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劉慶和當代都市水墨畫變化和發展,水墨畫從寫意到寫實 傳統到當代形成都市水墨,主要用傳統水墨技法與西方繪畫語言相結合。傳統水墨的現代轉型時期,但是在轉型時候既要 保留中華傳統的一個象征,又要將傳統水墨(復古元素)融入到當代里。在西方各種藝術思潮沖擊下,如何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表現方式。劉慶和都市水墨畫不但擺脫了傳統的束縛,又走出了西方的影響,形成了當代都市水墨畫的代表人物之一。走出了屬于當代水墨畫的新道路。
關鍵詞:水墨畫;復古元素;民族傳統;創新
劉慶和作品里出現大量的復古元素,作品里大多以人物日常生活為主,《流星雨》《有魚》《走過的路》《臨池》等為例,采用人們生活的場景,這種都市“常態”就是復古元素的一種。人物的衣著 造型 環境的刻畫,技法上以傳統的線為主以及一些復古式的符號更保留了一種傳統水墨寫意。所以在他作品里描繪了大量的復古元素,正是這些復古元素使劉慶和作品里即融合了大量西方繪畫語言而又不失去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身份象征。在他的水墨畫里出現大大小小的復古的元素,正是這些小的復古元素的組合堆積,交匯形成一種新的傳統“意境”的形成。
一、劉慶和水墨畫作品中復古元素的表現形式及特點
劉慶和選擇以水墨畫表現現代都市人的浮躁、壓抑、欲望與困惑,他敏感的內心折射出對人性的思考。劉慶和跳出了水墨畫技法語言的束縛,,在引用西式技法的同時,保留了中國傳統,他傳統的表現方式 主要是 傳統元素的添加,大量的復古的元素組成一幅幅傳統的都市寫意。 在藝術上不斷創新,包括對水墨語言運用的實踐與探索,潑墨的手法運用,在他的都市人物作品中,我們看到一幅幅生動的人物圖,當你細致搜索你會發現用筆 墨塊 墨色 仍用傳統手法,人物細節裝飾上總會出現帶有民族特色的事物,五官表情的刻畫具有抽象的味道,當我們回到背景氣氛上感覺到明顯的傳統味道,墨色與空白的相得益彰,更體現出我們水墨的傳統意境,劉慶和的畫體現出很強的當代性,然而他沒有脫離中國的傳統文化。雖然他的筆墨也結合了西方的畫法,但卻營造出傳統中國畫的意境,劉慶和重復性地引入一些復古元素,譬如松弛的肉體、下垂的雙手、僵直的胳膊,以及“天空”、“火山”、“斷墻”、“鐵絲網”等等,線的筆法已經不再只是對勾勒輪廓或強調書寫性的傳統使命的刻板履行,而面的形成則與“沒骨”的墨法以及水墨融合的大面積渲染密切相關,而兩者主旨皆指向于圖像及其環境氛圍的有力營造,由此呈現出一種“看上去是想象但又是非常現實的”場景。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筆墨結構所存在的那種開放性,既吸收西方又不拒絕傳統,既不排斥筆的作用又不削弱墨的發揮,我們發現藝術家開始通過色彩與墨色之間的刻意空白來營造特殊的線條趣味。這些留出來,而不是畫出來的“線條”使得畫面的線條更加富有趣味、節奏和色彩。也是他在風格上的主要特征。一方面,他使得畫面的效果比其簡單的情緒宣泄更加富有品質,另一方面其核心還在于為畫面背后的情緒和觀念保留足夠的空間。
二、劉慶和水墨畫作品分析
(一)復古元素里意境的轉型
《流星雨》畫面上只有—群觀看流星雨的孩子,他們仰望著夜空,漆黑的天空正降下流星雨。這幅畫充滿著喻意,天空濃云密布,孩了們坐在地上,地上則透出神秘的底光,一圈鐵鏈把孩子們圍起來,他們只能仰視夜空。遠處還有透出亮光的囚籠般的高樓,與漆黑的夜空形成對照。
《流星雨》描繪的是都市現代人的生活場景。具有更多的復古元素在里面,其中 寫意 精神的表述,表達都市人的忐忑不安的神情,也表達了現代人失落與悵然的情緒,使得都市水墨畫在劉慶和手中又回到了傳統里面 。在作者筆下 我們看到了傳統的水墨技法,以毛筆和墨汁勾畫線條,通過涂抹墨跡表現,白紙 墨汁 清水 水墨線的獨特運用技法上渲染 潮染 潑墨 積墨,線條 寫意等等。在都市水墨中,作者仍然采用傳統的手段,來表達都市人的一種精神狀態的寫意。該作品是作者早年具有代表性的創作,可以說作品代表了作者轉型復古的一種精神寫照,作者在創作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融入了一些西方的畫風,人物的表情表達,夸張的人物姿態和造型,空間比例的透視構圖,打破了傳統超越了傳統。《流星雨》中我們卻能看到一種 傳統 寫意的韻味。在畫面的處理上,劉慶和做了大膽的創新和嘗試,首先他用大面積墨色罩染的方法隱約勾畫出遠處的山巒和高樓;又用極具個性的筆墨線描勾勒刻畫出青年男女期待流星雨來臨時忐忑不安的神情,此外,對現代都市男女的服飾、發式也做了新的表現。
