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趣味也在不斷地衍變。原本在西府地區盛行的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在現代社會的影響下,逐漸被現代的各種藝術形式所取代,已經慢慢成為瀕危藝術。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在裝飾和色彩方面有共生性,這種相得益彰的傳統姻緣,使它們煥發出光彩奪目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共生性;裝飾紋飾;年畫;秦腔;藝術設計
項目課題:本課題受陜西省社科界2014年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4Z136
一、共生性文化
(一)共生性文化的概念
“共生”一詞最早起源于生物界,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種屬生活在一起的狀態,強調一種異質共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
通過對共生內涵的詮釋,我們可以看出,共生性文化是一種以承認對方的獨立性和固有價值為基礎,通過合理的競爭與合作,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發展、互惠互利的關系的文化。
(二)共生性文化的特征
由共生性文化的內涵可以總結出共生性文化具有三個基本特征,首先是均衡的理念:即它們的關系是平等的、自由的、公正的,不存在主與次,并且是相融合的。其次是共同理念:它們之間是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激發、相互補充與適應,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共同發展的關系。最后是雙贏理念,共生文化之間求同存異,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加強合作,互利互惠,彼此可以和諧地達到雙贏的狀態。
二、鳳翔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中的共生性文化探究
(一)鳳翔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的概述
鳳翔木板年畫和秦腔都是西府地區民間藝術文化的典型代表,他們有著相似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鳳翔木板年畫的題材內容大多取材于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西府秦腔,記錄了許多被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戲曲故事。畫中有戲、戲中有畫,韻味兒十足,二者都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吉祥喜慶和驅兇避邪、反映現實生活為題材。秦腔中一些珍稀劇種的獨特扮相、演員姿態和臉譜都被藝人們應用在了木板年畫中,將這些精彩絕倫的戲曲故事生動地表現出來并流傳至今。
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集娛樂性與觀賞性于一體,有著豐富的內容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木板年畫以其獨特的畫面形式表現著戲曲的內容,而內容又同時反映著戲曲,它們相互影響,二者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并結下不解之緣,體現了共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發展規律。
(二)鳳翔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裝飾紋飾的共生性
鳳翔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的裝飾紋飾都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西府秦腔的裝飾紋飾體現在其臉譜紋樣和服飾的紋樣上,同木板年畫一樣,以其特有的淳樸、大氣、裝飾性強的藝術特色,展示了陜西關中地區的民俗特征和地域風采。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的裝飾紋飾保留了傳統圖案,在表現手法上如出一轍,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如鳳翔木板年畫中門神畫的裝飾紋飾圖案的設計,以唐朝大將秦瓊、敬德武門神為例,木板年畫中秦瓊、敬德面部的紋樣就借鑒了戲曲秦腔的造型特征,雙眉直豎,雙眼噴火,臉到下巴處寬了許多,以示怒容,從而使門神畫面部氣聚神凝,莊嚴生動。
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的共生紋飾還有龍紋、鳳紋、祥云紋、如意紋、牡丹紋、蝙蝠紋、蝴蝶紋、日月文、火紋、旋渦紋、蛙紋等,還以鳳翔木板年畫大門神秦瓊和敬德為例,兩位大將的服裝都以龍紋和祥云文來裝飾,而這兩種紋樣也同樣在西府秦腔中得到了體現,如秦腔中秦瓊的扮演者,身著的戲服也采用了龍紋和祥云紋,二者均采用了共同的裝飾紋飾,這也是裝飾紋飾在二者藝術形式上的應用體現。不論是西府秦腔的戲服或是臉譜的圖案繪制,還是鳳翔木板年畫的藝術化表現手法,都體現出裝飾紋飾的共生性對二者的影響,真可謂美術與音樂的連理枝。所以說,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之間有著緊密的、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關系。
(三)鳳翔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裝飾色彩的共生性
裝飾色彩是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藝術生命力的重要來源。鳳翔木板年畫所使用的色彩,主要有紅、黃、黑、白、綠色和紫色等;而秦腔所采用的主要色彩也是紅、黃、黑、白、綠、紫等。它的用色講究厚重、大方、干凈,色調強烈,與鳳翔木板年畫的用色有異曲同工之處。秦腔表演時所用到的紅、白、綠、黃等色,在鳳翔木板年畫中也可以經常看到。制作木板年畫的藝人們還善于吸取其他藝術門類的色彩來豐富年畫色的色彩語言,如對秦腔服裝、化妝造型等色彩的模仿和借鑒;又如年畫武門神秦瓊敬德的形象,與秦腔舞臺上的服裝顏色幾乎相同。木板年畫中的紅色象征著吉祥喜慶之事,秦腔臉譜中的紅色象征著人物的忠勇耿直;木板年畫中的黑色象征著剛直勇敢,秦腔臉譜中的黑色有的寓意為剛直不阿、公正無私,有的寓意為魯莽、耿直;木板年畫中的黃色象征著暴虐,秦腔中的黃色寓意人物彪悍勇猛,甚至兇暴殘忍;木板年畫中的金色象征著神仙,秦腔中的金色表示具有神力。
通過對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的裝飾色彩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在色彩的運用上極為相似,有著共同的色彩基因,如紅、黃、黑、白、綠、紫等。且二者的色彩所傳達的寓意又如出一轍,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不得不承認它們淵源頗深。
