MWh,線路損耗為476MWh,66條220kV線路平均線路長度為37.06km,若線路平均供電半徑減少為原來的95%,那么在輸入電量不變的情況下,線損損耗將減少23.8MWh。同理110kV線路損耗減少19.35MVh,35kV線路損耗減少10.95MVh,10kV線路損耗減少37.15MVh,代表日共計減少線路損耗91.25MVh。代表日綜合線損率降低0.16個百分點。
2.3 降損措施
(1)目前省網仍以220kV電網作為骨干網架,負荷主要集中在北部,而規劃大電廠均在西部,將造成西電長距離北送,西部斷面潮流加重,線損率升高。因此推進500kV網架結構,優化潮流分布,降低220kV線路供電半徑,對主網降損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電網規劃降損,合理各電壓等級變電站布點,優先考慮區域負荷情況及線路供電半徑,通過嚴控各電壓等級供電半徑有利于降低線路損耗,同時提高電能質量。
2.提高末端電壓與降損措施研究
2.1 數學建模
對于0.4kV低壓線路,抽樣測量該網送端電壓 和末端電壓 ,首端平均功率因數 ,得到抽樣的電壓降[5]:
(2.1)
通過一個由低壓網主要導線大小決定的系數 ,估算該網的線損率:
(2.2)
其中:
(2.3)
式中:x/R——導線電抗與電阻之比
——電流與電壓間的相角差,即功率因數角
設T時段內有功電能讀數為E和無功電能讀數為Q,則:
(2.4)
根據低壓網主要導線大小,查表可知x/R,代入式中可得到 ,并計算出 。于是低壓網絡電能損耗為:
(MWh)(2.5)
式中: ——網內單相表個數
——網內三相表個數
2.2定量分析
以10kV青瀾市區線文能村變壓器為例,首段電壓0.4kV,末端電壓0.3kV,有功283kW,無功111kvar,利用電壓損失法計算得代表日損耗67.22kWh;如果末端電壓提高17%,達到0.35kV,則代表日當天該臺區損耗下降至33.61kWh,節約電量33.61 kWh,節約50%電量。因此,提高末端電壓可以起到大幅降低低壓損耗的目的。
海南電網代表日0.4kV損耗共1350MWh,占總損耗的34.4%,是線損重中之重,主要原因是低壓線路過長、末端電壓較低造成的,如果每個臺區末端電壓提高10%,則低壓線損將減少約101.25MWh,。代表日綜合線損率降低0.18個百分點。
2.3 降損措施
(1)要求優先采用新增變壓器布點,縮短低壓供電半徑的方案解決原臺區重過載問題,嚴控原地增容。
(2)新增臺區后要求重新優化低壓網架結構,以就近供電為原則,合理劃分供電區域,避免迂回供電,進一步縮短低壓供電半徑。
(3)要求嚴格執行臺區標準設計,合理選擇導線截面,避免線路卡脖子問題。
(4)加強無功管理,配齊臺區無功補償裝置。
3.采用非晶合金變壓器與降損措施研究
3.1定量分析
結合線損理論計算結果,10kV配電變壓器總損耗309MWh,空載損耗219MWh,負載損耗90MWh,空載損耗占總損耗的71%。非晶合金變壓器的特點是它比普通的鐵芯變壓器的空載損耗低80%左右,在負荷較低或波動較大的農村區域節能效果較理想 [6]。
因此,如若以代表日數據為基礎,若將非晶合金變壓器覆蓋至70%,平均空載損耗降低65%,則可節約電量99.6MWh。代表日綜合線損率降低0.17個百分點。
3.2降損措施
由于全省鄉村較多,居民分散,平時鄉村用電負荷較小,但耕種時期和逢年過節時期負荷又會成倍上升,因此部分配變平時負載率較低,空載損耗較高。繼續加強非晶合金變壓器的采購力度,逐步淘汰S7、S8、S9高損耗配電是今后工作重點[33]。
三、結論
海南電網線損重災區主要集中10kV及以上導線損耗、0.4kV低壓損耗、配變空載損耗。通過減少供電半徑、提高低壓末端電壓、推廣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可以有效降低全網技術線損,預計可降低0.51個百分點。因此,加強規劃,嚴控供電半徑;加大農網投入,積極采用低損耗設備是公司下一步技術降損主要手段。
參考文件
[1] 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2012年4月1日
[2] 南方電網.線損理論計算技術標準.Q/CSG 1 1301-2008
[3] 林海. 配電網線損理論計算接口軟件開發與應用[D]. 華南理工大學, 2010.
[4] 田野. 分析低壓配電線路供電半徑過大對線損率的影響[J]. 消費電子, 2014, 第16期:77-77.
[5] 袁榮鑄. 低壓線路電壓損失的簡易計算法[J]. 大眾用電, 1999, 02期(2):16-16.
[6] 劉雪麗. 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節能潛力分析[J]. 農村電氣化,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