(二)復古元素在都市水墨畫中的融合
《美人》《 有魚》 是劉慶和 隔岸 系列的其中兩幅作品。隔岸 可以是看做一種距離,這種距離其實是人與人心里上的距離,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有魚》 一群人圍坐在小池塘釣魚,反應當下人如何生活?他們釣的是什么?還是看到有人在釣 其余人也跟著盲目追求,最后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他完全采用水墨的形式將其表達出來,大量的復古元素 池塘里水的畫法采用傳統水墨的技法 墨與水的結合 人物造型姿態 以當下的人物為主,衣著以復古的形式表達,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強烈的意境在里面,有一種我們說不出來的感受,讓人無限的想象。
畫出了一種 傳統意境 一種距離的意境,哪里是岸 哪里是水,哪里是自己,哪里是他人,看不明白自己,同樣也看清別人。而這種意境 恰恰是由復古的手法 復古的元素表達出來的 它們表達了囚禁與解脫、限制與自由的矛盾欲望,任何一個充滿理想而又被現實纏身的人,都可以從中品味生命的無奈與艱辛。畫面里注入了很強的人本精神 社會現狀,(這樣也是復古元素)使得都市水墨喚醒了傳統水墨的意境。
(三)劉慶和《臨池》水與網
《臨池》表現人的生活狀態,社會快節奏、發展不均衡帶給都市人的焦慮、困惑、欲望等滲透在水墨作品之中。孤獨的泳者、巨大的水面、水邊漠然的人,無疑不在強化著危機與當代人無助的情緒。
作品中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水,一個是網。很多畫家也對水情有獨鐘。劉慶和筆下的水,以藍綠色為主調,加上巧妙的用墨,給人一種既平靜又不安的感覺,似乎冥冥之中潛藏著某種危機,水的處理采用傳統的手法復古的形態處理,更好的體現水的飄逸。 網 則是通過岸邊人物排列和水中的女孩,而人物線條的穿插輕重,人物泳裝等一些細節仍以復古的裝飾和手法表達,形成一種人物內心的網,畫面刻畫的網與人物內心的網交織在一起,岸上的網無形向水中籠罩,好像都市里的煩躁浮夸影響到了清平的水墨,使水也開始不安起來,而周圍黑色的墨色好像都市欲望,如觸手搬吞噬著最后一塊平靜的地方。
同樣是畫水,但畫家的理解各有不同,畫出來的感覺也不一樣。然而,他們的感覺都來自于內心深處,是生活沉淀和積累的結晶。網也是如此,多元化時代條件下,人們產生了許多怪異的想法,被網罩住本應是缺少了自由,然而一部分人對網既排斥又依戀,心甘情愿失去自由,換取一時的安穩。
三、中國都市傳統(復古)水墨畫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現代水墨畫產生于大的多元化的背景下,有傳統的水墨分支演變而形成的。在其演變過程中出現了多種風格畫派,產生了商業價值 低俗 西化的 各種問題,從而使一些青年畫家拋棄了水墨里傳統的價值,盲目的追求西進的腳步。一度使得民族傳統遭到摒棄。
都市水墨的水墨標準 從傳統走向現代,又從現代恢復到傳統。當然都市水墨確實是走在了時代的前端,而傳統的水墨幾千年的發展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很難被青年時代所接受,所以水墨必須得創新。 劉慶和的水墨形成了都市傳統水墨的新的開端,他的水墨區別于西進的水墨,在順應時代的進步下保留了傳統的東西在里面,
四、結語
都市水墨畫,是傳統水墨的一種傳承,更是一種時代的精神代表,代表了新一代年輕藝術家的苦苦突破與追求,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都市水墨畫變成完全的一種西化,從而失去了傳統精神,確實在當下我們看到了很多的當代藝術的變形創新從而失去了民族傳統的傳承,這并不代表他們的錯誤。只能說時代賦予了當代藝術家新的使命,也許是社會奢靡與浮夸,人與人的冷漠無情,導致了藝術的盲目追求。劉慶和的水墨,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形式去表達,賦予了都市水墨的傳承,將中華傳統的水墨寫意精神從新定義到都市水墨里,在他的水墨畫里出現大大小小的復古的元素,正是這些小的復古元素的組合堆積,交匯形成一種新的傳統“意境”的形成。使觀者在品味他的都市常態中,總能被他作品里那濃濃的傳統情懷所感染,人心的冷暖 彼岸的距離 單純的民族情懷,融入西方的手法卻詮釋了我們民族傳統的東西,這無疑說明他的成功。
作者簡介:
林蘭,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國畫。