(四)鳳翔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中內容敘事的共生性
鳳翔木板年畫的題材和內容包羅萬象,大多數取材于當地百姓喜聞樂見的西府秦腔,記錄了許多被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戲曲故事,一些珍稀劇種和故事情節都以木板年畫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地被刻畫在木板上。比如,邰立平出品的年畫火焰駒,就是取材于秦腔《火焰駒》。二者描述的故事內容是一致的,這也體現了二者在敘事內容上的相互借鑒,共同發展。
可以說鳳翔木板年畫是西府秦腔的藝術延續,是西府秦腔藝術表現的書面載體,兩者相輔相成,互為靈感來源。
三、共生性文化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裝飾紋飾的共生性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可以對裝飾紋飾圖案進行元素提取,如形的提取,再對圖案進行變形、引申延展、加工再創造出新的紋飾圖案,這不僅繼承了紋飾原有的神韻,還對其進行了創新,賦予其新的內涵。在現代設計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以傳統裝飾紋飾為元素的設計,通過對裝飾紋飾中圖案的局部抽離或提取,以及變形引申等的方式對裝飾紋飾進行再設計,賦予紋飾新的精神含義,并將其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之中,不僅能夠讓人們在視覺上眼前一亮,還能突出現代藝術設計的理念與韻味。鳳翔木板年畫與西府秦腔的共生紋飾龍紋,不僅在兩者之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而且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更是別具一格。如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包裝上的應用,包裝盒子正面和側面采用龍紋圖案,采用鎏金的技術,將傳統紋樣龍紋完美地與現代包裝結合,與現代人們的審美趣向相得益彰。 傳統與潮流相融合,經典與時尚相輝映,把共生紋飾的魅力發揮的淋漓盡致。裝飾紋飾的共生性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還有很多,為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二)裝飾色彩的共生性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裝飾色彩可以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情感。豐富的裝飾色彩多是運用色彩之間夸張的對比形式給人們帶來豐富多彩的視覺美感,采用亮麗的色彩來增強視覺沖擊力,從而達到讓人們能準確地識別設計所要傳達信息的目的。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的共生裝飾色彩基因在現代服裝設計上也同樣有體現,例如香奈兒品牌公司設計的服裝,一款小清新色塊裙,這款服裝采用了紅、黃、黑、白、綠、紫作為整體基調,它所運用的色彩與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的共生性色彩基因幾乎是一致的,清新明快的色彩散發著青春的活力,充滿了陽光的感覺,在視覺感受上極具吸引力。還有中國洛陽牡丹花都標志的設計,該標志同樣采用其共生色彩基因,鮮艷明亮的色彩給人們一個完美的詮釋——在代表13朝古都的古建筑剪影之上,從中心綻放出一朵巨大而盛開的牡丹花,寓意古都歡騰,“滿城盡是牡丹花”。裝飾色彩的共生性在現代服裝設計和標志設計中演繹出別樣的精彩,對現代藝術設計具有重要意義和藝術價值。
(三)內容敘事的共生性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內容敘事的共生性匯聚了各個民族的智慧,充分體現了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特有的藝術形式和文化精髓,既有豐富的故事情節,又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精神魅力。在現代藝術設計中,設計師還通過傳承和發展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內容敘事的共生性文化,利用現代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挖掘隱藏其背后的故事內容和文化精神內涵,然后把內容敘事的共生性充分再現于現代藝術設計當中去。如秦腔和木板年畫的共同內容敘事《火焰駒》,在現代藝術設計中以連環畫-小人書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它將木板年畫和秦腔的故事內容融入到了現代民俗讀物上,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知識很好的并流傳給后人,成為見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而且還符合現代人們的需求。這也是二者內容敘事的共生性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體現。
四、結語
長期以來,鳳翔木板年畫憑借西府秦腔而增加其藝術魅力,戲劇秦腔憑借年畫而傳播的更廣。這樣相得益彰的傳統姻緣,使鳳翔木板年畫和西府秦腔共同具有光彩奪目的藝術魅力,它們不愧為我國民間傳統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參考文獻:
[1]沈泓.中國瀕危年畫尋蹤—鳳翔年畫之旅[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1.
[2]沈泓.尋找逝去的年畫[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06.
[3]金開誠、金東瑞.中國戲曲臉譜[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4]李軍、王津.臉譜心理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5]左漢中.民間木版年畫圖形[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6]尹定邦.中國現代藝術設計史[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7]樹村.中國年畫史[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M].2002.
[8]胡飛.中國傳統設計思維方式探索[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9]尹定邦.設計學概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
趙敏婷,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張瑞雪,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